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金专利>正文

电源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53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源检测器,包括插片、金属片、发光二极管、氖泡、电阻,金属片(5)一端与氖泡(4)一端连接,氖泡(4)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插片(2)和发光二极管(3)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插片(1)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既能识别回路又能区分零线和火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检测器。目前,电源检测采用电笔、万用表进行检测,由于电笔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不出回路是否正常,只能检测火线是否正常,容易造成错误判断,而万用表在检测过程中只能检测回路是否正常,而不能区分零线和火线。本技术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既能识别回路又能区分零线和火线的电源检测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一种电源检测器,包括插片、金属片、发光二极管、氖泡、电阻,其特征在于金属片(5)一端与氖泡(4)一端连接,氖泡(4)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插片(2)和发光二极管(3)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插片(1)连接。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金属片一端与氖泡一端连接,氖泡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插片2和发光二极管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插片1连接的结构,将插片1和插片2插入墙壁插座或插排插孔内,若发光二极管发光,说明交流220V供电正常,此时,用手触摸金属片若氖泡发光则插片1是火线,反之是零线。本技术既能识别回路又能区分零线和火线且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一种电源检测器,包括插片、金属片、发光二极管、氖泡、电阻,金属片5一端与氖泡4一端连接,氖泡4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插片2和发光二板管3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插片1连接。将插片1和插片2插入墙壁插座或插排插孔内,(插片1和插片2可调节方向,两、三相均可)若发光二极管发光,说明交流220V供电正常,此时,用手触摸金属片若氖泡发光则插片2端是火线,反之是零线,通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忽亮忽暗)可判断插座或插排与用电器插头接触是否良好。若插片1、插片2两端接上表笔,可检测不方便测量之处,另外通过发光二极管可方便判别220V是否有电,380V是否缺相。另外,将R1、R2阻值改变可检测交流36V。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检测器,包括插片、金属片、发光二极管、氖泡、电阻,其特征在于金属片(5)一端与氖泡(4)一端连接,氖泡(4)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插片(2)和发光二极管(3)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插片(1)连接。专利摘要一种电源检测器,包括插片、金属片、发光二极管、氖泡、电阻,金属片(5)一端与氖泡(4)一端连接,氖泡(4)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插片(2)和发光二极管(3)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插片(1)连接。本技术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既能识别回路又能区分零线和火线。文档编号G01R19/155GK2476821SQ01241288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杨志金 申请人:杨志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检测器,包括插片、金属片、发光二极管、氖泡、电阻,其特征在于:金属片(5)一端与氖泡(4)一端连接,氖泡(4)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插片(2)和发光二极管(3)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插片(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