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头及带有该滴头的滴液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65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1
一种滴头,包括瓶塞、位于瓶塞前部的塞盖以及位于塞盖前部的滴嘴;滴嘴的中部设有出液通道,塞盖中部设有与出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孔;瓶塞中部为中空结构;瓶塞的后部设有导流支架,导流支架的中部设有限流块,限流块远离滴嘴一面的中部设有凹陷;一种带有该滴头的滴液瓶,还包括瓶身和瓶盖,滴头通过瓶塞安装在瓶身前端的瓶颈内,瓶盖的内壁与瓶颈的外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通过设置导流架、限流块等结构,能够对药液的流速、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定速、定量,精准出液的目的;设置了滤芯和滤膜用于过滤药液内的微小杂质,使药液均匀的输送至滴嘴,同时又能够减少瓶内药液与空气接触,降低氧化过程;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同时节省了药液的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头及带有该滴头的滴液瓶
本技术涉及瓶装
,具体为一种滴头及带有该滴头的滴液瓶。
技术介绍
滴液瓶是一种储存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的瓶子,在使用时,主要采用按捏瓶身的方式,将瓶身内液体通过滴头向外挤出进行滴注。其中,滴液瓶的滴头一般包括瓶塞以及与瓶塞连通的滴嘴。当滴注时,液体被挤出到滴嘴的外边缘,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会呈现滴状,随着液滴逐渐变大,液滴的重量大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液滴才会落下。而液滴的大小与滴嘴中间出液通道的开口大小相关,一般情况下,该出液通道开口较小,使得滴液瓶在瓶身倾倒时,处于该出液通道内的液体,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不能自行流出。只有通过挤压瓶身,使瓶身变形,压缩内部空间,才能将液体挤出。但是在口径较小情况下,由于人们每次挤压瓶身的力度不一,有快有慢,滴液大小不一,滴入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滴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滴头及带有该滴头的滴液瓶,它具有利于控制药液滴出流速、流量进而节省药液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滴头,包括瓶塞、位于瓶塞前部的塞盖以及位于塞盖前部的滴嘴;滴嘴的中部设有出液通道,塞盖中部设有与出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孔;瓶塞中部为中空结构;瓶塞的后部设有导流支架,导流支架的中部设有限流块,限流块远离滴嘴一面的中部设有凹陷。该滴头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原理在于:通过在瓶塞的后部设置导流支架,在挤压眼药瓶的瓶身时,使药液分三股流向出液孔,并且在此过程中药液经过限流块上凹陷的阻力作用,避免药液从瓶塞中间直接流向出液孔,从而达到在一次挤压瓶身过程中,对流速进行控制的目的。一种带有该滴头的滴液瓶,还包括瓶身和瓶盖,滴头通过瓶塞安装在瓶身前端的瓶颈内,瓶盖的内壁与瓶颈的外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该带有该滴头的滴液瓶的使用和工作原理在于:滴头通过瓶塞塞入滴液瓶的瓶颈内,安装方式简单便捷,瓶盖通过旋转与瓶颈螺纹连接,用于减少外部环境对滴头造成污染,并配合滴头有效的减少空气进入瓶内,降低瓶内液体的氧化速度。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设置导流架、限流块等结构,能够对药液的流速、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定速、定量,精准出液的目的。2、设置了滤芯和滤膜用于过滤药液内的微小杂质,使药液均匀的输送至出液通道,同时又能够减少瓶内药液与空气接触,降低氧化过程。3、在用于眼药水瓶进行眼部滴注时,降低了药液滴出的流速和大小,提高了眼部的舒适性,同时节省了药液的用量。4、瓶盖配合滴头能够有效减少空气进入瓶内,降低瓶内液体的氧化速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中滴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滴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中滴头内的瓶塞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中滴头内的瓶塞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中滴头内的塞盖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中滴液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塞;2、塞盖;3、滴嘴;4、出液孔;5、导流支架;6、限流块;7、凹陷;8、导流条;9、滤芯;10、滤膜;11、瓶身;12、瓶盖、13、启封圈;14、密封固定圈;15、卡块;16、出液通道;17、凸环;18、瓶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滴头及带有该滴头的滴液瓶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滴液瓶是用于眼部滴注治疗的瓶子,瓶子内部装有药液。