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06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包括支撑套筒、螺旋推进杆和执行顶尖;支撑套筒通过紧固螺栓和顶端外螺纹与燃气轮机半联轴器相连接,执行顶尖在支撑套筒的滑道内滑行;螺旋推进杆通过自身的外螺纹与支撑套筒相连接。本装置能够在燃气轮与压缩机连接部位狭小的空间内安全、平稳的拆除动力涡轮半联轴器,在整个拆卸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其他的专用设备和工具,同时安全、可靠,整个拆卸过程平稳、无冲击,对动力涡轮主轴无损伤,并且提高了燃气轮机半联轴器拆卸效率,缩短了拆卸时间,便于携带且操作相对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
本技术属于联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机组的平稳、安全运行,燃驱管线压缩机组在进行4K、8K或大修过程中都需对燃气轮机与压缩机半联轴器本体及机组进行并对中和找正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需对GG动力涡轮联轴器进行拆装工作,但因其作业空间小,且联轴器与转子主轴的配合采用内外弧齿轮结构,配合间隙小,导致GG动力涡轮联轴器拆卸异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GG动力涡轮联轴器拆卸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包括支撑套筒、螺旋推进杆和执行顶尖,所述螺旋推进杆和执行顶尖同轴地依次设置在支撑套筒的内部;所述支撑套筒包括固定盘和套筒,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套筒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套筒的内壁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内壁的前端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设置有导向榫槽;所述螺旋推进杆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相互啮合;所述执行顶尖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执行顶尖的中段设置有导向翼,所述导向翼和导向榫槽的尺寸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执行顶尖的中段还设置有过渡凸台。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凸台的直径为支撑套筒内径的85%~90%,厚度为3mm。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固定盘上且通孔的尺寸为φ8~φ10。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推进杆的后端设置有外六角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翼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度范围为15mm~20mm。进一步的,所述执行顶尖的前端为圆锥形,所述螺旋推进杆的前端为圆台拼接圆柱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本装置能够在燃气轮与压缩机连接部位狭小的空间内安全、平稳的拆除动力涡轮半联轴器,在整个拆卸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其他的专用设备和工具,拆卸操作安全、可靠。(2)本装置的整个拆卸过程平稳、无冲击,对动力涡轮主轴无损伤。(3)本装置提高了燃气轮机半联轴器拆卸效率,缩短了拆卸时间,便于携带且操作相对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支撑套筒示意图;图3为固定盘示意图;图4为螺旋推进杆示意图;图5为执行顶尖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与GG动力涡轮联轴器的爆炸图。图中标号含义为:1-支撑套筒、2-螺旋推进杆、3-执行顶尖、4-固定盘、5-第一外螺纹、6-第一内螺纹、7-滑道、8-导向翼、9-过渡凸台、10-套筒、11-通孔、12-导向榫槽、13-外六角螺栓、14-第二外螺纹和15-GG动力涡轮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GG动力涡轮联轴器拆卸装置,包括支撑套筒1、螺旋推进杆2和执行顶尖3,螺旋推进杆2和执行顶尖3同轴地依次设置在支撑套筒1的内部;支撑套筒1包括固定盘4和套筒10,固定盘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1,套筒1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5,所述套筒10的内壁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6且内壁的前端设置有滑道7,滑道7上设置有导向榫槽12;螺旋推进杆2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14,第一内螺纹6和第二外螺纹14相互啮合;执行顶尖3的形状为圆柱形,执行顶尖3的中段设置有导向翼8,导向翼8和导向榫槽12的尺寸相匹配。