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语义分析和目标标识符来支持对象的移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88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7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帮助用户将出现在用户界面呈现上的源对象移动到目标目的地的技术。所述技术涉及对所述源对象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目的地执行语义分析。所述语义分析产生反映所述源对象与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之间的关系的分数。然后,所述技术呈现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表示,所述表示在视觉上被增强到某一程度,所述程度取决于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输出分数。然后,所述技术允许用户将所述源对象移动到所选择的目标目的地的表示,随之,其与所述目标目的地相关联。所述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屏幕上目标标识符(所述屏幕上目标标识符已经存在于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的特性或通过显示瞬态目标标识符来产生所述增强型表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使用语义分析和目标标识符来支持对象的移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制造方已经增加了较小尺寸(smaller-sized)的计算设备(诸如,智能电话、平板型计算设备等)的功率和多功能性。但是,与这些种类的设备的交互有时具有挑战。例如,考虑用户希望将对象从第一应用移动到第二应用的情况。计算设备可能具有较小尺寸的屏幕,该较小尺寸的屏幕使得无法或不能同时呈现与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两者相关联的应用窗口。相反,用户通常通过执行利用操作系统的剪贴板存储库的多步骤过程来转移对象。在该过程中,用户:(1)激活第一应用;(2)选择期望对象并且将其存储在剪贴板存储库中;(3)激活第二应用;(4)在期望位置将对象粘贴到第二应用中。虽然该解决方案实现了期望的结果,但是其麻烦并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种说明性实现,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帮助用户将出现在用户界面呈现(presentation)上的源对象移动到目标目的地的技术。该技术涉及对源对象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目的地两者执行语义分析。该语义分析产生反映源对象与候选目标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强度的分数。然后,该技术呈现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表示,该表示被增强到某一程度,该程度取决于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输出分数。然后,该技术允许用户将源对象移动到某一所选择的目标目的地的表示,诸如,候选目标目的地的上述表示,随之,源对象与候选目标目的地相关联。根据一个说明性方面,语义分析可以考虑与源对象和候选目标目的地有关的多个特征,包括基于内容的特征、与用户历史相关的特征、与对象历史相关的特征等。根据另一说明性方面,语义分析可以使用经机器训练的模型。根据一种操作模式,在用户开始移动源对象之前,与候选目标目的地相关联的目标标识符已经出现在用户界面呈现上。这种目标标识符在本文中被称为屏幕上(on-screen)目标标识符。在这种情况下,该技术通过改变屏幕上目标标识符的至少一个特性(诸如,通过扩大目标标识符,使其发光等)来提供候选目标目的地的增强型表示。根据另一种操作模式,该技术通过示出瞬态目标标识符(在用户开始移动操作时,该瞬态目标标识符未出现在用户界面呈现上)来提供候选目标目的地的增强型表示。该技术具有各种技术优势。例如,该技术允许用户有效地将源对象移动到目标目的地,例如,通过减少需要用户执行以实现该目标的步骤的数量。这对于具有小型显示器的设备特别有益,但是当应用于具有任何尺寸的任何显示器设备时,该技术提高了效率。以上概述的技术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系统、设备、组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数据结构、图形用户界面呈现、制品等中得到体现。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为了以简化形式来介绍一些概念;下面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了这些概念。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被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包括源对象的说明性用户界面呈现,在用户移动该源对象之前,用户打算将该源对象移动到目标目的地。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现的在用户开始移动源对象时产生移动管理组件(MMC)的说明性用户界面呈现。图3示出了在图2中所示出的用户界面呈现的变型,与图2的示例相比,该变型适合于呈现在较小尺寸的显示器设备上。图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现的在用户开始移动源对象时可以产生MMC的另一用户界面呈现。图5示出了根据第三实现的在用户开始移动源对象时可以产生MMC的另一用户界面呈现。图6示出了在图5中所示出的用户界面体验的继续。图7示出了用于实现MMC的一个说明性计算系统。图8示出了MMC可以与源组件(该源组件供应源对象)和目标组件(该目标组件接收源对象并且与目标目的地相关联)交互的一种方式。图9示出了MMC的更详细的说明性实现。图10示出了MMC可以用于配置MMC的操作的配置用户界面呈现的一种实现。图11示出了目标排名组件的一种实现,该目标排名组件是MMC的一个组件。图12和图13共同示出了表示MMC的一种操作方式的过程。图14是示出了在用户移动源对象时调用对目标标识符的增强的一种方式的过程。图15示出了对于MMC增强屏幕上目标标识符(在移动操作开始时,该屏幕上目标标识符已经存在于用户界面呈现上)的情况,图12至图13的过程的实现。图16示出了对于MMC显示瞬态目标标识符(在移动操作开始时,该瞬态目标标识符尚未存在于用户界面呈现上)的情况,图12至图13的过程的实现。图17示出了可以被用于实现在前述附图中所示出的特征的任何方面的说明性类型的计算设备。贯穿本公开和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引用相同的组件和特征。系列100附图标记是指最初在图1中发现的特征,系列200附图标记是指最初在图2中发现的特征,系列300附图标记是指最初在图3中发现的特征,依此类推。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组织如下。章节A描述了一种用于帮助用户按照有效的方式来将源对象移动到目标目的地的计算系统。章节B阐述了解释章节A中的计算系统的操作的说明性方法。以及章节C描述了可以用于实现在章节A和章节B中所描述的特征的任何方面的说明性计算功能性。作为引文,术语“硬件逻辑电路装置”对应于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机器可读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例如,CPU、GPU等),和/或使用特定于任务的固定和/或可编程逻辑门集合来执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硬件逻辑组件(例如,FPGA)。章节C提供了有关硬件逻辑电路装置的一种实现的附加信息。术语“组件”、“单元”、“元件”等是指执行特定功能的硬件逻辑电路装置的一部分。在一种情况下,所图示的在附图中的各个组件分离成不同的单元可以反映在实际实现中对对应的不同物理和有形组件的使用。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在附图中所图示的任何单个组件都可以由多个实际的物理组件实现。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对附图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分离组件的描绘可以反映由单个实际的物理组件执行的不同功能。其他附图以流程图形式描述概念。