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宇静专利>正文

一种首饰锁合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66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7
一种首饰锁合扣,包括首饰本体,所述首饰本体的两端设有转动座体和拆卸转动座体,还包括下开口的上半壳和上开口的下半壳,固定转动轴体与轴孔枢接座的轴孔转动配合,挡板与轴孔枢接座配合止位;可拆卸转动轴体与轴槽枢接座的轴槽可拆卸配合,挡板与轴槽枢接座配合止位;轴套嵌入枢接槽内并转动配合,轴孔枢接座与嵌合槽可拆卸配合,轴槽枢接座与下开口槽可拆卸配合,圆弧形轴块与轴槽内的可拆卸转动轴体配合,扣钩与扣位配合;上扳手板和下扳手板相对。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将首饰两端连接成环形,断开方便,同时将连接结构隐藏式设置在壳体内更好地保护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首饰锁合扣
本技术涉及一种首饰,尤其是一种连接首饰两端部的锁合扣。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环形首饰佩戴时需将首饰首、尾两端连接部解开,链条结构的首饰在其首端设有连接环,尾端设有可开口扣环,开口扣环置入连接环内连接一起,使得首饰的首、尾两端连接结构的牢固稳定性差,其结构过于简陃,裸露在外导致整体不美观,而且粗糙的连接环或者开口扣环经常移动从而损伤人体皮肤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首饰锁合扣,它具有拆卸和装配操作方便,同时将连接结构隐藏式设置在壳体内更好地保护皮肤,使得首饰整体美观的特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首饰锁合扣,包括首饰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首饰本体的两端设有转动座体和拆卸转动座体,转动座体设有固定转动轴体和位于固定转动轴体悬空端的挡板,拆卸转动座体上设有可拆卸转动轴体和位于可拆卸转动轴体悬空端的挡板;还包括下开口的上半壳和上开口的下半壳,上半壳与下半壳铰接一起构成壳体。上半壳上设有枢接槽、扣钩、上扳手板、嵌合槽、下开口槽和设在下开口内的圆弧形轴块;下半壳上设有轴套、扣位、下扳手板、轴孔枢接座、轴槽枢接座,轴套和上扳手板在一条直线,轴孔枢接座和轴槽枢接座在一条直线上;固定转动轴体与轴孔枢接座的轴孔转动配合,挡板与轴孔枢接座配合止位;可拆卸转动轴体与轴槽枢接座的轴槽可拆卸配合,挡板与轴槽枢接座配合止位;轴套嵌入枢接槽内并转动配合,轴孔枢接座与嵌合槽可拆卸配合,轴槽枢接座与下开口槽可拆卸配合,圆弧形轴块与轴槽内的可拆卸转动轴体配合,扣钩与扣位配合;上扳手板和下扳手板相对。所述的一种首饰锁合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上半壳呈半圆球形,所述下半壳呈半圆球形;或所述上半壳呈半椭圆球形,所述下半壳呈半椭圆球形。所述的一种首饰锁合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下半壳上设有位于扣位两端的定位槽,上半壳上设有定位块位于扣钩的两侧,定位块与定位槽嵌合。所述的一种首饰锁合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上扳手板和下扳手板之间有间隙。所述的一种首饰锁合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上扳手板和下扳手板贴合,上扳手板的悬空端设有下曲面板部,下扳手板的悬空端设有上曲面板形部,上曲面形部和下曲面形部相对构成扳动槽。所述的一种首饰锁合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上半壳和下半壳的外表面设有装饰花纹。本技术一种首饰锁合扣,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将首饰两端连接成环形,首饰的两端部连接结构隐藏式设置在壳体内,粗糙的连接结构没法与皮肤直接接触,球状的壳体有效地保护皮肤,壳体的表面上设有装饰花纹,使得首饰整体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首饰本体展开的视图。图3是图1的A—A视图。图4是图3的B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下半体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C向视图。图7是图5的D向视图。