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125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其施工路线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开挖接收井,就要实施长距离顶管,但是距离越长,顶管施工时需要的顶进动力也就越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顶进管道的前部增加设置一个顶进动力来源,预先顶进打通顶管路径,使得后面的管道容易顶进,顶进的同时合理地清除顶进过程中的泥土杂质,降低顶进阻力,该方法用到的施工设备包括头管,后管,中继管,伸缩轴,顶进块;所述头管内设有环形的除泥环,所述除泥环上设有左右贯通的泥水通孔,所述除泥环内部具有环形的通水槽,所述通水槽相连通设有喷水孔,所述除泥环的一侧固设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连接设有供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道铺设
,具体为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地下管道铺设相关领域,在城市中经常要铺设一些水管,天然气管,通讯管道等,这些都能够采用顶管施工的方法,顶管施工具有动迁少,交通影响小,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顶管施工可不阻断交通,不破坏道路和植被,因而可以避免开挖施工所带来的居民生活和交通干扰,以及对环境建筑基础的破坏影响,无污染,无噪音,减少了开挖施工的地下作业工程量,避免地下水作业的麻烦。加抄快了非开挖工程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作业面小,综合施工成本低,只需要在铺设线路的两端开设工作井和接收井,但有时候需要长距离顶管施工,因线路通过的地段不方便开设接收井,长距离顶管施工需要克服的阻力大幅提高,顶进过程困难,还容易造成管路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针对需要进行长距离顶管施工的情况,设计一种合理可行的顶管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工作井、接收井并安装顶进块:首先在需要铺设管道的线路两端开挖工作井和接收井,在工作井的一侧壁上固定环形约束块,在环形约束块对面侧壁上固定连接顶进支撑桩,在顶进支撑桩上固定连接一个伸缩轴,在伸缩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顶进块,在顶进支撑桩朝向环形约束块的一面上安装多个后液压缸连接铰支座,再将后液压缸铰接在所述后液压缸连接铰支座上,然后将后液压缸内的后液压杆与顶进块上的后液压杆连接铰支座铰接;S2、将头管顶进:在环形约束块内装入头管,后液压杆伸出带动顶进块将头管顶进,后液压杆的行程达到最大时,后液压杆停止伸出并缩回;S3、安装并顶进中继管和后管:将中继管和后管配合放入环形约束块内,后液压杆伸出带动顶进块将中继管和后管顶进,后液压杆的行程达到最大时,后液压杆停止伸出并缩回;S4、顶进通用管:在后管之后放置一个通用管,将通用管放入环形约束块内,后液压杆伸出带动顶进块将通用管顶进,当后液压杆的行程达到最大时,此时后液压杆保持不动;S5、将头管继续向前顶进:液压杆从液压缸内伸出,在液压杆的推动下,液压支撑环带动中继管前进,中继管上的环形顶进支撑块推动头管顶进;当液压杆的行程达到最大时,液压杆停止伸出;将所述头管先单独顶进,减小了后面管道顶进的阻力,能够实现更长距离的顶管施工。S6、继续顶进通用管:接着后液压杆带动顶进块缩回,在后管与顶进块之间放一节通用管,后液压杆伸出带动顶进块将通用管顶进,同时液压杆回缩到液压缸内,当后管的一端与环形顶进支撑块的一端接触时,后液压杆停止伸出并保持此时的状态;S7、交替顶进头管和通用管:重复执行S5-S6步骤,直到头管从顶管接收井中顶出。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在顶进头管时,先在进水接口上连接供水管,在泥浆出口上连接泥浆管,把供水管的另一端与供水接口连接,把泥浆管另一端与泥浆排出接口连接。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在顶进中继管和后管时,将中继管安装在后管内,在中继管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环形顶进支撑块,环形顶进支撑块与头管一端接触配合,在中继管内固定连接一个液压支撑环,在液压支撑环一侧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数个液压杆连接铰支座;在后管内固定连接一个支撑环块,在支撑环块靠近所述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一个滑动配合管,让中继管滑动配合在后管内,中继管刚好能滑动进入所述后管内壁与所述滑动配合管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在滑动配合管内壁上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数个液压缸连接铰支座,在每个液压缸连接铰支座上铰接一个液压缸,在液压缸内装入液压杆,将液压杆的一端铰接在液压杆连接铰支座上,液压杆滑动配合在液压缸内;将供水管从供水接口卸下,然后让供水管穿过中继管和后管后重新装回,将泥浆管从泥浆排出接口卸下,然后让泥浆管穿过中继管和后管后重新装回。