以这种形式,某些操作被描述为构成按照特征顺序被执行的不同块。这种实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块可以被聚集在一起并且在单个操作中被执行,某些块可以被分成多个组成块,并且某些块可以按照与本文所图示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被执行(包括执行块的并行方式)。在一种实现中,在流程图中所示出的与处理相关功能有关的块可以由在章节C中所描述的硬件逻辑电路装置被实现,该硬件逻辑电路装置又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和/或包括特定于任务的逻辑门集合的其他逻辑组件实现。关于术语,短语“被配置为”涵盖用于执行所标识的操作的各种物理和有形机构。这些机构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章节C中的硬件逻辑电路装置来执行操作。术语“逻辑”同样涵盖用于执行任务的各种物理和有形机构。例如,在流程图中所图示的每个处理相关操作对应于用于执行该操作的逻辑组件。逻辑组件可以使用章节C中的硬件逻辑电路装置来执行其操作。当由计算设备实现时,无论按照什么方式实现,逻辑组件都表示作为计算系统的物理部分的电气组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支持对象向目标目的地的移动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包括:/n硬件逻辑电路装置,所述硬件逻辑电路装置对应于:(a)通过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机器可读指令来执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和/或(b)使用特定于任务的逻辑门集合来执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硬件逻辑组件,所述操作包括:对于至少一对源对象和候选目标目的地:/n接收指示用户已经选择了要移动的所述源对象的信号,所述源对象被呈现在显示器设备上所显示的用户界面呈现的源域中;/n标识与所述源对象相关联的第一特征集合,所述第一特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特征描述与所述源对象相关联的内容的特性;/n标识与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相关联的第二特征集合,所述第二特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特征描述与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相关联的内容的特性;/n使用语义分析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集合的关系,以提供输出分数;/n在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显示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表示,所述表示在视觉上被增强到取决于所述输出分数的一程度;/n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将所述源对象移动到所选择的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表示的指令;以及/n将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的所述源对象移动到所述所选择的目标目的地的所述表示,这使所述源对象与所述所选择的目标目的地相关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8 US 15/939,1491.用于支持对象向目标目的地的移动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包括:
硬件逻辑电路装置,所述硬件逻辑电路装置对应于:(a)通过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机器可读指令来执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和/或(b)使用特定于任务的逻辑门集合来执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硬件逻辑组件,所述操作包括:对于至少一对源对象和候选目标目的地:
接收指示用户已经选择了要移动的所述源对象的信号,所述源对象被呈现在显示器设备上所显示的用户界面呈现的源域中;
标识与所述源对象相关联的第一特征集合,所述第一特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特征描述与所述源对象相关联的内容的特性;
标识与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相关联的第二特征集合,所述第二特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特征描述与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相关联的内容的特性;
使用语义分析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集合的关系,以提供输出分数;
在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显示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表示,所述表示在视觉上被增强到取决于所述输出分数的一程度;
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将所述源对象移动到所选择的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表示的指令;以及
将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的所述源对象移动到所述所选择的目标目的地的所述表示,这使所述源对象与所述所选择的目标目的地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确定针对多个候选目标目的地的分数,以及呈现每个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表示,所述表示被增强一量,所述量是该候选目标目的地的相应分数的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
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在所述源对象的移动之前,在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显示屏幕上目标标识符集合,所述屏幕上目标标识符中的一个屏幕上目标标识符对应于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表示包括:改变与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相关联的所述屏幕上目标标识符的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的表示包括:在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显示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的瞬态目标标识符,
其中所述瞬态目标标识符响应于所述用户移动所述源对象而出现在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如果所述用户将所述源对象移动到任何目标目的地,则从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中移除所述瞬态目标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
其中所述候选目标目的地包括多个目标次目的地,并且
其中所述瞬态目标标识符包括与相应目标次目的地相关联的一组子目标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
确定特定瞬态目标标识符先前已经在所述用户界面呈现上被显示了满足规定阈值的次数;以及
将所述特定瞬态目标标识符与呈现所述用户界面呈现的屏幕的特定物理部分相关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或多种计算设备,其中所述使用语义分析包括:使用经机器训练的模型来提供所述输出分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克莱因G·G·阿维拉J·M·利斯顿S·库特
申请(专利权)人: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