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089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对先采用油酸对超细WC粉末进行分散处理,次亚磷酸纳还原硫酸钴使P元素和Co元素在WC颗粒表面沉积,然后在1000~1010℃进行预固溶处理使WC粉末中的P与Co形成Co‑P固溶体,最后经过球磨混合、压制成型和1380~1390℃真空烧结,烧结结束后以100~110℃/min的平均冷却速度快速冷却到1000℃以下,避免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硬质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超细硬质合金中WC的晶粒度在0.5μm以下,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等三高的优异综合性能,目前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电子工业、木材加工等行业的精密切削加工数控刀具。CN111378860A公开了一种超细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晶粒长大抑制剂包含Cr3C2、VC,TiC和或Ti(C,N),制备的超细硬质合金平均晶粒度为(0.2~0.6)μm,0.54≤WC晶粒度离差系数K≤0.61,晶粒度大于3倍小于5倍的WC晶粒数百分比≤5%,晶粒度大于5倍的WC晶粒数百分比≤1.1%。CN109487143A以超细碳化钨粉、钴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添加微量晶粒抑制剂TaC、VC、Cr3C2,和金属活化剂Re及其组合,在独特的湿磨RD阻氧介质下混合,来解决超细硬质合金材料制备过程中组织不均、晶粒长大、混合料化学成分不稳定导致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可见,在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时,如何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组织是一项关键技术。由于采用粒度小于0.6μm的WC粉末作为原料,而超细WC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容易团聚,在球磨时不容易与Co均匀混合,加入的微量晶粒长大抑制剂也存在均匀混合问题,原料粉末混合均匀性会影响后续晶粒长大过程。而且,超细硬质合金在烧结过程中在高的烧结温度下容易出现WC晶粒异常长大,若降低烧结温度则难以消除孔隙实现致密化。因此,亟待开发新的超细硬质合金制备方法。r>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时超细WC与Co难以均匀分散,烧结过程中容易出现WC晶粒异常长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在超细WC粉体中引入均匀分散的P元素,再通过固溶处理在WC表面形成Co-P固溶体,通过球磨混合和压制成型后进行真空烧结,在烧结过程中Co-P在中温下出现共晶相,促进了WC-Co超细硬质合金在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实现致密化。制备的超细硬质合金,组织均匀,无异常长大,WC/Co界面无Co2P脆性相析出,在低的烧结温度下制备出了WC晶粒度0.35~0.5μm的超细硬质合金。本专利技术的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1)超细WC粉末引入P:称取硫酸钴、次亚磷酸纳、丙酸和柠檬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液A,混合液A的配方为硫酸钴50~60g/L,次亚磷酸纳65~75g/L,丙酸4~6g/L,柠檬酸钠40~50g/L,调节混合液A的pH值为4~5以控制P的引入量;取费氏粒度0.2~0.5μm的超细WC粉末和油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B,其中WC浓度的加量为(25+10*粉末费氏粒度值)g/L,以使其加入混合液A中后能保持形成的混合液C稳定,油酸的加量为15~25g/L,调节其pH值为4~5,控制其zeta电位>20mv,并进行超声分散处理30min,使WC保持悬浮状态;将混合液A和B按体积比1:1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液C,在50~90℃下保温60~90min,保温期间持续进行超声搅拌使WC保持悬浮,次亚磷酸纳还原硫酸钴使P元素和Co元素在WC颗粒表面沉积;最后采用无水乙醇对混合液C清洗至中性,并在90℃下保温1h完成干燥,获得引入P元素的超细WC粉末;(2)含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制备:将含P超细WC粉末在真空烧结炉中加热到1000~1010℃并保温1h使P固溶于Co中,形成含有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3)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制备:称取含有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与费氏粒度为1.0~1.3μm的Co粉,配制成超细硬质合金混合粉末,其中Co粉的添加量为3~12wt.%;混合粉末经过10~12h的行星球磨,转速200~300r/min,采用直径6mm的WC-6Co超细硬质合金磨球,磨球与硬质合金混合粉末的重量比为(3~4):1,球磨结束后经过过滤、干燥、过筛,制备成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4)超细硬质合金生坯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在250~350MPa压力下压制成生坯,并进行干燥;(5)超细硬质合金烧结:超细硬质生坯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升温过程中形成Co-P共晶液相,最终在1380~1390℃保温1h完成烧结;烧结结束后立即通入流量为55~65L/h的Ar气并快速冷却到1000℃以下,平均冷却速度为100~110℃/min;然后随炉冷却,制备出的超细硬质合金致密度大于99.5%,WC平均晶粒度0.35~0.5μm,微观组织均匀无WC晶粒异常长大,WC与Co相界面无Co2P相生成,抗弯强度≧3600MPa。本专利技术的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制备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1)混合液C进行超声搅拌时,超声频率为4*104Hz,功率100W;(2)含P超细WC粉末固溶处理时的升温速度为5℃/min,真空度为5~10Pa,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3)超细硬质合金混合粉末行星球磨的球磨介质为无水乙醇,其加量为硬质合金混合粉末总重量的15~20%,加入硬质合金混合粉末总重量2%的石蜡作为成型剂;球磨结束后采用400目筛网过滤,并在90~95℃下进行干燥,并经过100目过筛;(4)超细硬质合金生坯压制后在60~70℃干燥30min,以提高强度;(5)超细硬质合金真空烧结时,生坯加热到250~400℃保温2h脱除成型剂,烧结过程中的升温速度为10℃/min,升温过程中真空度为5~10Pa。