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15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包括摇臂和主动减压装置,所述主动减压装置位于所述摇臂的一侧,所述主动减压装置包括壳体、进气口、堵塞、调节螺钉、闩锁活塞和闩锁活塞弹簧,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下端设有所述闩锁活塞,所述闩锁活塞内设有所述闩锁活塞弹簧,在所述闩锁活塞远离所述闩锁活塞弹簧的一端设有所述堵塞,所述堵塞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调节螺钉位于所述闩锁活塞上端,且所述调节螺钉穿过所述摇臂,且固定于所述摇臂上,且下端伸入所述壳体内。该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主动减压装置降低了发动机启动时的振幅,缩短了发动机的启动时间,提升了发动机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减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门摇臂,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气门摇臂是发动机工作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零部件,是驱动气门做开启和关闭的动作重要部件。目前,现有的气门摇臂的工作过程都是配合发动起的气门的开启和关闭进行工作,发动机工作时,就会带动气门摇臂工作,对发动机的气缸密封,以将燃料燃烧后的能量转化成发动机的动能。但是在发动机启动时,尤其是冷启动时,需要较大的起动电流带动起动机,来克服压缩气缸所做的功,以及在发动机熄火时,由于断油后,活塞仍会压缩缸内气体,造成发动机的抖动,从而影响车辆熄火时的NVH性能。中国专利CN201810089101.9公开了一种气门摇臂,包括轴孔、摇臂、气门推杆孔、气门顶柱座;所述轴孔位于气门摇臂中心,对本气门摇臂起到固定作用,是气门摇臂运动的支点;所述气门推杆孔位于气门摇臂左侧,其带动气门活塞做往复运动,实现发动机的通气与闭气;所述气门顶柱座位于气门摇臂右侧,其通过凸轮轴的转动带动其运动,依靠轴孔的支点作用。会引起发动机气动和熄火时间的都比较长,NVH性能也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减压装置,该装置使排气门在发动机启动时保持打开状态,保证发动机气缸处于减压状态,降低了曲轴所需克服的扭矩,允许发动机转速更快的爬升;同时在发动机熄火时保持发动机气门的开启,提高了发动机的NVH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包括摇臂和主动减压装置,所述主动减压装置位于所述摇臂的一侧,所述主动减压装置包括壳体、进气口、堵塞、调节螺钉、闩锁活塞和闩锁活塞弹簧,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下端设有所述闩锁活塞,所述闩锁活塞内设有所述闩锁活塞弹簧,在所述闩锁活塞远离所述闩锁活塞弹簧的一端设有所述堵塞,所述堵塞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调节螺钉位于所述闩锁活塞上端,且所述调节螺钉穿过所述摇臂,且固定于所述摇臂上,且下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调节螺钉位于所述闩锁活塞上端,且所述调节螺钉穿过所述摇臂,且固定于所述摇臂上,且下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一让位孔正上方设有所述调节螺钉。优选地,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堵塞的一端设有圆弧桥,所述圆弧桥上侧呈平顶,且在所述平顶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让位孔。优选地,所述摇臂靠近所述主动减压装置的一侧设有调节螺钉凸块,所述调节螺钉固定在所述调节螺钉凸块上。优选地,所述摇臂上设有摇臂孔,所述摇臂孔和所述圆弧桥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还包括一销钉,所述销钉位于所述闩锁活塞的上侧,且所述销钉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闩锁活塞靠近所述堵塞的一端设有让位凸台,所述让位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闩锁活塞靠近所述堵塞一端的直径。综上所述,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主动减压装置,保证了发动机在启动时排气门处于打开状态,整个发动机气缸处于减压状态,降低了发动机启动时曲轴所需克服的扭矩,使发动机转速更快的爬升,缩短了发动机的启动时间;通过设置主动减压装置,保证了发动机在熄火时气门处于打开状态,优化了发动机熄火时的NVH性能,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主动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动减压装置的剖视图,用于显示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工作区接触时的状态。图3为闩锁活塞和闩锁活塞弹簧的剖视图。图4为壳体的剖视图,用于显示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图5为主动减压装置的剖视图,用于显示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启停区接触时的状态。