一种餐具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78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餐具的自动化清洗消毒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餐具清洁装置,包括箱体、冲洗装置、一号输送带单元、二号输送带单元、清洁仓、顶板和风机,箱体内的框架上设有轨道,轨道上的直杆上设有输送带单元,冲洗装置的支管延伸至输送带单元之间对餐具进行冲洗,输送带单元穿过清洁仓内部,清洁仓内部的风机连通通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支管喷出冲洗掉输送带单元内侧立餐具上的污物,夹杂污物的水在引流挡板的导向下流入水箱内进行过滤循环使用,输送带单元带动餐具进入清洁仓内,通过风机完成鼓泡,泡沫携带洗涤液中的清洁成分与餐具表面接触带走污物残留,被风机吸入消泡,清洁效率高,无化学残留风险,提高清洗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具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餐具的自动化清洗消毒设备的
,具体是一种餐具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餐具消毒企业每天都需要把大量的装有已使用过的餐具,从回收箱中倒出到清洗消毒设备后,需要平铺通过高压水柱喷淋冲洗,形成初步处理,在此过程中,会大量出现餐具被高压水柱冲翻,餐具开口朝上,造成餐具内存留大量的水和洗涤剂,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有效清理出餐具表面残留的污染物,并且餐具内会残留洗涤剂,造成餐具污染。最终会产生大量需要反复清洗的餐具,增加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在喷淋初步处理后的餐具,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浸泡清洁消毒,餐具进入清洗消毒设备后,需要通过大量气泡混合水中的清洗剂清理餐具表面残留的污染物。气泡在混合有清洗剂的水中,快速产生大量泡沫,通过气泡和泡沫与餐具表面接触,清理出餐具表面残留的污染物。目前很多处理企业在消毒清洁操作过程中通过使用添加化学发泡剂和消泡剂,发泡剂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消泡剂抑制泡沫产生,快速消融泡沫,影响卫生,资源浪费大,如有残留会造成人体危害,如果不使用发泡剂,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量少,清洁效果差,效率低,而不使用消泡剂,清洁过程中大量的泡沫浮在洗涤液表面,随着泡沫逐渐增多,泡沫会溢出清洗仓,造成二次清洁需要,也会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具清洁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餐具清洁装置,包括箱体、冲洗装置、一号输送带单元、二号输送带单元、清洁仓、顶板、风机、一号通风管、二号通风管、三号通风管、四号通风管、五号通风管、六号通风管和七号通风管,所述清洁仓为顶面设有顶板的腔体,所述清洁仓顶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开口,所述顶板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所述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的底端部分别穿过所述顶板并延伸至所述清洁仓内部,所述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顶端之间设有六号通风管,所述六号通风管内部分别与所述四号通风管和五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六号通风管中部设有七号通风管,所述七号通风管内部与所述六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顶板上设有风机,所述七号通风管远离六号通风管的端部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出风口设有三号通风管,所述三号通风管远离风机的端部连接设有二号通风管,所述三号通风管内部与所述二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二号通风管上均匀设有多个一号通风管,所述一号通风管远离二号通风管的端部穿过所述清洁仓并延伸至所述清洁仓内部。所述清洁仓侧面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框架,所述框架顶部与两侧各设有一块盖板,所述框架的中部两侧和下部两侧各设有一个轨道,相同水平高度的两个轨道之间设有多个支杆,相邻支杆上分别设有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和二号输送带单元,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带单元底部各设有一个一号定位圈与两个二号定位圈,所述一号定位圈与二号定位圈分别套设在相邻的两个支杆上,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单元通过直杆交替连接围合成一个环形整体,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带单元通过支杆依次交替连接从清洁仓顶面一侧的开口处进入清洁仓,并从清洁仓顶面另一侧的开口处延伸出,所述框架下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框架远离清洁仓的侧壁与所述清洁仓远离框架的侧壁各设有一个被动齿轮,所述主动轮与被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被动齿轮上的齿槽卡套在所述支杆上,所述框架中部的轨道下倾斜设有引流挡板,所述引流挡板下部设有水箱,所述冲洗装置包括进水管、水泵、出水管和支管,所述进水管一端穿过所述水箱侧壁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端部延伸至所述输送带单元上部,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远离出水管的端部延伸至输送带单元侧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引流挡板水平高度最低的一侧延伸至水箱顶部的开口上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仓侧面形状为顶部大于底部的梯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通风管下部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通风管内径小于所述二号通风管内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管侧壁均匀设有多个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杆与一号输送带单元、二号输送带单元之间设有滚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支杆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带单元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所述支管直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输送带单元宽度大于所述二号输送带单元宽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中设有过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餐具清洁装置通过不同尺寸的输送带单元盛放餐具,输送带单元通过被动齿轮带动围绕轨道移动的过程中,同时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经过过滤是水抽出,通过支管喷出冲洗掉输送带单元内餐具上的污物,夹杂污物的水在引流挡板的导向下流入水箱内进行过滤循环使用,餐具在整个冲洗过程中受到输送带单元约束,稳定侧立便于冲洗,输送带单元带动餐具进入清洁仓内,通