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35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块一和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一和所述安装块二的顶端均设有罩壳,所述安装块一内设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安装块二内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且所述安装块一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滑块并与所述安装块二相连接的滑杆。有益效果:通过吸板一与喷嘴的配合设计,喷嘴将胶筒内的胶液涂抹在吸板一上的无纺布上,涂抹完成后通过丝杆的旋转,带动吸板一进行位移,移动至吸板二的下方,伸缩气缸推动吸板二向下位移将物料压在无纺布上,实现复合无纺布,不仅提高了加工速度,也提高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
技术介绍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也是增强材料的一种,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和棉织品相比,无纺布的袋子容易成形,而且造价便宜。而复合无纺布是新型的包装材料,可对无纺布及其它面料进行多种方式的复合处理,如淋膜处理、热压处理、喷胶处理、超声波处理等,通过复合处理可以把两层或三层的面料复合在一起,从而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如高强力、高吸水性、高阻隔性、高抗静水压等,现有大多对无纺布进行复合采用人工处理,效率慢,质量差。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块一和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一和所述安装块二的顶端均设有罩壳,所述安装块一内设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安装块二内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且所述安装块一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滑块并与所述安装块二相连接的滑杆,所述滑块的顶端设有吸板一,所述罩壳的顶端设有真空吸气机,所述真空吸气机通过软管一与所述吸板一相连接,所述罩壳内的顶端设有隔室,所述隔室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吸板一的上方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嘴,所述罩壳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真空吸气机的一侧设有胶筒,所述胶筒通过引流管与所述导管相连接,所述隔室的底端且远离所述导管的一侧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底端设有吸板二,所述吸板一的顶端和所述吸板二的底端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孔。作为优选的,所述罩壳靠近所述导管的一侧开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铰链与所述罩壳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罩壳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孔洞,且所述伸缩气缸通过滚轴与所述隔室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隔室内设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分别与所述引流管和所述导管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伸缩气缸靠近所述导管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隔室底端相连接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固定轴分别与所述伸缩气缸和所述隔室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内的底端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为顶端开口的空腔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口径大于所述收集箱的高度和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吸板一与喷嘴的配合设计,喷嘴将胶筒内的胶液涂抹在吸板一上的无纺布上,涂抹完成后通过丝杆的旋转,带动吸板一进行位移,移动至吸板二的下方,伸缩气缸推动吸板二向下位移将物料压在无纺布上,实现复合无纺布,不仅提高了加工速度,也提高了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中滑杆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安装块一;3、安装块二;4、罩壳;5、丝杆;6、滑块;7、滑杆;8、吸板一;9、真空吸气机;10、软管一;11、隔室;12、导管;13、喷嘴;14、胶筒;15、引流管;16、伸缩气缸;17、吸板二;18、盖板;19、孔洞;20、加压泵;21、电动伸缩杆;22、收集箱;23、正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无纺布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块一2和安装块二3,所述安装块一2和所述安装块二3的顶端均设有罩壳4,所述安装块一2内设有正反电机23,所述正反电机23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安装块二3内的丝杆5,所述丝杆5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6,且所述安装块一2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滑块6并与所述安装块二3相连接的滑杆7,所述滑块6的顶端设有吸板一8,所述罩壳4的顶端设有真空吸气机9,所述真空吸气机9通过软管一10与所述吸板一8相连接,所述罩壳4内的顶端设有隔室11,所述隔室11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吸板一8的上方设有导管12,所述导管12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嘴13,所述罩壳4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真空吸气机9的一侧设有胶筒14,所述胶筒14通过引流管15与所述导管12相连接,所述隔室11的底端且远离所述导管12的一侧设有伸缩气缸16,所述伸缩气缸16的底端设有吸板二17,所述吸板一8的顶端和所述吸板二17的底端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孔。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所述罩壳4靠近所述导管12的一侧开设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通过铰链与所述罩壳4相连接,所述罩壳4远离所述盖板18的一侧开设有孔洞19,且所述伸缩气缸16通过滚轴与所述隔室11相连接,所述隔室11内设有加压泵20,所述加压泵20分别与所述引流管15和所述导管12相连接。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孔洞19和加压泵20的设计,孔洞19的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将无纺布放置在吸板一8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果,而加压泵20的设计则能够增加喷嘴13的喷涂效果。实施例三;如图1-2所示,所述伸缩气缸16靠近所述导管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隔室11底端相连接的电动伸缩杆21,所述电动伸缩杆21通过固定轴分别与所述伸缩气缸16和所述隔室11相连接,所述底座1内的底端设有收集箱22,所述收集箱22为顶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口径大于所述收集箱22的高度和宽度。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电动伸缩杆21的设计,使得吸板二17具备角度调节的功能。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将无纺布放置在吸板一8的顶端,通过真空吸气机9吸气将无纺布固定在吸板一8上,然后通过加压泵20将胶筒14内的胶液通过喷嘴13喷出,涂在吸板一8的无纺布上,喷涂完成后启动正反电机23带动丝杆5旋转,丝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块一(2)和安装块二(3),所述安装块一(2)和所述安装块二(3)的顶端均设有罩壳(4),所述安装块一(2)内设有正反电机(23),所述正反电机(23)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安装块二(3)内的丝杆(5),所述丝杆(5)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6),且所述安装块一(2)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滑块(6)并与所述安装块二(3)相连接的滑杆(7),所述滑块(6)的顶端设有吸板一(8),所述罩壳(4)的顶端设有真空吸气机(9),所述真空吸气机(9)通过软管一(10)与所述吸板一(8)相连接,所述罩壳(4)内的顶端设有隔室(11),所述隔室(11)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吸板一(8)的上方设有导管(12),所述导管(12)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嘴(13),所述罩壳(4)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真空吸气机(9)的一侧设有胶筒(14),所述胶筒(14)通过引流管(15)与所述导管(12)相连接,所述隔室(11)的底端且远离所述导管(12)的一侧设有伸缩气缸(16),所述伸缩气缸(16)的底端设有吸板二(17),所述吸板一(8)的顶端和所述吸板二(17)的底端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无纺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块一(2)和安装块二(3),所述安装块一(2)和所述安装块二(3)的顶端均设有罩壳(4),所述安装块一(2)内设有正反电机(23),所述正反电机(23)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安装块二(3)内的丝杆(5),所述丝杆(5)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6),且所述安装块一(2)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滑块(6)并与所述安装块二(3)相连接的滑杆(7),所述滑块(6)的顶端设有吸板一(8),所述罩壳(4)的顶端设有真空吸气机(9),所述真空吸气机(9)通过软管一(10)与所述吸板一(8)相连接,所述罩壳(4)内的顶端设有隔室(11),所述隔室(11)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吸板一(8)的上方设有导管(12),所述导管(12)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嘴(13),所述罩壳(4)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真空吸气机(9)的一侧设有胶筒(14),所述胶筒(14)通过引流管(15)与所述导管(12)相连接,所述隔室(11)的底端且远离所述导管(12)的一侧设有伸缩气缸(16),所述伸缩气缸(16)的底端设有吸板二(17),所述吸板一(8)的顶端和所述吸板二(17)的底端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孔。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良杨龙兴钱辉刘彩英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和安无纺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