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探测救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45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污染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命探测救援车,包括底盘系统和方舱,所述底盘系统包括底盘车,所述底盘车上设有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通信系统、整车控制系统、自发电系统、辐射监测系统、声光一体式车载警示设备和定位系统。该生命探测救援车可方便地进入核污染地区进行生命探测探测,并为救援人员配备快速机动设备,方便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命探测救援车
本技术涉及核污染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命探测救援车。
技术介绍
地方核电厂、军用核设施、核军用装备和核恐怖袭击等重特大核事故发生后,核事故应急搜救队员乘坐该装备迅速进入核事故救援现场,利用专用搜救装备对事故区域内受困人(伤)员展开搜救作业,并对获救人员进行简易洗消和医疗救护,并转送出放射性污染区。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生命探测救援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生命探测救援车,所述生命探测救援车包括底盘系统和方舱,所述底盘系统包括底盘车,所述底盘车上设有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通信系统、整车控制系统、自发电系统、辐射监测系统、声光一体式车载警示设备和定位系统,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位于底盘车行车方向前部,包括行车控制部分和设备控制部分,行车控制部分设有中央控制台,声光一体式车载警示设备设置在车顶,和定位系统与中央控制台连通,通信系统、自发电系统、辐射监测系统设于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的设备控制部分,所述方舱包括辐射防护加固箱体、辐射防护救援作业设备模块舱、生命救援照明系统、车辆应急环境气象监测系统、救援人员乘坐舱、机动设备液压升降平台以及快速机动设备存放舱体,所述方舱位于底盘车上,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后部,所述生命救援照明系统包括远距离照明系统、多功能移动升降照明系统、头戴式照明设备。进一步的,辐射防护救援作业设备模块舱包括辐射防护搜救及检测设备、辐射防护工程破拆设备、辐射防护生命救援设备以及辐射救援防护设备。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移动升降照明系统包括全方向旋转照明部件、耐辐射摄像部件、信号警示部件、录音扩音收音部件和四节伸缩杆升降部件。进一步的,所述头戴式照明设备包括多个上照射LED灯泡和下照射卤素灯泡,外壳为ABS树脂防腐蚀耐温变外壳。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防护救援作业设备模块舱包括第一舱体、第二舱体和第三舱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舱体、第二舱体和第三舱体为矩形舱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舱体位于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后侧,所述第二舱体位于第一舱体右侧,第三舱体位于第一舱体左侧,所述救援人员乘坐舱位于第二舱体和第三舱体之间,所述救援人员乘坐舱、第二舱体和第三舱体后侧为快速机动设备存放舱体。将救援人员乘坐舱设置于方舱的近似中心位置,可最大程度避免救援人员收到辐射污染,同时避免遇到事故对救援人员的直接伤害。进一步的,所述救援人员乘坐舱与快速机动设备存放舱体之间为滑动门,实现救援人员的方便进出。进一步的,所述救援人员乘坐舱中还设置有核级正压密封担架。进一步的,所述机动设备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动力液压缸、平台动臂以及载货平台。进一步的,所述快速机动设备位于载货平台之上。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液压缸与辐射防护救援作业设备模块舱中的液压动力站联通,并通过第一可旋转节点固定于车体,通过第二可旋转节点连接于平台动臂上。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动臂上设有第三可旋转节点,载货平台通过第三可旋转节点连接于所述平台动臂,实现能够围绕第三可旋转节点旋转,所述平台动臂通过第四可旋转节点固定于车体。进一步的,所述载货平台包括载货板、位于载货板中心位置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可旋转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于载货板中心位置,另一端通过第五可旋转节点与转动杆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杆另一端与第三可旋转节点连接。转动杆的设置使得载货板的转动更为顺畅,且避免载货板的频繁转动对平台动臂的磨损。同时,当载货平台与平台动臂的转动连接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更换转动杆,而无需更换连接杆甚至是载货平台。进一步的,所述底盘系统还包括辐射防护绞盘式牵引设备。进一步的,所述底盘系统还包括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和倒车雷达。进一步的,所述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加装辐射防护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防护系统包括车辆内照射防护系统和车辆外照射防护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整车控制系统包括:行车控制系统,用于对车辆行驶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设于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的行车控制部分;设备控制系统,用于对设备控制和检测显示,设于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的设备控制部分。进一步的,所述自发电系统包括通过连接电缆线连通的车辆发电机、车载取力发电机、智能控制器、显示单元、功率补偿单元和动力传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器对车辆发电机施加励磁电流,使车辆发电机并发出交流电,所述智能控制器根据车辆发电机的转速、负载情况实时调节车辆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并维持输出电压不变,实现稳压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器由整流滤波电路、励磁调节电路、采样控制电路、输出滤波电路、自供电电路以及辅助供电电路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器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控制发电机的励磁电压,采用PID控制电路实现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相对稳定。