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超细WC原料粉末中引入P元素,利用形成低熔点的Co-P共晶,从而在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液相烧结致密化,制备的超细硬质合金无晶粒异常长大。传统超细硬质合金中烧结温度高,会出现WC异常长大,晶粒度分布宽,烧结温度低则难以实现致密化。(2)不添加晶粒长大抑制剂,避免了微量添加造成的均匀分散困难的问题。(3)在引入P元素的过程中,控制WC的装载量以保持引入P的混合液稳定,控制pH值以获得较高的P含量,控制zeta电位以实现超细粉末的悬浮。(4)含P的超细WC粉末热处理后形成Co-P固溶体,可避免后续烧结过程中在WC/Co界面形成Co2P而造成脆性增大。(5)在超细WC原料粉末中引入P元素和Co元素,有利于改善WC-Co的均匀分布;(6)烧结结束后采用Ar气强制冷却,避免冷却过程中Co2P相在WC/Co界面析出而造成脆性增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工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按以下步骤制备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1)超细WC粉末引入P:称取硫酸钴、次亚磷酸纳、丙酸和柠檬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液A,混合液A的配方为硫酸钴50g/L,次亚磷酸纳66g/L,丙酸4g/L,柠檬酸钠42g/L,调节混合液A的pH值为4以控制P的引入量;取费氏粒度0.4μm的超细WC粉末和油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B,其中WC浓度的加量为29g/L,以使其加入混合液A中后能保持混合液A稳定,油酸的加量为16g/L,调节其pH值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n(1)超细WC粉末引入P:称取硫酸钴、次亚磷酸纳、丙酸和柠檬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液A,混合液A的配方为硫酸钴50~60g/L, 次亚磷酸纳65~75g/L,丙酸4~6g/L,柠檬酸钠40~50g/L,调节混合液A的pH值为4~5以控制P的引入量;取费氏粒度0.2~0.5μm的超细WC粉末和油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B,其中WC浓度的加量为(25+10*粉末费氏粒度值)g/L,以使其加入混合液A中后能保持形成的混合液C稳定,油酸的加量为15~25g/L,调节其pH值为4~5,控制其zeta 电位>20mv,并进行超声分散处理30min,使WC保持悬浮状态;将混合液A和B按体积比1:1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液C,在50~90℃下保温60~90min,保温期间持续进行超声搅拌使WC保持悬浮,次亚磷酸纳还原硫酸钴使P元素和Co元素在WC颗粒表面沉积;最后采用无水乙醇对混合液C清洗至中性,并在90℃下保温1h完成干燥,获得引入P元素的超细WC粉末;/n(2)含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制备:将含P超细WC粉末在真空烧结炉中加热到1000~1010℃并保温1h使P固溶于Co中,形成含有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n(3)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制备:称取含有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与费氏粒度为1.0~1.3μm 的Co粉,配制成超细硬质合金混合粉末,其中Co粉的添加量为3~12wt.%;混合粉末经过10~12h的行星球磨,转速200~300r/min,采用直径6mm的WC-6Co超细硬质合金磨球,磨球与硬质合金混合粉末的重量比为(3~4):1,球磨结束后经过过滤、干燥、过筛,制备成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n(4)超细硬质合金生坯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在250~350MPa压力下压制成生坯,并进行干燥;/n(5)超细硬质合金烧结:超细硬质生坯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升温过程中形成Co-P共晶液相,最终在1380~1390℃保温1h完成烧结;烧结结束后立即通入流量为55~65L/h的Ar气并快速冷却到1000℃以下,平均冷却速度为100~110℃/min;然后随炉冷却,制备出的超细硬质合金致密度大于99.5%,WC平均晶粒度0.35~0.5μm,微观组织均匀无WC晶粒异常长大,WC与Co相界面无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
(1)超细WC粉末引入P:称取硫酸钴、次亚磷酸纳、丙酸和柠檬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液A,混合液A的配方为硫酸钴50~60g/L,次亚磷酸纳65~75g/L,丙酸4~6g/L,柠檬酸钠40~50g/L,调节混合液A的pH值为4~5以控制P的引入量;取费氏粒度0.2~0.5μm的超细WC粉末和油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B,其中WC浓度的加量为(25+10*粉末费氏粒度值)g/L,以使其加入混合液A中后能保持形成的混合液C稳定,油酸的加量为15~25g/L,调节其pH值为4~5,控制其zeta电位>20mv,并进行超声分散处理30min,使WC保持悬浮状态;将混合液A和B按体积比1:1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液C,在50~90℃下保温60~90min,保温期间持续进行超声搅拌使WC保持悬浮,次亚磷酸纳还原硫酸钴使P元素和Co元素在WC颗粒表面沉积;最后采用无水乙醇对混合液C清洗至中性,并在90℃下保温1h完成干燥,获得引入P元素的超细WC粉末;
(2)含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制备:将含P超细WC粉末在真空烧结炉中加热到1000~1010℃并保温1h使P固溶于Co中,形成含有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
(3)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制备:称取含有Co-P固溶体的超细WC粉末与费氏粒度为1.0~1.3μm的Co粉,配制成超细硬质合金混合粉末,其中Co粉的添加量为3~12wt.%;混合粉末经过10~12h的行星球磨,转速200~300r/min,采用直径6mm的WC-6Co超细硬质合金磨球,磨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兴荆凯峰熊计华涛游钱炳张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