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59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梁,支梁的背部通过壁挂组件和墙体固定连接,支梁的顶部之间搭靠有组合台板,支梁的顶部设有凹槽,组合台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内的侧承受板,侧承受板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夹有扩张组件和初级塞棱,扩张组件包括凹字棱,凹字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和侧承受板搭接的弯折棱,凹字棱内固定连接有螺纹轴,通过设置扩张组件,将扩张组件结合侧承受板的侧部夹紧,便于将组合台板的侧部进行夹紧,扩张组件可将底部的初级塞棱从顶部限位,避免具备防偏移的初级塞棱在相邻板体的晃动过程中被挤出,提高疏散平台板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
技术介绍
消防疏散平台是“避难空间”的一种,一般指人员可以到达房间或建筑物的出口并等待营救的地平面以上空间平台,隧道、地铁则另有规定,地铁用疏散平台是地铁运营列车在隧道内出现紧急情况时疏散乘客的专用通道,其高度与列车出口持平,宽度则依线路情况而定,现有的疏散平台在具体的使用过程总还存在如下不足:1、现有技术中,一般消防疏散平台采用平台板搭靠在横支梁的形式,且平台板为多个单独的独立板体组合而成,在进行组合时,拼接处简单塞一层防偏移条,但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软性的防偏移条容易被相邻板体的晃动过程中被挤出,若直接采用混凝土封的方式则不利于后期检修更换板体;2、现有技术中,在横支梁的安装过程中,一般采用螺栓紧固连接的方式,单纯的螺栓紧固连接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横梁侧部的安装板上下活动,使得螺栓和安装板在长久使用中承受过多的竖向晃动而磨损,进而导致空出一定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具备便于将组合台板的侧部进行夹紧,扩张组件可将底部的初级塞棱从顶部限位,避免具备防偏移的初级塞棱在相邻板体的晃动过程中被挤出,提高疏散平台板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效果,可将壁挂组件的安装板进行全方位的夹紧,避免安装板在长久使用中承受过多的竖向晃动而磨损,全方位提高装置的安全效果等优点,解决了软性的防偏移条容易被相邻板体的晃动过程中被挤出,若直接采用混凝土封的方式则不利于后期检修更换板体,螺栓和安装板在长久使用中承受过多的竖向晃动而磨损,进而导致空出一定间隙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将组合台板的侧部进行夹紧,扩张组件可将底部的初级塞棱从顶部限位,避免具备防偏移的初级塞棱在相邻板体的晃动过程中被挤出,提高疏散平台板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效果,可将壁挂组件的安装板进行全方位的夹紧,避免安装板在长久使用中承受过多的竖向晃动而磨损,全方位提高装置的安全效果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包括支梁,所述支梁的背部通过壁挂组件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梁的顶部之间搭靠有组合台板,所述支梁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组合台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内的侧承受板,所述侧承受板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夹有扩张组件和初级塞棱,所述扩张组件包括凹字棱,所述凹字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和侧承受板搭接的弯折棱,所述凹字棱内固定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凸头,所述壁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梁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横向夹紧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竖向夹紧器,所述横向夹紧器和竖向夹紧器均包括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夹紧板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紧板和安装板前部的一侧和顶底部搭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栓和活动螺栓的下半部均和墙体紧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轴和凸头数量有八到十个且均匀设置于凹字棱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扩张组件的顶部设有顶部高出组合台板一到三毫米的封堵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合台板自上而下依次由耐磨层板和复合板粘合而成。(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通过设置扩张组件,将扩张组件结合侧承受板的侧部夹紧,便于将组合台板的侧部进行夹紧,扩张组件可将底部的初级塞棱从顶部限位,避免具备防偏移的初级塞棱在相邻板体的晃动过程中被挤出,提高疏散平台板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效果。2、该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通过设置壁挂组件,横向夹紧器可将安装板从侧边夹紧,同时竖向夹紧器可将安装板从竖向夹紧,结合夹紧板可将安装板从前部进行限位夹紧,综合可将壁挂组件的安装板进行全方位的夹紧,避免安装板在长久使用中承受过多的竖向晃动而磨损,全方位提高装置的安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梁凹槽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扩张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壁挂组件侧视图。