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32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两个端板、至少两个电芯组和至少一个隔板,每个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隔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组之间,隔板的两侧分别与一个电芯组的侧面贴合,两个端板分别设置在电芯组的一端,端板呈弓形,端板包括相连接的平板和弧形板,平板与弧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平板与电芯组的一端贴合,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采用端板和隔板搭配的结构,一个隔板与两个端板形成工字型的框架结构,呈弓形的端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能满足双排电芯乃至多排电芯大模组的强度需要,电池模组不易因电芯的膨胀而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强度高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模组结构采用的是侧板与端板焊接的方式,这种结构随着模组的尺寸增加,结构件的长度随之增加,除了造成材料的浪费,随着结构件长度的增加,其自身刚度也会随之下降,且现有的端板结构为规整的立方体结构,其本身的结构强度有限,尤其在大模组的结构中,电芯的数量较多,多个电芯的膨胀力叠加,对结构强度提出了非常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不易因电芯的膨胀而发生变形。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两个端板、至少两个电芯组和至少一个隔板,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所述隔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组之间,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一个所述电芯组的侧面贴合,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组的一端,所述端板呈弓形,所述端板包括相连接的平板和弧形板,所述平板与所述弧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平板与所述电芯组的一端贴合,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端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内开设有若干供冷却液流动的流道,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冷接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液冷接头穿过的第一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条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带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紧固件为铆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板和所述弧形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沿所述端板的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与所述平板及所述弧形板的顶端间隔设置,所述端板由穿过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二紧固件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端板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为加强筋板,即,所述加强筋呈板状结构,相邻两块所述加强筋板呈V型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平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可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匹配,使所述隔板与所述端板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池模组采用端板和隔板搭配的结构,一个隔板与两个端板形成工字型的框架结构,呈弓形的端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能满足双排电芯乃至多排电芯大模组的强度需要,电池模组不易因电芯的膨胀而发生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俯视图。图中:1、端板;11、平板;12、弧形板;13、加强筋板;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固定部;2、隔板;3、液冷接头;4、固定带;5、第一紧固件;6、第二紧固件;100、电芯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两个端板1、一个隔板2和两个电芯组100,每个电芯组100包括若干电芯,隔板2设置在两个电芯组100之间,隔板2的两侧分别与一个电芯组100的侧面贴合,两个端板1分别设置在电芯组100的一端,端板1呈弓形,端板1包括一块平板11和一块弧形板12,平板11与弧形板12相连接,优选的,弧形板12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平板11的两端,平板11与弧形板12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13,平板11与电芯组100的一端贴合,隔板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端板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说的弓形,为由弦及其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需要说明的是,近似弓形的结构,也应囊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采用端板1和隔板2搭配的结构,一个隔板2与两个端板1形成工字型的框架结构,呈弓形的端板1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能满足双排电芯乃至多排电芯大模组的强度需要,电池模组不易因电芯的膨胀而发生变形。呈弓形的端板1相较于现有的平板型的结构,更加节省材料,因而使端板1的重量更低,有利于电池模组能量密度的提升。上述实施例中包含有两个电芯组10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组100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或者更多,相应的,相邻两个电芯组10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隔板2,以满足结构强度的需要。优选的,隔板2内开设有若干供冷却液流动的流道(图中未示出),隔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冷接头3,从而使一个隔板2在作为结构件提升电池模组强度之外,还可以充当液冷板,由于一个隔板2能同时为两个电芯组100进行冷却,无需为每个电芯组100设置单独的液冷板,有利于减小冷却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升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进一步的,端板1上开设有供液冷接头3穿过的第一通孔14,使液冷接头3可以伸出到端板1之外,便于外部管路与液冷接头3连接。优选的,电池模组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条固定带4,固定带4的两端分别与一块弧形板12固定连接。固定带4将两个端板1连接起来,对电芯组100进行固定,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两条固定带4,固定带4可采用锰钢制造,使其具有高屈服强度的特点。进一步的,弧形板1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5,固定带4由穿过第二通孔15的第一紧固件5与端板1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紧固件5为铆钉,相较于螺钉连接的方式,采用铆钉连接不会发生松脱的问题,相较于将固定带4直接焊接到端板1上,铆钉连接对端板1的损伤较小,且便于固定带4的更换或拆卸。优选的,平板11和弧形板12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部16,固定部16上沿端板1的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固定部16的顶端与平板11及弧形板12的顶端间隔设置,端板1由穿过第三通孔的第二紧固件6进行固定。电池模组通常还设置有底板(图中未示出),第二紧固件6穿过第三通孔后与底板连接,从而固定端板1。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二紧固件6的顶端不凸出于端板1,防止凸出的第二紧固件6阻碍电池模组其他部件的安装。具体的,第二紧固件6为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板、至少两个电芯组和至少一个隔板,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所述隔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组之间,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一个所述电芯组的侧面贴合,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组的一端,所述端板呈弓形,所述端板包括相连接的平板和弧形板,所述平板与所述弧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平板与所述电芯组的一端贴合,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端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板、至少两个电芯组和至少一个隔板,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所述隔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组之间,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一个所述电芯组的侧面贴合,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组的一端,所述端板呈弓形,所述端板包括相连接的平板和弧形板,所述平板与所述弧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平板与所述电芯组的一端贴合,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端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内开设有若干供冷却液流动的流道,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冷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液冷接头穿过的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条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豪张国祥徐博豪潘安金侯永坤江吉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