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143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驱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双层离合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发动机的输出端与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变速器的输出端与双层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双层离合器包括与双层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相互独立的外层离合器和内层离合器,第一传动轴为套设于第二传动轴外的空心轴套,且第一传动轴与外层离合器选择性连接,第二传动轴与内层离合器选择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驱动系统可以通过双层离合器与第一传动轴和/或第二传动轴连接,从而使车辆能够在双驱与四驱之间进行转换,同时还能够使车辆在前驱与后驱之间进行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驱动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现有车辆的四轮驱动系统,一般采用分动器来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分动器基本结构是一个齿轮传动系统,其输入轴直接或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而其输出轴则有若干个,分别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各驱动桥连接。对于多轴驱动的车辆,欲达到动力分流的效果,要比单轴驱动的车辆增加一套分动器装置,增加分动器会使整车质量增大,同时分动器自身存在传动效率损失的问题,导致整车经济性变差,而且分动器由于自身散热问题,在规划匹配时要格外关注寿命及可靠性问题,且后期需要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双层离合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发动机的输出端与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变速器的输出端与双层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双层离合器包括与双层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相互独立的外层离合器和内层离合器,第一传动轴为套设于第二传动轴外的空心轴套,且第一传动轴与内层离合器选择性连接,第二传动轴与外层离合器选择性连接。本技术的车辆驱动系统可以通过双层离合器与第一传动轴和/或第二传动轴连接,从而使车辆能够在双驱与四驱之间进行转换,同时还能够使车辆在前驱与后驱之间进行转换。具体地,当外层离合器与第二传动轴结合且内层离合器与第一传动轴分离时,车辆驱动系统处于后驱模式,当车辆控制器控制外层离合器与第二传动轴分离且内层离合器与第一传动轴结合时,车辆驱动系统处于前驱模式,当车辆控制器控制外层离合器与第二传动轴结合且内层离合器与第一传动轴结合时,车辆驱动系统处于四驱模式。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双层离合器还包括离合器壳,离合器壳的一端与变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外层离合器和内层离合器沿径向分布于离合器壳的内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合器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外层离合器设置于远离开口的位置,内层离合器设置于靠近开口的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与前轮驱动桥连接,第二传动轴与后轮驱动桥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层离合器和内层离合器彼此相互单独地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层离合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离合片,第一传动轴上位于离合器壳内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上形成有与多个第一离合片匹配的多个第一摩擦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离合片彼此相互独立地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车辆控制器控制多个第一离合片中的每个第一离合片与多个第一摩擦片选择性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层离合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离合片,第二传动轴上位于离合器壳内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上形成有与多个第二离合片匹配的多个第二摩擦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离合片彼此相互独立地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车辆控制器控制多个第二离合片中的每个第二离合片与多个第二摩擦片选择性连接。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具有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图1所示车辆驱动系统中双层离合器与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发动机;20、离合器;30、变速器;40、双层离合器;41、离合器壳;42、外层离合器;43、内层离合器;44、双层离合器的输入轴;50、第一传动轴;60、第二传动轴;70、前轮;71、前轮驱动桥;80、后轮;81、后轮驱动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比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端”、“外”、“内”、“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的进行解释。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0、离合器20、变速器30、双层离合器40、第一传动轴50和第二传动轴60,发动机10的输出端与变速器30的输入端通过离合器20选择性连接,变速器30的输出端与双层离合器40的输入端连接,双层离合器40包括与双层离合器40的输入端连接且相互独立的外层离合器42和内层离合器43,第一传动轴50为套设于第二传动轴60外的空心轴套,且第一传动轴50与内层离合器43选择性连接,第二传动轴60与外层离合器42选择性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所述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双层离合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层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层离合器包括与所述双层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相互独立的外层离合器和内层离合器,所述第一传动轴为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外的空心轴套,且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内层离合器选择性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外层离合器选择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所述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双层离合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层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层离合器包括与所述双层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相互独立的外层离合器和内层离合器,所述第一传动轴为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外的空心轴套,且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内层离合器选择性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外层离合器选择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离合器还包括离合器壳,所述离合器壳的一端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层离合器和所述内层离合器沿径向分布于所述离合器壳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层离合器设置于远离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内层离合器设置于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与前轮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后轮驱动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离合器和所述内层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姜月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