图中:1、支梁;2、组合台板;21、耐磨层板;22、复合板;23、侧承受板;3、壁挂组件;31、安装板;32、横向夹紧器;33、竖向夹紧器;4、夹紧板;41、固定螺栓;42、活动螺栓;5、初级塞棱;6、扩张组件;61、凹字棱;62、弯折棱;63、凸头;631、螺纹轴;7、封堵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包括支梁1,所述支梁1的背部通过壁挂组件3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梁1的顶部之间搭靠有组合台板2,所述支梁1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组合台板2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内的侧承受板23,所述侧承受板23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夹有扩张组件6和初级塞棱5,所述扩张组件6包括凹字棱61,所述凹字棱6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和侧承受板23搭接的弯折棱62,所述凹字棱61内固定连接有螺纹轴631,所述螺纹轴631上螺纹连接有凸头63,所述壁挂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梁1两侧的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一侧设有横向夹紧器32,所述安装板3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竖向夹紧器33,所述横向夹紧器32和竖向夹紧器33均包括夹紧板4,所述夹紧板4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41,所述夹紧板4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栓42。具体的,所述夹紧板4和安装板31前部的一侧和顶底部搭接,所述螺纹轴631和凸头63数量有八到十个且均匀设置于凹字棱61内,所述扩张组件6的顶部设有顶部高出组合台板2一到三毫米的封堵棱7。本实施方案中,扩张组件6的顶部设有顶部高出组合台板2一到三毫米的封堵棱7可避免杂质落入。具体的,所述固定螺栓41和活动螺栓42的下半部均和墙体紧固连接。具体的,所述组合台板2自上而下依次由耐磨层板21和复合板22粘合而成。本实施方案中,复合板22为轻质玄武岩限位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将安装板31先通过主要固定螺栓41和墙体连接,再讲横向夹紧器32和竖向夹紧器33通过固定螺栓41,再转动固定螺栓41将夹紧板4夹紧安装板31,将固定连接有侧承受板23的组合台板2镶嵌至支梁1顶部的凹槽,再塞入初级塞棱5,而后将凹字棱61塞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包括支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梁(1)的背部通过壁挂组件(3)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梁(1)的顶部之间搭靠有组合台板(2),所述支梁(1)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组合台板(2)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内的侧承受板(23),所述侧承受板(23)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夹有扩张组件(6)和初级塞棱(5),所述扩张组件(6)包括凹字棱(61),所述凹字棱(6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和侧承受板(23)搭接的弯折棱(62),所述凹字棱(61)内固定连接有螺纹轴(631),所述螺纹轴(631)上螺纹连接有凸头(63),所述壁挂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梁(1)两侧的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一侧设有横向夹紧器(32),所述安装板(3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竖向夹紧器(33),所述横向夹紧器(32)和竖向夹紧器(33)均包括夹紧板(4),所述夹紧板(4)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41),所述夹紧板(4)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栓(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铁疏散的轻质玄武岩复合纤维平台,包括支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梁(1)的背部通过壁挂组件(3)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梁(1)的顶部之间搭靠有组合台板(2),所述支梁(1)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组合台板(2)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内的侧承受板(23),所述侧承受板(23)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夹有扩张组件(6)和初级塞棱(5),所述扩张组件(6)包括凹字棱(61),所述凹字棱(6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和侧承受板(23)搭接的弯折棱(62),所述凹字棱(61)内固定连接有螺纹轴(631),所述螺纹轴(631)上螺纹连接有凸头(63),所述壁挂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梁(1)两侧的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一侧设有横向夹紧器(32),所述安装板(3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竖向夹紧器(33),所述横向夹紧器(32)和竖向夹紧器(33)均包括夹紧板(4),所述夹紧板(4)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41),所述夹紧板(4)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活动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王志强姜厚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投玄武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