过风机将空气吹入清洗仓底部,空气在清洗仓内的洗涤液中上升并形成泡沫,完成鼓泡;泡沫携带洗涤液中的清洁成分与餐具表面接触带走污物残留,并在泡沫浮升至洗涤液表面后通过风机带动空气流动而形成的吸力,泡沫通过多个通风管,再次穿过风机后循环进入清洁仓内,泡沫穿过风机时被扇叶搅拌打碎,泡沫消融完成消泡,整个过程循环进行,稳定高效,在不添加发泡剂和消泡剂的前提下,清洁效率高,无化学残留风险,提高清洗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箱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部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号输送带单元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号输送带单元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清洁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框架;102-轨道;103-盖板;104-引流挡板;105-水箱;106-过滤网;2-冲洗装置;201-进水管;202-水泵;203-出水管;204-支管;3011-电机;3012-主动轮;3013-链条;3014-被动齿轮;302-支杆;303-滚子;307-一号输送带单元;308-二号输送带单元;3071-一号定位圈;3072-二号定位圈;401-碟;402-碗;403-茶杯;404-玻璃杯;405-味碟;406-勺子;5-清洁仓;6-一号通风管;7-二号通风管;8-三号通风管;9-四号通风管;10-五号通风管;11-六号通风管;12-七号通风管;13-风机;14-顶板;15-洗涤剂;16-泡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具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冲洗装置、一号输送带单元、二号输送带单元、清洁仓、顶板、风机、一号通风管、二号通风管、三号通风管、四号通风管、五号通风管、六号通风管和七号通风管,所述清洁仓为顶面设有顶板的腔体,所述清洁仓顶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开口,所述顶板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所述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的底端部分别穿过所述顶板并延伸至所述清洁仓内部,所述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顶端之间设有六号通风管,所述六号通风管内部分别与所述四号通风管和五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六号通风管中部设有七号通风管,所述七号通风管内部与所述六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顶板上设有风机,所述七号通风管远离六号通风管的端部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出风口设有三号通风管,所述三号通风管远离风机的端部连接设有二号通风管,所述三号通风管内部与所述二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二号通风管上均匀设有多个一号通风管,所述一号通风管远离二号通风管的端部穿过所述清洁仓并延伸至所述清洁仓内部;/n所述清洁仓侧面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框架,所述框架顶部与两侧各设有一块盖板,所述框架的中部两侧和下部两侧各设有一个轨道,相同水平高度的两个轨道之间设有多个支杆,相邻支杆上分别设有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和二号输送带单元,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带单元底部各设有一个一号定位圈与两个二号定位圈,所述一号定位圈与二号定位圈分别套设在相邻的两个支杆上,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单元通过直杆交替连接围合成一个环形整体,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带单元通过支杆依次交替连接从清洁仓顶面一侧的开口处进入清洁仓,并从清洁仓顶面另一侧的开口处延伸出,所述框架下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框架远离清洁仓的侧壁与所述清洁仓远离框架的侧壁各设有一个被动齿轮,所述主动轮与被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被动齿轮上的齿槽卡套在所述支杆上,所述框架中部的轨道下倾斜设有引流挡板,所述引流挡板下部设有水箱,所述冲洗装置包括进水管、水泵、出水管和支管,所述进水管一端穿过所述水箱侧壁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端部延伸至所述输送带单元上部,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远离出水管的端部延伸至输送带单元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具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冲洗装置、一号输送带单元、二号输送带单元、清洁仓、顶板、风机、一号通风管、二号通风管、三号通风管、四号通风管、五号通风管、六号通风管和七号通风管,所述清洁仓为顶面设有顶板的腔体,所述清洁仓顶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开口,所述顶板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所述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的底端部分别穿过所述顶板并延伸至所述清洁仓内部,所述四号通风管与五号通风管顶端之间设有六号通风管,所述六号通风管内部分别与所述四号通风管和五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六号通风管中部设有七号通风管,所述七号通风管内部与所述六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顶板上设有风机,所述七号通风管远离六号通风管的端部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出风口设有三号通风管,所述三号通风管远离风机的端部连接设有二号通风管,所述三号通风管内部与所述二号通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二号通风管上均匀设有多个一号通风管,所述一号通风管远离二号通风管的端部穿过所述清洁仓并延伸至所述清洁仓内部;
所述清洁仓侧面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框架,所述框架顶部与两侧各设有一块盖板,所述框架的中部两侧和下部两侧各设有一个轨道,相同水平高度的两个轨道之间设有多个支杆,相邻支杆上分别设有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和二号输送带单元,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带单元底部各设有一个一号定位圈与两个二号定位圈,所述一号定位圈与二号定位圈分别套设在相邻的两个支杆上,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单元通过直杆交替连接围合成一个环形整体,多个一号输送带单元与二号输送带单元通过支杆依次交替连接从清洁仓顶面一侧的开口处进入清洁仓,并从清洁仓顶面另一侧的开口处延伸出,所述框架下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框架远离清洁仓的侧壁与所述清洁仓远离框架的侧壁各设有一个被动齿轮,所述主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家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富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