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单元对对车载取力发电机、智能控制器相应参数进行实时监视测量,并实时显示。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器内部设计有时钟芯片,用于将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故障以及时间进行备份记录,并上传远程服务器。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可根据需要进行增速。进一步的,所述功率补偿单元由储能电池组或超级电容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功率补偿单元在车辆发动机转速低于怠速时或车载取力发电机输出功率低于额定功率状态下,补充能量使车载取力发电电源设备始终输出额定功率。进一步的,所述功率补偿单元可根据输出功率以及维持时间的长短选择其容量。进一步的,所述功率补偿单元能够对储能电池组或超级电容进行充电、放电管理。进一步的,所述方舱还包括耐辐射车载摄像设备。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监测系统包括辐射监测探头、数据采集处理部件、辐射监测控制部件和辐射检测显示屏。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监测探头采用大体积NaI晶体构成。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防护绞盘式牵引设备安装于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前端下部中间位置,通过连接件与车辆主梁进行连接,用于车辆牵引或脱困。进一步的,所述救援设备作业模块包括搜救及检测设备、工程破拆设备、生命救援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重特大事故具有突发性,事故发生后,抢救幸存者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本技术可有效提高重特大事故中抢救效率,减小损失。车辆具备辐射防护能力,可深入重灾区进行抢救工作,同时可有效保护车内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是一种用于重特大事故的生命探测搜救救援车辆。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系统逻辑图;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系统结构图;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驾驶舱整车控制系统布置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发电系统组成图;图5a至图5b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发电机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辐射监测系统组成图;图7示出根据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命探测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探测救援车包括底盘系统和方舱,所述底盘系统包括底盘车,所述底盘车上设有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通信系统、整车控制系统、自发电系统、辐射监测系统、声光一体式车载警示设备和定位系统,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位于底盘车行车方向前部,包括行车控制部分和设备控制部分,行车控制部分设有中央控制台,声光一体式车载警示设备设置在车顶并和定位系统与中央控制台连通,通信系统、自发电系统、辐射监测系统设于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的设备控制部分,/n所述方舱包括辐射防护加固箱体、辐射防护救援作业设备模块舱、生命救援照明系统、车辆应急环境气象监测系统、救援人员乘坐舱、机动设备液压升降平台以及快速机动设备存放舱体,/n所述方舱位于底盘车上,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后部,/n所述生命救援照明系统包括远距离照明系统、多功能移动升降照明系统、头戴式照明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命探测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探测救援车包括底盘系统和方舱,所述底盘系统包括底盘车,所述底盘车上设有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通信系统、整车控制系统、自发电系统、辐射监测系统、声光一体式车载警示设备和定位系统,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位于底盘车行车方向前部,包括行车控制部分和设备控制部分,行车控制部分设有中央控制台,声光一体式车载警示设备设置在车顶并和定位系统与中央控制台连通,通信系统、自发电系统、辐射监测系统设于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的设备控制部分,
所述方舱包括辐射防护加固箱体、辐射防护救援作业设备模块舱、生命救援照明系统、车辆应急环境气象监测系统、救援人员乘坐舱、机动设备液压升降平台以及快速机动设备存放舱体,
所述方舱位于底盘车上,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后部,
所述生命救援照明系统包括远距离照明系统、多功能移动升降照明系统、头戴式照明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探测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防护救援作业设备模块舱包括第一舱体、第二舱体和第三舱体,所述第一舱体位于内外照射防护驾驶室后侧,所述第二舱体位于第一舱体右侧,第三舱体位于第一舱体左侧,所述救援人员乘坐舱位于第二舱体和第三舱体之间,所述救援人员乘坐舱、第二舱体和第三舱体后侧为快速机动设备存放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探测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人员乘坐舱中还设置有核级正压密封担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探测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设备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动力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提巧丽唐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软银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