其中,第一外螺纹5直接与联轴器前端内螺纹相互啮合,固定盘4上的多个通孔11与联轴器外端连接螺纹孔一一对应,从而通过紧固螺栓经支撑套筒1与联轴器在后端紧紧连接在一起,从而在联轴器内部成功搭建一个力传递通道,通过支撑套筒实现联轴器与GG动力涡轮间相互作用力的传递;第一内螺纹6和第二外螺纹7相互啮合,传递轴向推力;导向翼8和导向榫槽12的尺寸相匹配,其中导向翼确保执行顶尖3在支撑套筒1内的同心度,保证执行顶尖3在内部的顺利推进,提高作用力的传递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从结构角度讲,支撑套筒1的主要功能是在半联轴器内部建立一个力的支撑点,通过支撑点实现半联轴器与GG动力涡轮轴头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半联轴器与GG动力涡轮轴头的分离;螺旋推进杆2及执行顶尖3同属于整个装置的动作执行部分,其中螺旋推进杆2与执行顶尖3在功能上实现GG动力涡轮与支撑套筒1之间作用力的传递。具体的,执行顶尖3的中段还设置有过渡凸台9,过渡凸台9防止执行顶尖3误甩出。优选的,过渡凸台9的直径为支撑套筒1内径的85%~90%,厚度为3mm。具体的,通孔11均匀分布在固定盘4上且通孔11的尺寸为φ8~φ10。紧固螺栓通过通孔11与后端联轴器对应的内螺纹孔相互咬合紧固,保证支撑套筒1与GG动力涡轮联轴器连接。具体的,螺旋推进杆2后端设置有外六角螺栓13。与扭矩扳手相配合,利用扭转力矩,产生向前的推力。优选的,导向翼8的形状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度范围为15mm~20mm。导向翼处的直径大于支撑套筒滑槽内径,但小于支撑套筒上导向槽内径,保证顺利滑动。具体的,执行顶尖3的前端为圆锥形,所述螺旋推进杆2的前端为圆台拼接圆柱形。执行顶尖3前端为锥状顶尖作用在于确保执行顶尖3顺利插入GG动力涡轮轴头顶尖孔,确保执行顶尖3与动力涡轮主轴的同心度,为确保执行顶尖3与主轴轴头圆锥孔相互配合,能够保证接触面积达到85%以上,一方面能够确保GG动力涡轮主轴与执行顶尖的同心度同时能够保证作用力的传递效率。螺旋推进杆2的圆台底面直径需在支撑套筒内径的90%~80%之间,同时锥度为1:50。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旋转螺旋推力杆将轴向推力转化为GG联轴器与转子主轴的相互推力,实现联轴器与转子主轴的快速拆卸。本技术的具体拆卸步骤如下所示:a)将支撑套筒通过紧固螺栓和顶端外螺纹与燃气轮机半联轴器相连接;b)用旋转螺旋推进杆将执行顶尖顶紧动力涡轮转子主轴轴头;c)继续旋转螺旋推进杆,借助执行顶尖将燃气轮机半联轴器从转子主轴抽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套筒(1)、螺旋推进杆(2)和执行顶尖(3),所述螺旋推进杆(2)和执行顶尖(3)同轴地依次设置在支撑套筒(1)的内部;/n所述支撑套筒(1)包括固定盘(4)和套筒(10),所述固定盘(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1),所述套筒(1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5),所述套筒(10)的内壁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6)且内壁的前端设置有滑道(7),所述滑道(7)上设置有导向榫槽(12);/n所述螺旋推进杆(2)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14),所述第一内螺纹(6)和第二外螺纹(14)相互啮合;/n所述执行顶尖(3)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执行顶尖(3)中段设置有导向翼(8),所述导向翼(8)和导向榫槽(12)的尺寸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套筒(1)、螺旋推进杆(2)和执行顶尖(3),所述螺旋推进杆(2)和执行顶尖(3)同轴地依次设置在支撑套筒(1)的内部;
所述支撑套筒(1)包括固定盘(4)和套筒(10),所述固定盘(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1),所述套筒(1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5),所述套筒(10)的内壁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6)且内壁的前端设置有滑道(7),所述滑道(7)上设置有导向榫槽(12);
所述螺旋推进杆(2)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14),所述第一内螺纹(6)和第二外螺纹(14)相互啮合;
所述执行顶尖(3)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执行顶尖(3)中段设置有导向翼(8),所述导向翼(8)和导向榫槽(12)的尺寸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联轴器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顶尖(3)的中段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刘元浩尚永博任建明闫云龙孙标杜建会柏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