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风道部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97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风道部件和空调器,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所述降噪部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所述风道的气流的噪音。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可降低流经风道的气流的噪音,因此可以减轻空调器运行时的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风道部件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风道部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由于空调器的风道件的风道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流经风道的气流的噪音较大,影响用户体验,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可降低流经风道的气流的噪音。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道件的风道部件。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道部件的空调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所述降噪部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所述风道的气流的噪音。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由于风道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降噪部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风道的气流的噪音,因此可以减轻空调器运行时的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部沿所述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成闭环形形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风道的中心线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降噪部;或者,所述风道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道的中心线的方向凹入以形成所述降噪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部邻近所述风道的出气端设置且延伸至所述出气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道的中心线的方向凹入以形成所述降噪部,所述降噪部的最大内径为D1,所述风道的邻近所述降噪部的部分的最小内径为D2,所述D1与所述D2之间满足:1.03D2≤D1≤1.25D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风道的中心线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降噪部,所述降噪部的最小内径为D1,所述风道邻近所述降噪部的部分的最小内径为D2,所述D1与所述D2之间满足:0.75D2≤D1≤0.9D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降噪部的长度为L1,所述风道的长度为L2,所述L1与所述L2之间满足:3.5L1≤L2≤5L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部为多个,多个所述降噪部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排布。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部件,包括:上述的风道件,所述本体包括半壳件和导风圈,所述半壳件的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敞开,所述半壳件上设有与所述导风圈相连通的入风口,所述导风圈限定出所述风道;和风道配合件,所述风道配合件设在所述半壳件的敞开侧以与所述半壳件限定出风道腔,所述风道腔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上游风道腔和下游风道腔,所述上游风道腔具有进气口,所述下游风道腔的远离所述上游风道腔的一侧具有出气口,所述导风圈位于所述下游风道腔内,所述导风圈在第三方向上的侧壁与所述下游风道腔在第三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上游风道腔和所述出气口,所述风道配合件上设有与所述导风圈相连通的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由于风道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降噪部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风道的气流的噪音,因此可以减轻空调器运行时的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部件包括: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的出气端设有静叶支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轮、压板和电机,所述压板与所述静叶支架可拆卸相连,所述压板与所述静叶支架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容纳空间,所述压板上设有避让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避让口与所述风轮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道部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由于风道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降噪部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风道的气流的噪音,因此可以减轻空调器运行时的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件后侧视角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件前侧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件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降噪部部位的结构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轮组件的前侧视角的爆炸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轮组件的后侧视角的爆炸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空调器10000;风道部件1000;风道件100;本体1;风道11;进气端111;出气端112;半壳件12;入风口121;导风圈13;风道腔14;上游风道腔141;进气口1411;下游风道腔142;出气口1421;连通通道143;降噪部2;静叶支架3;风轮组件200;风轮201;压板202;避让口2021;电机203;风道配合件300;出风口3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0的风道件100、风道部件1000和空调器10000,风道件100和风道部件1000是空调器10000的重要组成部件,空调器10000可分为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一体式空调器可以为窗式空调器或移动式空调器等,分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以空调器10000为分体式空调器、且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为柜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0的风道件100,包括本体1。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体1形成有风道11,风道11用于对空调器10000气流的流动路径进行引导,风道11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2,降噪部2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风道11的气流的噪音,由此可以减轻空调器10000运行时的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0的风道件100,由于风道11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2,降噪部2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风道11的气流的噪音,因此可以减轻空调器10000运行时的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降噪部2沿风道11的周向方向延伸成闭环形形状,由此结构简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所述降噪部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所述风道的气流的噪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内周壁上设有降噪部,所述降噪部被构造成用于降低流经所述风道的气流的噪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部沿所述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成闭环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风道的中心线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降噪部;或者,所述风道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道的中心线的方向凹入以形成所述降噪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部邻近所述风道的出气端设置且延伸至所述出气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道的中心线的方向凹入以形成所述降噪部,所述降噪部的最大内径为D1,所述风道的邻近所述降噪部的部分的最小内径为D2,所述D1与所述D2之间满足:1.03D2≤D1≤1.25D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风道的中心线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降噪部,所述降噪部的最小内径为D1,所述风道邻近所述降噪部的部分的最小内径为D2,所述D1与所述D2之间满足:0.75D2≤D1≤0.9D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降噪部的长度为L1,所述风道的长度为L2,所述L1与所述L2之间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尧程超彭杰林王波薛玮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