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62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包括益生菌核层、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外依次包裹有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内设有用于容纳益生菌以及营养层的空腔,所述益生菌核层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层,所述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淀粉层和蛋白质层,所述保护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植物多糖层和高分子化合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含有蛋白质的缓冲层增加保护层的成膜性及包埋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缓冲层与保护层的性能,能够抵御胃酸及胆碱的腐蚀,且益生菌核层、缓冲层与保护层在到达肠道后充分迅速的溶解,释放出大量活性益生菌,从而改善肠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包埋
,尤其涉及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
技术介绍
益生菌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在服用足够数量后会改善宿主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进而对宿主身体健康产生有益影响。益生菌要想发挥其健康作用、产生益生功能,在被人体摄入时必须保持足够的生物活性。益生菌能否发挥益生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菌株是否能顺利通过胃的酸性环境以及耐受十二指肠的高胆盐环境,并以活菌的状态到达小肠,从而发挥微生态的调整功能,肠道pH一般维持在8.0左右,食物在小肠中停留时间为1-4小时。现有的微胶囊包埋型益生菌,以凝胶为包埋材料,耐久存、耐胃酸,但热稳定性不好、凝胶不易溶解,在肠道需6个小时才能溶解释放,所能提供的生物活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释放生物活性的益生菌包埋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包括益生菌核层、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外依次包裹有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内设有用于容纳益生菌以及营养层的空腔,所述益生菌核层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层,所述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淀粉层和蛋白质层,所述保护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植物多糖层和高分子化合物层。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为球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含有蛋白质的缓冲层能增加保护层的成膜性及包埋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缓冲层与保护层的性能,能够抵御胃酸及胆碱的腐蚀,且益生菌核层、缓冲层与保护层在到达肠道后充分迅速的溶解,释放出大量活性益生菌,从而改善肠道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益生菌包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益生菌核层;20、缓冲层;30、保护层;11、益生菌;12、营养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含有蛋白质的缓冲层能够增加保护层的成膜性及包埋效果,且益生菌核层、缓冲层与保护层在到达肠道后充分迅速地溶解,释放活性益生菌。请参照图1,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包括益生菌核层、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外依次包裹有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内设有用于容纳益生菌以及营养层的空腔,所述益生菌核层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层,所述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淀粉层和蛋白质层,所述保护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植物多糖层和高分子化合物层。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含有蛋白质的缓冲层能增加保护层的成膜性及包埋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缓冲层与保护层的性能,能够抵御胃酸及胆碱的腐蚀,且益生菌核层、缓冲层与保护层在到达肠道后充分迅速的溶解,释放出大量活性益生菌,从而改善肠道环境。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为球形。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为:本实施例的益生菌包埋结构,包括益生菌核层10、缓冲层20和保护层30,所述益生菌核层10外依次包裹有缓冲层20和保护层30,所述保护层30为球形,益生菌核层10内设有容纳益生菌11以及营养层12的空腔;益生菌核层10为现有的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层,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蛋白质与多糖复合形成的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制备获得,例如,可以是由酪蛋白、奶蛋白和麦芽提取物所组成的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可以防止外界环境(光、热、氧气、离子等)影响益生菌11的活性,从而提高包埋结构的稳定性;所述营养层12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营养原料制备获得,例如,采用海藻糖、奶粉、聚糊精、维他命、精氨酸、果寡糖、木寡糖和乳糖中的至少一种营养原料,用于为益生菌11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成分,使益生菌11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改善肠道环境;所述缓冲层20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淀粉层和蛋白质层,淀粉层为现有技术中的淀粉、抗性淀粉或多孔淀粉制备而成,蛋白质层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蛋白质制备获得。淀粉层用于阻隔水分,同时淀粉热容量较大,能增加益生菌11的耐热性,增强对益生菌11的受热保护,而且还可以避免其他包埋层对益生菌11的不利影响;蛋白质层用于提高包埋结构的稳定性。保护层30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植物多糖层和高分子化合物层,植物多糖层为现有技术中的植物多糖制备获得,例如,可以是由银耳多糖、黄原胶和果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的植物多糖,高分子化合物层为海藻酸钠制成。在缓冲层20外包覆保护层30时,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缓冲层20能增加保护层30的成膜性及包埋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益生菌核层20与保护层30的性能,更好地保护益生菌11的生物活性。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采用含有蛋白质的缓冲层增加保护层的成膜性及包埋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缓冲层与保护层的性能,能够抵御胃酸及胆碱的腐蚀,且益生菌核层、缓冲层与保护层在到达肠道后充分迅速的溶解,释放出大量活性益生菌,从而改善肠道环境。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益生菌核层、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外依次包裹有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内设有用于容纳益生菌以及营养层的空腔,所述益生菌核层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层,所述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淀粉层和蛋白质层,所述保护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植物多糖层和高分子化合物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包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益生菌核层、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外依次包裹有缓冲层和保护层,所述益生菌核层内设有用于容纳益生菌以及营养层的空腔,所述益生菌核层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君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元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