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238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层、保护层、基材及内部导流通道;外层,采用不锈钢编织管或导电石墨编织包裹带或可降解导电无纺布包裹带,且内部填充吸水导电材料;保护层,采用石墨与石墨烯复合物,并涂刷或烧结于所述基材外表;基材,采用热浸锌低碳钢材、奥氏体不锈钢及铜材的混合体;内部导流通道,供导电流体进入土壤中并在接地极周围形成土壤改良区。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有效解决了周边土壤电阻率过高、防腐保护、保持电阻稳定的问题,通过导体外层吸水保水的功能,使土壤湿度稳定在平均值内,有效降低周边土壤电阻率,增强了雷电导通释放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雷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程建造和电气领域的进步和发展,防雷接地渐渐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而在沙漠等特殊环境,因为砂和砂砾的存在,使得土壤电阻率居高不下,很难达到良好的接地效果;同时丰水状态与缺水(旱季和雨季)状态土壤电阻率偏差极大,导致接地状态极度不稳定。所以急需一种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层、保护层、基材及内部导流通道;外层,采用不锈钢编织管或导电石墨编织包裹带或可降解导电无纺布包裹带,且内部填充吸水导电材料;保护层,采用石墨与石墨烯复合物,并涂刷或烧结于所述基材外表;基材,采用热浸锌低碳钢材、奥氏体不锈钢及铜材的混合体;内部导流通道,供导电流体进入土壤中并在接地极周围形成土壤改良区。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具有的优点如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有效解决了周边土壤电阻率过高、防腐保护、保持电阻稳定的问题,通过导体外层吸水保水的功能,使土壤湿度稳定在平均值内,有效降低周边土壤电阻率,增强了雷电导通释放能力。同时使用组合方式直接打入土壤,可无限制拼接延长,也可适应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改善周边土壤环境,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同时搭配辅助装置可做到快速插拔,做到即插即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顶部防护罩;2、顶驱;3、连接端子;4、离子释放通道;5、释放孔;6、接地极;7、装卸卡口;8、钻头;9、填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层、保护层、基材及内部导流通道;外层,采用不锈钢编织管或导电石墨编织包裹带或可降解导电无纺布包裹带,且内部填充吸水导电材料;保护层,采用石墨与石墨烯复合物,并涂刷或烧结于所述基材外表;基材,采用热浸锌低碳钢材、奥氏体不锈钢及铜材的混合体;内部导流通道,供导电流体进入土壤中并在接地极周围形成土壤改良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热浸锌低碳钢材直径大于等于一厘米。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热浸锌低碳钢材上分段设置镁块作为对基材的牺牲阳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导电流体包括土壤改良剂。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导电流体还包括碳基、钠基材料。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外层、保护层、基材及内部导流通道均位于接地极6内部,所述接地极6的顶部设有顶驱2,所述顶驱2的顶部设有顶部防护罩1,所述接地极6的底部接有钻头8,所述接地极6的内部设有离子释放通道4,所述接地极6的侧端设有连接端子3、释放孔5及填充孔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极6侧端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个装卸卡口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顶部防护罩1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所述顶驱2的顶部,所述顶驱2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所述接地极6的顶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的钻头8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所述接地极6的底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个部分部件的功能及参数如下:顶部防护罩:具有标识与防撞功能,内部可装设4L填充液体,可供后期补充使用。填充孔:与注浆机按口径匹配,带隔断阀门与外盖保护。连接方式:焊接。离子释放通道:中部空心部分,孔径为ϕ8。拆卸卡口:接地极两端挫平或铣平,方便拆卸。长度为20MM,下图为水平截面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铣除部分。顶驱:供锤击打下接地极(与下端螺接,采用ϕ16螺栓),壁厚2MM。连接端子:与接地极顶端焊接,厚≥3mm,宽≥30mm,长≥60mm,孔径≥18mm。接地极:ϕ25奥氏体不锈钢,316L。长度为1.2M,整体中间为ϕ8空心离子释放通道,上端留6CMϕ16空心螺纹,下端为6CMϕ16空心螺栓。释放孔:大小为ϕ6,四方错位分布,单根接地极为4孔。钻头:与接地极螺接,孔径为ϕ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外层、保护层、基材和内部导流通道,其中各部分具体介绍如下:外层,根据现场环境可设计不锈钢编织管或导电石墨(高强度碳纤维)编织包裹带,或采用可降解导电无纺布包裹带。内部填充吸水导电材料。外层功能如下:吸水保水(降低土壤电阻率,保持电阻稳定);降低周边土壤电阻率;膨胀(增大等效直径、填满缝隙、增大接触面积);良导电性。保护层,石墨与石墨烯复合物,具备良导电性、导热性、稳定性和防腐功能,涂刷或烧结于基层外表。基层,直径≥10mm热浸锌低碳钢材(分段设置镁块作为对基材的牺牲阳极,延长基材使用寿命,表面采用热浸锌包钢(≥70μm),用于常规具有阴极保护场所)、奥氏体不锈钢(用于具有阴极保护场所的易腐蚀环境,对接地系统有非导磁性要求的环境)、铜材(用于未采用阴极保护的常规环境)。基材设置导流通道,供导电流体进入土壤中并在接地极周围形成土壤改良区(导电流体以土壤改良剂为主、碳基、钠基材料为辅,具有吸水、保水、长效、良导电性、降阻等特点,不污染土壤,安全环保)。导流通道可接至地面维护区域,后期可继续加注。有效改善周边土壤的电阻率,使接地电阻值保持长效稳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层、保护层、基材及内部导流通道;/n所述外层,采用不锈钢编织管或导电石墨编织包裹带或可降解导电无纺布包裹带,且内部填充吸水导电材料;/n所述保护层,采用石墨与石墨烯复合物,并涂刷或烧结于所述基材外表;/n所述基材,采用热浸锌低碳钢材、奥氏体不锈钢及铜材的混合体;/n所述内部导流通道,供导电流体进入土壤中并在接地极周围形成土壤改良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层、保护层、基材及内部导流通道;
所述外层,采用不锈钢编织管或导电石墨编织包裹带或可降解导电无纺布包裹带,且内部填充吸水导电材料;
所述保护层,采用石墨与石墨烯复合物,并涂刷或烧结于所述基材外表;
所述基材,采用热浸锌低碳钢材、奥氏体不锈钢及铜材的混合体;
所述内部导流通道,供导电流体进入土壤中并在接地极周围形成土壤改良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浸锌低碳钢材直径大于等于一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浸锌低碳钢材上分段设置镁块作为对基材的牺牲阳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包括土壤改良剂。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君蒲安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富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