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以及燃料喷射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842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气孔产生的抑制效果的流体控制装置。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具备:第1部件(140)(A);第2部件(107)(B),其通过压入部(802)与第1部件固定;以及对焊部(803),其连接第1部件与第2部件,并且具备形成于第1部件与第2部件的相互的对置面之间的第1间隙(1001)及第2间隙(1002)。第1间隙在压入部与对焊部之间相对于第2间隙而言设置在压入部的一侧,并且是沿与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第2间隙在压入部与焊接部之间相对于第1间隙而言设置在对焊部的一侧,并且是沿与第1间隙交叉的方向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以及燃料喷射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流量的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流量控制装置的现有技术的一例,有日本专利特开平11-19376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装置以及日本专利特开2013-16008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专利文献1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装置中,以原材料组成不同的电磁铁心及可动阀针部来形成可动阀,将两构件焊接接合在一起。可动阀中,对电磁铁心端面部与可动阀针部进行了对焊,形成有焊接熔透深度比对接面的长度大的熔融部(例如参考权利要求1、2以及图2)。专利文献2的燃料喷射阀是一种电磁式燃料喷射阀,具备:喷嘴筒,其在顶端具有喷出燃料的喷孔;固定铁心,其具有压入至喷嘴筒的内周部而与该内周部形成嵌合部的外周部;可动铁心,其配置在喷嘴筒内,与固定铁心相对,并且能够在所述喷嘴筒内往复移动;阀芯,其由可动铁心驱动,对喷孔进行开闭;以及电磁线圈,其配置在喷嘴筒的外周,以电磁方式驱动可动铁心,在嵌合部的一部分形成圆环状的非嵌合部(圆环状间隙),在该非嵌合部对喷嘴筒与固定铁心进行焊接结合,由此,消除了因润滑剂的蒸发而发生的焊接缺陷(例如参考摘要、权利要求1以及图4、9)。圆环状间隙通过其容积来缓和蒸气压力,有助于抑制焊接缺陷的发生(参考段落0053)。再者,在专利文献2的燃料喷射阀中,通过在喷嘴筒的内周部涂布润滑剂,在压入时利用嵌合部将润滑剂刮落,抑制润滑剂浸入至圆环状间隙(参考段落005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19376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1600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装置以及专利文献2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为流量控制装置的一例。下面,将专利文献1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装置以及专利文献2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简称为燃料喷射阀来进行说明。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焊接熔透深度大于对焊部的对接面长度来考虑了耐久性的提高,但没有考虑到因润滑剂附着或侵入至焊接预定部而导致焊接时润滑剂发生气化而产生气孔这一情况。专利文献2的燃料喷射阀是虽然考虑了抑制润滑剂浸入至设置焊接部的圆环状间隙、但附着有润滑剂的嵌合部会接触设置焊接部的喷嘴筒的内周面的构成,也不是能应对对焊的构成。要进行对焊的2个部件在焊接前加以压入嵌合而固定。在压入前对压入嵌合部位涂布润滑剂,但若是润滑剂附着或浸入至焊接预定部,则会像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在焊接时发生润滑剂的气化而产生气孔。专利文献2的燃料喷射阀是虽然考虑了抑制润滑剂浸入至设置焊接部的圆环状间隙、但为附着有润滑剂的嵌合部会接触设置焊接部的喷嘴筒的内周面的构成,业界期望进一步提高气孔产生的抑制效果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气孔产生的抑制效果的流体控制装置的部件。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具备:第1部件;第2部件,其通过压入部与所述第1部件相嵌合;碰触面,其在所述第1部件的记一表面与所述第2部件的对置面之间相互接触;以及焊接部,其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所述碰触面以沿着所述碰触面的方式形成,该流量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压入嵌合部与碰触、焊接部之间由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形成第1空隙,在所述第1空隙与前期碰触、焊接部之间由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形成第2空隙,所述第1空隙形成与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所述第2空隙形成在与所述碰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所述第1间隙比所述第2间隙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气孔产生的抑制效果的流体控制装置。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及效果将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加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1和燃料管道211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1B为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1与燃料管道211的连接结构而展示不同于图1A的连接结构的截面图。图2为表示燃料喷射阀内部的燃料压力与作用于燃料喷射阀1的中心轴线1a方向的负荷(计算值)的关系的图表。图3为表示构成燃料喷射阀1的连接器140与固定铁心107的组合体的截面图。