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及退火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87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及退火炉。包括设置于退火炉外部的第一冷却器、除油过滤器、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进气管道用于和退火炉的加热区第一端连接,出气管道和用于与加热区第二端连接的出气管道;其中,加热区的第一端用于和退火炉的快冷区连接;进气管道与第一冷却器连通,第一冷却器与除油过滤器连通,除油过滤器与出气管道连通。本申请中的冷却装置,氮气在进入到快冷区之前,先进入到了冷却装置中,除油过滤器和第一冷却器将氮气中的油雾部分去除,减少了加热区和进入快冷区的油雾浓度,进而减少了油斑的来源;同时,氮气的循环利用可节约大量为排出油雾而直接排放的氮气,可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及退火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退火炉
,尤其是涉及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及退火炉。
技术介绍
辊底退火炉退火时铜管内表附着的残油在加热区加热后形成油雾经氮气吹扫直接排放到炉内。连续生产时炉膛内积累的油雾越来越多,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严重影响到红外线光栅的穿透性,导致料架的定位功能不准或失效,严重时料架会相互碰撞偏斜、卡死在炉膛内进退不得;而且大量的含有油雾的氮气进入冷却区再次冷却形成油滴附着在铜管表面形成油斑,造成产品品质不良。目前,一般的解决方案为加大炉内氮气的补充量和废气的排放量,依靠氮气的排放带走油雾,但效果不佳,产品表面仍然有大量油班不能解决;且氮气的消耗量大幅增加,同时增加氮气消耗也连带加热氮气所需电量增加,造成退火炉工序氮气和耗电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产品表面油斑也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进入到快冷区含有油雾的热氮气,在进入到快冷区之前,进入到了冷却装置中,除油过滤器和第一冷却器将氮气中的油雾部分去除,减少了加热区和进入快冷区的油雾浓度,进而减少了油斑的来源;同时,氮气的循环利用可节约大量为排出油雾而直接排放的氮气,可以降低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退火炉外部的第一冷却器、除油过滤器、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用于和退火炉的加热区第一端连接,所述出气管道和用于与加热区第二端连接的出气管道;其中,所述加热区的第一端用于和退火炉的快冷区连接;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器连通,所述第一冷却器与所述除油过滤器连通,所述除油过滤器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本申请中的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加热区内的含有油雾的热氮气在进入到快冷区之间,会进入到出气管道内,并进过出气管道进入到第一冷却器中,第一冷却器对含有油雾的氮气进行一次降温,此时可以使部分的油雾冷凝,后进入到除油过滤器,除油过滤器将氮气中的部分油雾去除,氮气可以重新的进入到加热区中,这样减少了加热区和进入快冷区的油雾浓度,进而减少了油斑的来源;同时,氮气的循环利用可节约大量为排出油雾而直接排放的氮气,可以降低该工序的成本。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接在加热区的两个法兰盘。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二冷却器分别与所述进气管道、第一冷却器、除油过滤器和出气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器包括第一管道和套设于第一管道外部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冷却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除油过滤器和所述出气管道连通。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除油过滤器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离心风机。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器包括第三管道和套设于所述第三管道外侧的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除油过滤器和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用于进入冷却液的进口和出口。优选地,所述进口位于所述第四管道的底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四管道的顶部。优选地,所述冷却液为水。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退火炉,包括如上述的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其中,加热区可以包括多个子加热区,而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与设置于端部、与快冷区连接的子加热区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的流程图。图标:10-第一冷却器;11-进口;12-出口;20-除油过滤器;30-进气管道;40-出气管道;50-法兰盘;60-离心风机;70-第二冷却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退火炉外部的第一冷却器10、除油过滤器20、进气管道30和出气管道40;所述进气管道30用于和退火炉的加热区第一端连接,所述出气管道40和用于与加热区第二端连接的出气管道40;其中,所述加热区的第一端用于和退火炉的快冷区连接;所述进气管道30与所述第一冷却器10连通,所述第一冷却器10与所述除油过滤器20连通,所述除油过滤器20与所述出气管道40连通。本申请中的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加热区内的含有油雾的热氮气在进入到快冷区之间,会进入到出气管道40内,并进过出气管道40进入到第一冷却器10中,第一冷却器10对含有油雾的氮气进行一次降温,此时可以使部分的油雾冷凝,后进入到除油过滤器20,除油过滤器20将氮气中的部分油雾去除,氮气可以重新的进入到加热区中,这样减少了加热区和进入快冷区的油雾浓度,进而减少了油斑的来源;同时,氮气的循环利用可节约大量为排出油雾而直接排放的氮气,可以降低该工序的成本。需要说明的是,进气管道30用于将加热区内的含有油雾的氮气的引入到冷区装置中,出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退火炉外部的第一冷却器、除油过滤器、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n所述进气管道用于和退火炉的加热区第一端连接,所述出气管道和用于与加热区第二端连接的出气管道;其中,所述加热区的第一端用于和退火炉的快冷区连接;/n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器连通,所述第一冷却器与所述除油过滤器连通,所述除油过滤器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退火炉外部的第一冷却器、除油过滤器、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
所述进气管道用于和退火炉的加热区第一端连接,所述出气管道和用于与加热区第二端连接的出气管道;其中,所述加热区的第一端用于和退火炉的快冷区连接;
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器连通,所述第一冷却器与所述除油过滤器连通,所述除油过滤器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接在加热区的两个法兰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二冷却器分别与所述进气管道、第一冷却器、除油过滤器和出气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炉氮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器包括第一管道和套设于第一管道外部的第二管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黄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精艺万希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