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接收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光学接收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06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接收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接收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光学接收器件,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其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气缸安装架,所述气缸安装架上夹持切换气缸,所述切换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切换杆,切换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动板;所述下壳体上端面可拆卸的连接上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前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前面板,上壳体和下壳体后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后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接收测量头,从而在一台接收器件上兼容测量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接收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光学接收器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接收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接收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光学接收器件,属于光通信

技术介绍
近红外光接收器件能够用于接收带宽为12GHz的光纤光学信号,可提供最小的噪声和最纯净的信号响应。激光功率计是用来测试连续激光的功率或者脉冲激光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功率的仪器。现有技术中,近红外光和激光分别需要通过不同的光学接收器件才能进行接收测量,不仅使用起来十分麻烦,而且提高了测量的设备成本。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光学信号接收器件能够兼容测量带宽为12GHz的近红外光和激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接收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光学接收器件,能够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接收测量头,从而在一台接收器件上兼容测量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功率。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接收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光学接收器件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气缸安装架,所述气缸安装架上夹持切换气缸,所述切换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切换杆,切换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动板;所述下壳体上端面可拆卸的连接上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前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前面板,上壳体和下壳体后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后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沿着前面板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前面板背向后面板一端设有第一校准块和第二校准块,第一校准块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上,第二校准块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孔上;所述前面板面向后面板一端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导轨,滑动板面向前面板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块,滑动板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滑动板面向后面板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PD探头和第二PD探头,第一PD探头和第二PD探头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校准块和第二校准块之间的间距,滑动板上设置第一PD探头和第二PD探头的位置上设有能够入射光学信号的通孔,入射光线通过通孔进入第一PD探头和第二PD探头;所述滑动板面向后面板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光纤法兰和第二光纤法兰,第一光纤法兰和第二光纤法兰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校准块和第二校准块之间的间距,滑动板上设置第一光纤法兰和第二光纤法兰的位置上设有能够入射光学信号的通孔,入射光线通过通孔进入第一光纤法兰和第二光纤法兰。进一步的,在所述切换杆的运动路径上设有位置传感器,切换气缸带动切换杆移动的位置由位置传感器检测。进一步的,前面板面向后面板一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滑动板一侧。进一步的,后面板上设有第一输出孔和第二输出孔,第一输出孔和第一校准块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输出孔和第二校准块位于同一直线上。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接收测量头,从而在一台接收器件上兼容测量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去掉上壳体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去掉上壳体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壳体、2-下壳体、3-前面板、4-后面板、5-第一校准块、6-第二校准块、7-第一输出孔、8-第二输出孔、9-第一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11-导轨、12-滑块、13-第一PD探头、14-第二PD探头、15-第一光纤法兰、16-第二光纤法兰、17-切换气缸、18-气缸安装架、19-切换杆、20-位置传感器、21-限位块、22-滑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下壳体2,下壳体2内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气缸安装架18,气缸安装架18上夹持切换气缸17。切换气缸17的驱动端连接切换杆19,切换杆19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动板22。如图3所示,为了测量切换杆19的移动量,在切换杆19的运动路径上设有位置传感器20,切换气缸17带动切换杆19移动的位置由位置传感器20检测。如图1和图2所示,下壳体2上端面可拆卸的连接上壳体1,上壳体1和下壳体2前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前面板3,上壳体1和下壳体2后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后面板4。如图4所示,前面板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沿着前面板3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前面板3背向后面板4一端设有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第一校准块5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9上,第二校准块6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孔10上。如图3所示,前面板3面向后面板4一端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导轨11,滑动板22面向前面板3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块12,滑动板22通过滑块12滑动连接在导轨11上。如图3所示,滑动板22面向后面板4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之间的间距。滑动板22上设置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的位置上设有能够入射光学信号的通孔,入射光线通过通孔进入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如图3所示,滑动板22面向后面板4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之间的间距。滑动板22上设置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的位置上设有能够入射光学信号的通孔,入射光线通过通孔进入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如图3和图4所示,前面板3面向后面板4一端设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位于滑动板22一侧,限位块21用于限制滑动板22的滑动位置。如图3所示,后面板4上设有第一输出孔7和第二输出孔8,第一输出孔7和第一校准块5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输出孔8和第二校准块6位于同一直线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根据入射光学信号选择光纤法兰或PD探头对准校准块。当需要接收近红外光时,切换气缸17推动切换杆19动作,切换杆19带动滑动板22上的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分别对准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近红外光通过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校准后入射到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上,然后测得入射近红外光的功率。当需要接收激光时,切换气缸17推动切换杆19动作,切换杆19带动滑动板22上的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分别对准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激光通过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校准后入射到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上,然后测得激光的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接收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光学接收器件,包括下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下壳体(2)内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气缸安装架(18),所述气缸安装架(18)上夹持切换气缸(17),所述切换气缸(17)的驱动端连接切换杆(19),切换杆(19)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动板(22);所述下壳体(2)上端面可拆卸的连接上壳体(1),上壳体(1)和下壳体(2)前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前面板(3),上壳体(1)和下壳体(2)后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后面板(4);所述前面板(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沿着前面板(3)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前面板(3)背向后面板(4)一端设有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第一校准块(5)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9)上,第二校准块(6)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孔(10)上;所述前面板(3)面向后面板(4)一端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导轨(11),滑动板(22)面向前面板(3)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块(12),滑动板(22)通过滑块(12)滑动连接在导轨(11)上;所述滑动板(22)面向后面板(4)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之间的间距,滑动板(22)上设置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的位置上设有能够入射光学信号的通孔,入射光线通过通孔进入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所述滑动板(22)面向后面板(4)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之间的间距,滑动板(22)上设置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的位置上设有能够入射光学信号的通孔,入射光线通过通孔进入第一光纤法兰(15)和第二光纤法兰(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接收近红外光和激光的光学接收器件,包括下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下壳体(2)内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气缸安装架(18),所述气缸安装架(18)上夹持切换气缸(17),所述切换气缸(17)的驱动端连接切换杆(19),切换杆(19)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动板(22);所述下壳体(2)上端面可拆卸的连接上壳体(1),上壳体(1)和下壳体(2)前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前面板(3),上壳体(1)和下壳体(2)后端共同可拆卸的连接后面板(4);所述前面板(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沿着前面板(3)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前面板(3)背向后面板(4)一端设有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第一校准块(5)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9)上,第二校准块(6)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孔(10)上;所述前面板(3)面向后面板(4)一端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导轨(11),滑动板(22)面向前面板(3)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块(12),滑动板(22)通过滑块(12)滑动连接在导轨(11)上;所述滑动板(22)面向后面板(4)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第一PD探头(13)和第二PD探头(14)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校准块(5)和第二校准块(6)之间的间距,滑动板(22)上设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石富杨向通赵谢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普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