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在顶进通用管时,先将供水管从供水接口卸下穿过通用管后重新装回,将泥浆管从泥浆排出接口卸下穿过通用管后重新装回。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继续顶进通用管时,先将供水管从供水接口卸下穿过通用管后重新装回,将泥浆管从泥浆排出接口卸下穿过通用管后重新装回。优选地,所述步骤S7后,将头管卸下,并将供水管从进水接口上卸下,将泥浆管从泥浆出口上卸下,最后将中继管和后管也从顶管接收井中顶出即可。优选地,该方法用到的施工设备包括头管,后管,中继管,伸缩轴,顶进块;所述头管内设有环形的除泥环,所述除泥环上设有左右贯通的泥水通孔,所述除泥环内部具有环形的通水槽,所述通水槽相连通设有喷水孔,所述除泥环的一侧固设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连接设有供水管,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通水槽相连通,所述头管内固定连接设有泥浆泵,所述泥浆泵上具有泥浆出口,所述泥浆出口连接设有泥浆管;所述除泥环能够将管道顶进过程中的泥土通过喷水的方式使其松动,然后泥浆泵将泥水混合物排出,减小顶进阻力。所述后管内设有支撑环块,所述支撑环块靠近所述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设有滑动配合管,所述后管内滑动配合设有中继管,所述中继管刚好能滑动进入所述后管内壁与所述滑动配合管外侧壁之间的间隙;所述中继管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防止在伸缩过程中有泥土杂物进入管道内,也防止管道外围杂质卡在头管和后管之间,阻碍整体管道前进。所述中继管外侧固设有环形顶进支撑块,所述环形顶进支撑块与所述头管一端接触配合,所述中继管内固设有液压支撑环,所述液压支撑环一侧环形阵列设有数个液压杆连接铰支座,所述滑动配合管内壁上环形阵列设有数个液压缸连接铰支座,所述液压杆连接铰支座铰接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缸连接铰支座铰接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杆滑动配合在所述液压缸内;液压缸提供了顶进的动力来源,液压传动能够提供顶管所需的较大推力,且自身结构简单,体积小。所述伸缩轴一端固定连接在顶进支撑桩侧端,所述顶进支撑桩侧端靠近边缘处环形阵列设有数个后液压缸连接铰支座,所述伸缩轴另一端固连连接设有顶进块,所述顶进块外侧固设有顶进环块所述顶进块一侧环形阵列设有数个后液压杆连接铰支座,所述后液压杆连接铰支座铰接设有后液压杆,所述后液压缸连接铰支座铰接设有后液压缸,所述后液压杆滑动配合在所述后液压缸内;顶进环块将液压缸的推力均匀地传递到顶进的管道上。所述顶进块另一端设有接口槽,所述接口槽内设有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接口和用于将泥水混合物排出的泥浆排出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其施工路线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开挖接收井,就要实施长距离顶管,但是距离越长,顶管施工时需要的顶进动力也就越大,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顶进管道的前部增加设置一个顶进动力来源,预先顶进打通顶管路径,使得后面的管道容易顶进,顶进的同时合理地清除顶进过程中的泥土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开挖工作井(52)、接收井并安装顶进块(60):/n首先在需要铺设管道的线路两端开挖工作井(52)和接收井,在工作井(52)的一侧壁上固定环形约束块(51),在环形约束块(51)对面侧壁上固定连接顶进支撑桩(53),在顶进支撑桩(53)上固定连接一个伸缩轴(54),在伸缩轴(5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顶进块(60),在顶进支撑桩(53)朝向环形约束块(51)的一面上安装多个后液压缸连接铰支座(531),再将后液压缸(72)铰接在所述后液压缸连接铰支座(531)上,然后将后液压缸(72)内的后液压杆(71)与顶进块(60)上的后液压杆连接铰支座(62)铰接;/nS2、将头管(10)顶进:/n在环形约束块(51)内装入头管(10),后液压杆(71)伸出带动顶进块(60)将头管(10)顶进,后液压杆(71)的行程达到最大时,后液压杆(71)停止伸出并缩回;/nS3、安装并顶进中继管(30)和后管(20):/n将中继管(30)和后管(20)配合放入环形约束块(51)内,后液压杆(71)伸出带动顶进块(60)将中