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平专利>正文

快捷对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67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捷对线器,其主要由支座1、识别电路2构成,其特征是:多芯线识别元件S↓[0]、S↓[1]、S↓[2]……S↓[N]为一组不同参数同类R、L、C电路,双芯线识别元件S↓[S]为直流电源或二极管。S↓[S]、S↓[0]、S↓[1]、S↓[2]……S↓[N]的一端并联,另一端分别接到快速卡线端子L↓[火]、L↓[0]、L↓[1]、L↓[2]……L↓[N]构成识别电路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巧、智能化,具自检功能及价廉、便于携带等优点,适于两芯及以上的各种电线电缆对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论及一种快捷对线器。在通讯、广播、电力及电器设备设施的制造、检修及安装施工中,免不了对电缆芯线及其他护导线进行对线编号。常规对线手法是借用基准线、万用表或电池灯泡以及对讲机、手机等,需二人及以上,耗时费力、易错,易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目前,已有的DX-Ⅱ型对线器,识别电路用多只二、三极管构成,过于复杂,体积大,功能单一(仅供对线),不便携带,对线结果不直观,依灯泡的亮暗逐一记录,使用人员只知结果而不知为何这样,物理概念不清,不利于人工判别结果的真伪,易于出错,断线或短路时,仍需折回对侧操作,且无自检功能,一旦本身出问题,直接影响对线结果,而且还很难发现原因,故未能得到推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原理上更为简单、物理概念清晰、结果易于判断、具自检功能、价廉、便于携带(与万用表合二为一)的快捷对线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捷对线器由支座1、识别电路2构成,其特征是多芯线识别元件S0、S1、S2……SN为一组不同参数的电阻或不同参数的电容或不同参数的电感或不同参数的同类RLC电路;双芯线识别元件SS为直流电源或二极管,以二极管为佳,因为用直流电源(如干电池)既耗能,测量结果又受直流电源技术状况(如电压)的影响,而二极管则既阻值稳定,又不耗能;SS、S0、S1、S2……SN的一端并联,另一端分别接到快速卡线端子L火、L0、L0、L2……LN构成识别电路2。多芯线识别元件S0、S1、S2……SN以一组不同参数的电阻为佳,因为其较之电感、电容及各种RLC电路性能更稳定,阻值以KΩ值电阻为好,此处的S0、S1、S2……SN电阻参数不同是指在测量误差与并联阻抗干扰的情况下,测出的阻抗值Z0、Z1……ZN能清晰地分辨。对于全接入方式(待对各芯线的两端均插入快速卡线端子),级差宜不小于0.5KΩ,以1KΩ为佳,S0为0,S0、S2……SN分别比1、2……NKΩ大0.01至0.61KΩ,以大0.1至0.3KΩ为佳;对于两两接入方式(待对芯线的一端均插入识别电路2的卡线端子,另一端两两测量),以无重码为佳,S0为0,S1、S2……SN分别比1、2、4、7、12……(SN-2+SN-1+1)KΩ大0.01至0.49KΩ,以大0.1至0.3KΩ为佳。将待对双芯线的一端依次插入L火、L0,根据二级管单向导通性或直流电源(如干电池)加在闭合电路中形成的单向电流,在另一端Ⅰ、Ⅲ进行检测,当SS为二级管时,既可用电阻测量电路,也可用二级管测量电路进行检测,如用数字式万用表,可用200KΩ档,或用指针式万用表相应档位测量,若有读数,则红表棒接的是“火”线(此时红表棒接在Ⅲ上),另外一表棒接的是“0”线;若读数无穷大,则线相反。当SS用直流电源时以干电池为佳,此时测量部分3可用检流计或万用表。本技术可以带有检测部分3,3由支座4、开关转换电路5构成,5由快速卡线端子K火、K0、K1、K2……KN与转换开关D0、D1……DN和极板7、8及引出端子Ⅰ、Ⅱ、Ⅲ组成,引出端子Ⅲ与K火连,Ⅰ与极板7连,Ⅱ与极板8连,正常时快速卡线端子K0、K1、K2……KN通过转换开关D0、D1……DN和极板8相连,当某转换开关DX于转换状态时,对应的KX就由与极板8相连转换为与极板7相连。