在使用时,通过用手挤压滴液瓶的瓶身11,将瓶内的药液经过滴头挤出,以滴入人的眼睑内。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滴头,包括瓶塞1、位于瓶塞1前部的塞盖2以及位于塞盖2前部的滴嘴3;滴嘴3的中部设有出液通道,塞盖2中部设有与出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孔4;瓶塞1中部为中空结构;瓶塞1的后部设有导流支架5,导流支架5的中部设有限流块6,限流块6远离滴嘴3一面的中部设有凹陷7,具体的,凹陷7为内凹圆心。通过在瓶塞1的后部设置导流支架5,在挤压眼药瓶的瓶身11时,使药液沿着瓶塞1内壁,分成三股流向出液孔4,并且在此过程中药液经过限流块6上内凹圆心的阻力作用,避免药液从瓶塞1中间直接流向出液孔4,从而达到在一次挤压瓶身11过程中,对流速进行控制的目的。出液通道16自内向外呈口径逐渐增大的锥台形,药滴自出液孔4进入出液通道16后,药滴沿着出液通道16的内壁不断累积并逐渐形成滴状,最终达到出液通道16外端。随着药滴重量逐渐增大,直到重量大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药液滴落在患者眼睑内。滴头通过瓶塞1安装在瓶颈18内,瓶塞1的外壁设有密封固定圈14,可使得瓶塞1与瓶身11紧紧固定在一起,并起到密封效果。在安装时,采用外部压力直接冲压在一起。密封固定圈14为1个或1个以上,优选3个。导流支架5共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均匀分布在瓶塞1的后部,起到了分流药液以及支撑限流块6的作用,优选的,导流支架5数量为三个。密封固定圈14、瓶塞1、导流支架5、限流块6和内凹圆心为一体成型件,采用整体模具,节约成本;瓶塞1与塞盖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滴嘴3与塞盖2为一体成型件。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眼药瓶滴头用于安装在眼药瓶瓶颈18上,配合瓶盖12有效的阻止空气进入瓶内,降低药液氧化速度;眼药瓶的瓶身11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的软瓶身,适合手持和按捏。瓶身11与瓶盖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塞盖2的内底面为凹面,凹面上设有围绕出液孔4并扇形分布的导流条8。导流条8在塞盖2内底面上构成的内凹式扇形结构,能够精确控制并药液流动方向。导流条8采用扇形分布的方式构成分散式通道,用于降低流速,使药液定向、定速、定量的进入滴嘴3的出液通道内,最终滴入患者的眼睑内,实现精准出液,无论是一滴还是连续滴,出液量都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药液滴入眼睛的舒适性。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瓶塞1的内部设有滤芯9,滤芯9与塞盖2之间设有滤膜1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滤膜10为0.2微米滤膜;滤膜10直接粘附在塞盖2的内底凹面上;滤芯9为微孔滤芯,其尺寸与瓶塞1的腔体直径相匹配,瓶塞1靠近塞盖2一侧的内壁上环绕设有卡块15,滤芯9通过卡块15卡固在瓶塞1内。当滤芯9充盈药液时,减少空气与瓶体中剩余药液接触,降低氧化速度。滤芯9采用蜂窝结构,能够有效的分散药液外溢的压力。滤膜10能够进一步地过滤药液中微小的杂质,使药液最终经过多次过滤后输送至滴嘴3的出液通道内。进一步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瓶塞1的长度为18.08mm,塞盖2的厚度为2.85mm,滴嘴3的长度为11.5mm。进一步地,出液通道16外端的口径为0.3-1mm。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出液通道16外端的口径为0.5mm。出液通道16外端的开口直径仅为普通瓶的30%,每一滴液体仅为普通瓶的60%左右.在滴液时,这样的重量和流速使眼睛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同时节约了液体用量。尽管出液通道16外端的开口直径较普通眼药瓶滴嘴3的出液孔4小了70%,但经过层层过滤、控量、导流,使得在同样力度的挤压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塞(1)、位于瓶塞(1)前部的塞盖(2)以及位于塞盖(2)前部的滴嘴(3);滴嘴(3)的中部设有出液通道(16),塞盖(2)中部设有与出液通道(16)连通的出液孔(4);瓶塞(1)中部为中空结构;瓶塞(1)的后部设有导流支架(5),导流支架(5)的中部设有限流块(6),限流块(6)远离滴嘴(3)一面的中部设有凹陷(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塞(1)、位于瓶塞(1)前部的塞盖(2)以及位于塞盖(2)前部的滴嘴(3);滴嘴(3)的中部设有出液通道(16),塞盖(2)中部设有与出液通道(16)连通的出液孔(4);瓶塞(1)中部为中空结构;瓶塞(1)的后部设有导流支架(5),导流支架(5)的中部设有限流块(6),限流块(6)远离滴嘴(3)一面的中部设有凹陷(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头,其特征在于,塞盖(2)的内底面为凹面,凹面上设有围绕出液孔(4)并扇形分布的导流条(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滴头,其特征在于,瓶塞(1)的内部设有滤芯(9),滤芯(9)与塞盖(2)之间设有滤膜(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头,其特征在于,瓶塞(1)靠近塞盖(2)一侧的内壁上环绕设有卡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兵李金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视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