图8是本技术上半体的仰视图。图9是图8的E向视图。图10是图8的F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首饰锁合扣,包括首饰本体1,所述首饰本体1的两端设有转动座体2和拆卸转动座体3,转动座体2设有固定转动轴体21和位于固定转动轴体悬空端的挡板22,拆卸转动座体3上设有可拆卸转动轴体31和位于可拆卸转动轴体悬空端的挡板32;还包括下开口的上半壳4和上开口的下半壳5,上半壳4与下半壳5铰接一起构成壳体。如图8、图9、图10所示,上半壳4上设有枢接槽41、扣钩42、上扳手板43、嵌合槽44、下开口槽45和设在下开口内的圆弧形轴块451;如图5、图6、图7所示,下半壳5上设有轴套51、扣位52、下扳手板53、轴孔枢接座54、轴槽枢接座55,轴套51和上扳手板53在一条直线,轴孔枢接座54和轴槽枢接座55在一条直线上;固定转动轴体21与轴孔枢接座54的轴孔转动配合,挡板22与轴孔枢接座54配合止位;可拆卸转动轴体31与轴槽枢接座55的轴槽551可拆卸合,挡板32与轴槽枢接座55配合止位;轴套51嵌入枢接槽41内并转动配合,轴孔枢接座54与嵌合槽44可拆卸配合,轴槽枢接座55与下开口槽45可拆卸配合,圆弧形轴块451与轴槽551内的可拆卸转动轴体31配合,扣钩42与扣位52配合;上扳手板43和下扳手板53相对。所述上半壳4呈半圆球形,所述下半壳5呈半圆球形;或所述上半壳5呈半椭圆球形,所述下半壳5呈半椭圆球形;或其它形状。所述上半壳4和下半壳5的外表面设有装饰花纹。达到与首饰本体1相匹配的装饰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半壳5上设有位于扣位52两端的定位槽56,上半壳4上设有定位块46位于扣钩42的两侧,定位块46与定位槽56嵌合。所述上扳手板43和下扳手板53之间有间隙。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如图3所示,所述上扳手板43和下扳手板53贴合,上扳手板43的悬空端设有下曲面板部,下扳手板53的悬空端设有上曲面板形部,上曲面形部和下曲面形部相对构成扳动槽。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手作用于下壳体5的下扳手板53、另一手扳动上扳手板43,使上半壳4转动,轴孔枢接座54与嵌合槽44分离,轴槽枢接座55与下开口槽45分离;然后手持拆卸转动座体3,将可拆卸转动轴体31移离轴槽枢接座55的轴槽511,实现拆解、使用更加方便。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首饰锁合扣,包括首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饰本体的两端设有转动座体和拆卸转动座体,转动座体设有固定转动轴体和位于固定转动轴体悬空端的挡板,拆卸转动座体上设有可拆卸转动轴体和位于可拆卸转动轴体悬空端的挡板;/n还包括下开口的上半壳和上开口的下半壳,/n上半壳上设有枢接槽、扣钩、上扳手板、嵌合槽、下开口槽和设在下开口内的圆弧形轴块;/n下半壳上设有轴套、扣位、下扳手板、轴孔枢接座、轴槽枢接座,轴套和上扳手板在一条直线,轴孔枢接座和轴槽枢接座在一条直线上;/n固定转动轴体与轴孔枢接座的轴孔转动配合,挡板与轴孔枢接座配合止位;可拆卸转动轴体与轴槽枢接座的轴槽可拆卸配合,挡板与轴槽枢接座配合止位;轴套嵌入枢接槽内并转动配合,轴孔枢接座与嵌合槽可拆卸配合,轴槽枢接座与下开口槽可拆卸配合,圆弧形轴块与轴槽内的可拆卸转动轴体配合,扣钩与扣位配合;上扳手板和下扳手板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首饰锁合扣,包括首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饰本体的两端设有转动座体和拆卸转动座体,转动座体设有固定转动轴体和位于固定转动轴体悬空端的挡板,拆卸转动座体上设有可拆卸转动轴体和位于可拆卸转动轴体悬空端的挡板;
还包括下开口的上半壳和上开口的下半壳,
上半壳上设有枢接槽、扣钩、上扳手板、嵌合槽、下开口槽和设在下开口内的圆弧形轴块;
下半壳上设有轴套、扣位、下扳手板、轴孔枢接座、轴槽枢接座,轴套和上扳手板在一条直线,轴孔枢接座和轴槽枢接座在一条直线上;
固定转动轴体与轴孔枢接座的轴孔转动配合,挡板与轴孔枢接座配合止位;可拆卸转动轴体与轴槽枢接座的轴槽可拆卸配合,挡板与轴槽枢接座配合止位;轴套嵌入枢接槽内并转动配合,轴孔枢接座与嵌合槽可拆卸配合,轴槽枢接座与下开口槽可拆卸配合,圆弧形轴块与轴槽内的可拆卸转动轴体配合,扣钩与扣位配合;上扳手板和下扳手板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宇静
申请(专利权)人:吕宇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