多芯线的一端依次接到L0、L1、L2……LM(M≤N),另一端任意接到K0、K1、K2……KM,测量电路或万用表通过Ⅰ、Ⅱ接在极板7、8上,7与8电路不通,当某转换开关DX于转换状态时,对应的KX就由与极板8相连转换为与极板7相连,此时7经DX、KX、X芯线、LX、SX、到SS、S0、S1、S2……SM并联的一端,再经由除X芯线外的其他各线(含相应识别元件)并联回路到8,若识别元件是如前所述的电阻,当X=0时,7、8间电路阻抗为0(S0)加S1、S2……SM的并联阻抗(其值小于1KΩ),阻抗小于1KΩ,当X不为0时,7、8间的阻抗为SX,因为其它各阻抗并联,其中S0为0,故并联电路的阻抗值为0,从而依据阻抗测量结果的整数值,断定芯线的号数。其他识别元件下原理与此相类似。本技术的检测部分3还可以带有测量部分6及记录器9,6为能测出相应识别元件参数的测量电路或万用表,以数字式万用表为佳;9可为液晶或电子显示屏,置于K0、K1……KN或D0、D1……DN边上对应部位,当按下DX时,测量部分6显示测量结果并同时输入到KX或DX边上对应部位的液晶或电子显示屏并自保持,显示结果以小数点后的数字字号不大于小数点前的字号为宜,以小数点后的字高等于小数点前字高的一半为佳,如此更便于取整读数,在断开液晶或电子显示屏总电源时,显示方消失,9也可以是专用记录纸,置于K0、K1……KN或D0、D1……DN边上对应部位,当按下DX时,测量部分6显示测量结果,此时用笔在专用记录纸上记录下测量结果。本技术还可以带有自检功能CH1、CH2为一对插头、插座,分别装在支座1和4上,在各识别元件SS、S0、S1……SN与相应的快速卡线端子L火、L0、L1、L2……LN之间用导线与CH1相连,在K火、K0、K1……KN与Ⅲ、D0、D1……DN之间用导线与CH2相连,CH1与CH2对插接,可使L火、L0、……LN分别与K火、K0……KN连接(同下标相连),可以实现自检功能,方法如下当识别元件是阻抗时,用万用表或电阻测量电路接在Ⅰ、Ⅱ上,依次按下D0、D1……DN,测量结果的整数部分应分别为0、1、2……NKΩ,否则,不符的X路有问题,可做个记号,空着不用,不影响对线结果。判别表 本技术还可以这样来实现可带有检测部分3,3由支座4、测量部分6构成,测量部分6为能测出相应识别元件参数的测量电路或万用表,6还可带有测量表棒或延伸线夹以及判别表(上图所示判别表为无重码判别表)。以多芯线(多芯线即三芯及以上线)为例,先在一端编号,并依次插入L0、L1、L2……LM(m≤N),另一端用表两两测量,由于识别元件不同,故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判定芯线号,若用电阻作识别元件,级差宜不小于0.5KΩ,以1KΩ为佳,S0为0,S1、S2……SN分别比0、1、2……NKΩ大0.01至0.61KΩ,以大0.1至0.3KΩ为佳;但对于两两接入方式,还是以无重码为佳,即S0为0,S1、S2……SN分别比0、1、2、4、7、12……(SN-2+SN-1+1)KΩ大0.01至0.49KΩ,以大0.1至0.3KΩ为佳。例如测A、B两线,当测量值为3KΩ时,可以断定这两线是识别元件为1、2KΩ(整数部分,下同)的线,再测量其中之一如A线与其他线如C线,若结果为8KΩ,则可断定C线是识别元件为7KΩ的线,A线则是识别元件为1KΩ的线,B线就是识别元件为2KΩ的线了。如此,经过两次测量就可知道三条线的芯号,然后可以用这三条线的任意一条作基准线,测量结果减去基准线的识别元件参数就得到所测线的识别元件值,亦简洁方便。6也可带有单片机与显示屏,测量结果输入单片机,自动判别并通过显示芯线号数。也可以带判别表(如上判别表所示),由测量结果查出可能的芯线号数。在结构上本技术可以这样来实现支座1做成盒状,将其余各部分包含其间,并能将万用表置身其间;或将包含识别电路2的支座1做成盒状并带一吸附卡子,可吸附于万用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捷对线器,由支座(1)、识别电路(2)构成,其特征是:多芯线识别元件S↓[0]、S↓[1]、S↓[2]……S↓[N]为一组不同参数的电阻或不同参数的电容或不同参数的电感或不同参数的同类RLC电路;双芯线识别元件S↓[S]为直流电源或二极管,以二极管为佳;S↓[S]、S↓[0]、S↓[1]、S↓[2]……S↓[N]的一端并联,另一端分别接到快速卡线端子L↓[火]、L↓[0]、L↓[1]、L↓[2]……L↓[N]构成识别电路(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平于广青李璇张菊兰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