图4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1的、固定铁心407与喷孔杯支承体401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5A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2的、第1部件A与第2部件B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5B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3的、第1部件A与第2部件B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5C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4的、第1部件A与第2部件B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6为表示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5的、固定铁心607与连接器640的压入前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图7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6的、第1部件A与第2部件B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40与固定铁心107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9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固定铁心107与连接器140的压入前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40与固定铁心107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11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7的、连接器140与固定铁心107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变更例的连接器140与固定铁心107的焊接部的放大截面图。图13为说明第1间隙1001及第2间隙1002的结构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流量控制装置的一例,对燃料喷射阀(燃料喷射装置)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流量控制装置也可为因高压的燃料压力而在焊接部产生较大应力的高压燃料泵。再者,附图中,为了使得功能易于理解,部件的大小和间隙的大小相较于实际的比率而言有时进行了夸大,并且,有时省略了在功能的说明上不需要的部件。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对同种构成要素标注的是同一符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重点说明存在差异的部分,重复的说明从略。首先,使用图1,对本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的构成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A为表示本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1和燃料管道211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是根据图1A来定义上下方向而进行说明,但该上下方向并不限定燃料喷射阀1的实际安装状态下的上下方向。燃料喷射阀1在上端部设置有燃料供给口118,在下端部设置有燃料喷射孔117。有时将设置燃料供给口118的一侧称为基端、将设置燃料喷射孔117的一侧称为顶端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燃料喷射阀1中,例如,可动件部114是包含圆筒状的可动铁心(可动件)102和位于该可动铁心102的中心部的针阀114A(阀芯)而构成的。在中心部具有引导燃料的燃料导入孔的固定铁心(固定件)107的端面与可动铁心102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配备有对包含该间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其具备:第1部件;第2部件,其通过压入部与所述第1部件固定;以及焊接部,其连接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该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的特征在于,/n具备形成于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相互的对置面之间的第1间隙以及第2间隙,/n所述第1间隙在所述压入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相对于所述第2间隙而言设置在所述压入部的一侧,并且是沿与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n所述第2间隙在所述压入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相对于所述第1间隙而言设置在所述焊接部的一侧,并且是沿与所述第1间隙交叉的方向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0 JP 2018-0814721.一种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其具备:第1部件;第2部件,其通过压入部与所述第1部件固定;以及焊接部,其连接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该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的特征在于,
具备形成于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相互的对置面之间的第1间隙以及第2间隙,
所述第1间隙在所述压入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相对于所述第2间隙而言设置在所述压入部的一侧,并且是沿与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
所述第2间隙在所述压入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相对于所述第1间隙而言设置在所述焊接部的一侧,并且是沿与所述第1间隙交叉的方向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部是具有对接结构的对焊部,
所述第1间隙与所述压入部相连,所述第2间隙与所述对焊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在内周侧具备具有大径内周面和小径内周面的第1部件侧带台阶部,
所述第2部件在外周侧具备具有大径外周面、中径外周面以及小径外周面的第2部件侧带台阶部,
所述压入部构成于所述第1部件的所述小径内周面与所述第2部件的小径外周面之间,
所述对焊部构成于第1部件端面与第2部件第1阶差面之间,所述第1部件端面形成于所述第1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大径内周面之间,所述第2部件第1阶差面形成于所述第2部件的大径外周面与中径外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间隙构成于第1部件阶差面与第2部件第2阶差面之间,所述第1部件阶差面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威生生井泽保夫古山琢将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