继管(30)和后管(20)顶进,后液压杆(71)的行程达到最大时,后液压杆(71)停止伸出并缩回;/nS4、顶进通用管(50):/n在后管(20)之后放置一个通用管(50),将通用管(50)放入环形约束块(51)内,后液压杆(71)伸出带动顶进块(60)将通用管(50)顶进,当后液压杆(71)的行程达到最大时,此时后液压杆(71)保持不动;/nS5、将头管(10)继续向前顶进:/n液压杆(41)从液压缸(40)内伸出,在液压杆(41)的推动下,液压支撑环(32)带动中继管(30)前进,中继管(30)上的环形顶进支撑块(31)推动头管(10)顶进;当液压杆(41)的行程达到最大时,液压杆(41)停止伸出;/nS6、继续顶进通用管(50):/n接着后液压杆(71)带动顶进块(60)缩回,在后管(20)与顶进块(60)之间放一节通用管(50),/n后液压杆(71)伸出带动顶进块(60)将通用管(50)顶进,同时液压杆(41)回缩到液压缸(40)内,当后管(20)的一端与环形顶进支撑块(31)的一端接触时,后液压杆(71)停止伸出并保持此时的状态;/nS7、交替顶进头管(10)和通用管(50):/n重复执行S5-S6步骤,直到头管(10)从顶管接收井中顶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挖工作井(52)、接收井并安装顶进块(60):
首先在需要铺设管道的线路两端开挖工作井(52)和接收井,在工作井(52)的一侧壁上固定环形约束块(51),在环形约束块(51)对面侧壁上固定连接顶进支撑桩(53),在顶进支撑桩(53)上固定连接一个伸缩轴(54),在伸缩轴(5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顶进块(60),在顶进支撑桩(53)朝向环形约束块(51)的一面上安装多个后液压缸连接铰支座(531),再将后液压缸(72)铰接在所述后液压缸连接铰支座(531)上,然后将后液压缸(72)内的后液压杆(71)与顶进块(60)上的后液压杆连接铰支座(62)铰接;
S2、将头管(10)顶进:
在环形约束块(51)内装入头管(10),后液压杆(71)伸出带动顶进块(60)将头管(10)顶进,后液压杆(71)的行程达到最大时,后液压杆(71)停止伸出并缩回;
S3、安装并顶进中继管(30)和后管(20):
将中继管(30)和后管(20)配合放入环形约束块(51)内,后液压杆(71)伸出带动顶进块(60)将中继管(30)和后管(20)顶进,后液压杆(71)的行程达到最大时,后液压杆(71)停止伸出并缩回;
S4、顶进通用管(50):
在后管(20)之后放置一个通用管(50),将通用管(50)放入环形约束块(51)内,后液压杆(71)伸出带动顶进块(60)将通用管(50)顶进,当后液压杆(71)的行程达到最大时,此时后液压杆(71)保持不动;
S5、将头管(10)继续向前顶进:
液压杆(41)从液压缸(40)内伸出,在液压杆(41)的推动下,液压支撑环(32)带动中继管(30)前进,中继管(30)上的环形顶进支撑块(31)推动头管(10)顶进;当液压杆(41)的行程达到最大时,液压杆(41)停止伸出;
S6、继续顶进通用管(50):
接着后液压杆(71)带动顶进块(60)缩回,在后管(20)与顶进块(60)之间放一节通用管(50),
后液压杆(71)伸出带动顶进块(60)将通用管(50)顶进,同时液压杆(41)回缩到液压缸(40)内,当后管(20)的一端与环形顶进支撑块(31)的一端接触时,后液压杆(71)停止伸出并保持此时的状态;
S7、交替顶进头管(10)和通用管(50):
重复执行S5-S6步骤,直到头管(10)从顶管接收井中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顶进头管时,先在进水接口(1121)上连接供水管(1122),在泥浆出口(121)上连接泥浆管(122),把供水管(1122)的另一端与供水接口(81)连接,把泥浆管(122)另一端与泥浆排出接口(8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顶进中继管(30)和后管(20)时,将中继管(30)安装在后管(20)内,在中继管(30)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环形顶进支撑块(31),环形顶进支撑块(31)与头管(10)一端接触配合,在中继管(30)内固定连接一个液压支撑环(32),在液压支撑环(32)一侧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数个液压杆连接铰支座(321);
在后管(20)内固定连接一个支撑环块(211),在支撑环块(211)靠近所述头管(10)的一侧固定连接一个滑动配合管(21),让中继管(30)滑动配合在后管(20)内,中继管(30)刚好能滑动进入所述后管(20)内壁与所述滑动配合管(21)外侧壁之间的间隙;
在滑动配合管(21)内壁上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数个液压缸连接铰支座(22),在每个液压缸连接铰支座(22)上铰接一个液压缸(40),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清卢驰江王志岩陈海斌马俊孙健淋冯周棚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