1、摇臂;11、调节螺钉凸块;2、主动减压装置;21、壳体;22、进气口;23、堵塞;24、调节螺钉;25、闩锁活塞;26、闩锁活塞弹簧;27、销钉;211、第一让位孔;212、圆弧桥;213、第二让位孔;251、让位凸台;252、工作区;253、启停区;2121、平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包括摇臂1和主动减压装置2,所述主动减压装置2位于所述摇臂1的一侧,所述主动减压装置2用于调节所述摇臂1的摆动行程,以控制所述摇臂1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与发动机启停时的振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主动减压装置2包括壳体21、进气口22、堵塞23、调节螺钉24、闩锁活塞25和闩锁活塞弹簧26,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有所述进气口22,通过向进气口22通入高压空气,可以实现对所述闩锁活塞25的推动,使所述闩锁活塞25不同的位置与所述调节螺钉24接触,实现了对所述摇臂1摆动行程的调节,所述进气口22下端设有所述闩锁活塞25,所述闩锁活塞25内设有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用于带动所述闩锁活塞25复位,当高压空气推动所述闩锁活塞25压缩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后,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可以在撤去高压空气后,推动所述闩锁活塞25运动,由于所述闩锁活塞25上表面设有所述工作区252和所述启停区253,当所述工作区252或者所述启停区253与所述调节螺钉24下端接触时,所述摇臂1摆动行程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所述闩锁活塞25与所述调节螺钉24接触的位置,实现调节所述摇臂1摆动行程的目的,在所述闩锁活塞25远离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的一端设有所述堵塞23,所述堵塞23固定于所述壳体21上,当把所述闩锁活塞25和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放入所述壳体21内相应位置时,将所述堵塞23固定在对应的壳体21位置,以防止所述闩锁活塞25和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从所述壳体21内滑出,影响整个主动减压装置工作,所述调节螺钉24位于所述闩锁活塞25上端,且所述调节螺钉24穿过所述摇臂1,且固定于所述摇臂1上,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且所述调节螺钉24下端伸入所述壳体21内,使所述摇臂1在气门开启时所述调节螺钉24下端可接触到所述闩锁活塞2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闩锁活塞25上侧呈台阶状,包括启停区253和工作区252,所述调节螺钉24与所述启停区253或者工作区252接触时,所述摇臂1的摆动行程不同,所述启停区253上端高度高于所述工作区252的上端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述壳体21的中间位置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1)和主动减压装置(2),所述主动减压装置(2)位于所述摇臂(1)的一侧,所述主动减压装置(2)包括壳体(21)、进气口(22)、堵塞(23)、调节螺钉(24)、闩锁活塞(25)和闩锁活塞弹簧(26),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有所述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下端设有所述闩锁活塞(25),所述闩锁活塞(25)内设有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在所述闩锁活塞(25)远离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的一端设有所述堵塞(23),所述堵塞(23)固定于所述壳体(21)上,所述调节螺钉(24)位于所述闩锁活塞(25)上端,且所述调节螺钉(24)穿过所述摇臂(1),且固定于所述摇臂(1)上,且下端伸入所述壳体(2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1)和主动减压装置(2),所述主动减压装置(2)位于所述摇臂(1)的一侧,所述主动减压装置(2)包括壳体(21)、进气口(22)、堵塞(23)、调节螺钉(24)、闩锁活塞(25)和闩锁活塞弹簧(26),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有所述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下端设有所述闩锁活塞(25),所述闩锁活塞(25)内设有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在所述闩锁活塞(25)远离所述闩锁活塞弹簧(26)的一端设有所述堵塞(23),所述堵塞(23)固定于所述壳体(21)上,所述调节螺钉(24)位于所述闩锁活塞(25)上端,且所述调节螺钉(24)穿过所述摇臂(1),且固定于所述摇臂(1)上,且下端伸入所述壳体(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活塞(25)上侧呈台阶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主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让位孔(211),所述第一让位孔(211)正上方设有所述调节螺钉(24)。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成吴慧斌
申请(专利权)人:皆可博苏州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