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装置及打捆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48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捆装置及打捆的方法;通过设计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输送带绕设在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松弛凹陷以及端板围成了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物料在抛入容纳腔后,由于输送带的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内不断被胶带带动旋转滚动,压实,使容纳腔鼓起,将物料压缩成一个圆柱体的物料圆捆,相比传统的物料打捆装置结构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松弛的输送带形成的容纳腔代替传统的多压辊围成的容纳腔,从而避免了细小的物料从各压辊之间的间隙掉落,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传统技术,更适用于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体积小、质量小的物料打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捆装置及打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打捆装置及打捆的方法。
技术介绍
授权公告号为CN2091055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残膜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压实辊单体围成的集膜内腔,通过各压实辊单体同向自转使集膜内腔中收集的残膜向同一方向不断滚动,像滚雪球般不断滚动并压实,上述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各压实辊单体之间存在间隙,残膜在收集时,容易从压实辊单体之间的间隙掉出,当集膜内腔内收集大量残膜后,在滚动压实过程中,由于各压实辊单体之间存在间隙,残膜在收集时,容易从压实辊单体之间的间隙掉出,即传统的物料收集装置无法适应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质量小的物料,特别不适用于小片状的残地膜或是棉花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捆装置及打捆的方法,解决传统的物料打捆装置在打捆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质量小的物料时容易掉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输送带和端板,所述输送带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形成凹字形,所述输送带的侧方设有端板,所述输送带与端板围成容纳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土壤中分离出的物料抛入所述的物料打捆装置的容纳腔;步骤2:输送带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内滚动,形成物料圆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打捆装置结构中,通过设计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输送带绕设在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松弛凹陷以及端板围成了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物料在抛入容纳腔后,由于输送带的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内被输送带带动而不断滚动,压缩,使容纳腔鼓起,将物料压缩成一个圆柱体的物料圆捆,相比传统的物料打捆装置结构中,本专利技术采用松弛的输送带形成的容纳腔代替传统的多压辊围成的容纳腔,从而避免了细小的物料从各压辊之间的间隙掉落,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技术,更适用于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质量小的物料打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打捆装置在打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打捆装置在卸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一种打捆装置在打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一种打捆装置在卸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辊体;11、主动辊;12、第一从动辊;13、第二从动辊;14、第三从动辊;15、压辊;2、输送带;21、上段输送带;22、下段输送带;23、侧段输送带;3、端板;4、容纳腔;5、连接板;6、驱动装置;7、托架;8、包膜装置;81、膜筒;82、展膜轮;83、辅助展膜轮;9、切膜刀;10、托带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输送带绕设在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松弛凹陷以及两侧端板围成了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请参照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捆装置,包括:辊体1、输送带2和端板3,所述输送带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1形成凹字形,所述输送带的侧方设有端板3,所述输送带2与端板3围成容纳腔4。具体的,包括:辊体1、输送带2和端板3,所述输送带2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1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所述输送带2包括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21;所述上段输送带21松弛下垂形成凹字空腔,所述输送带2形成凹字空腔的两侧方设有可以随输送带2转动的端板3,所述上段输送带21与端板3围成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4。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述打捆装置结构中,在收集状态下,通过挑膜和刷膜机构将地里的残留地膜挑起并通过刷膜轮齿钉在空中超越交接刷除使土壤或杂质后实现分离,并将物料抛入上述容纳腔4内,通过输送带2的包裹带动下转动,使物料再容纳腔4内滚动,像滚雪球一样逐步形成物料捆;当物料形成圆柱体的物料捆直直径与密实度达到要求后,输送带2反向转动;输送带2反向转动的同时将包装膜引入容纳腔4,使包装膜位于物料圆捆与容纳腔4的内表面之间,直至包装膜完全包覆物料圆捆的外围表面包裹两层以上后。由卸料液压油缸推动连接板5带动固定在连接板5上的第一从动棍与第二从动棍绕着第二从动棍翻转进行卸料,在卸料状态下,通过辊体1的移动使容纳腔4向卸料方向展开,使物料圆捆沿卸料方向滚出容纳腔4,完成物料圆捆的收集打捆。上述打捆装置可应用于残膜、棉花等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体积小、质量小的圆捆物料打捆。上述打捆装置结构中,通过设计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1,输送带2绕设在辊体1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21松弛凹陷以及端板3围成了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4,物料在抛入容纳腔4后,由于输送带2的包裹带动下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4内像滚雪球一样逐步不断滚动,压缩,使容纳腔4鼓起,将物料压缩成一个圆柱体的物料圆捆,相比传统的物料打捆装置结构中,本专利技术采用松弛的输送带2形成的容纳腔4代替传统的多压辊15围成的容纳腔4,从而避免了细小的物料从各压辊15之间的间隙掉落,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技术,更适用于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体积小、质量小的物料打捆。进一步的,上述打捆装置结构中,所述辊体1包括一个主动辊11和3个以上的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位于容纳腔相对于卸料方向的后上方。进一步的,上述打捆装置结构中,所述辊体1包括一个主动辊11和3个以上的从动辊,所述主动辊11连接于上段输送带21输送方向末端。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主动辊11设置在上段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末端,使得主动辊11带动输送带2转动时,使上段输送带21松弛,向下凹陷。进一步的,上述打捆装置结构中,所述辊体还包括压辊15,所述压辊15设置在主动辊11的下方。进一步的,上述打捆装置结构中,所述辊体1还包括压辊15,所述压辊15设置在主动辊11的胶带外侧,所述输送带2还包括下段输送带22和侧段输送带23,所述侧段输送带23位于下段输送带22和上段输送带21之间,所述压辊15紧贴侧段输送带23以调节主动辊与输送带23的摩擦力。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主动辊11下方设置压辊15,通过压辊15紧贴侧段输送带23以调节侧段输送带23与主动辊11的摩擦力,使得仅上段输送带21松弛,其他段的输送带2在压辊15和主动辊11的作用下被拉紧。进一步的,上述打捆装置结构中,所述从动辊包括第一从动辊12、第二从动辊13和第三从动辊14,所述第一从动辊12位于容纳腔4相对于卸料方向的前上方,所述第二从动辊13位于容纳腔4相对于卸料方向的前下方,所述第三从动辊14位于容纳腔4相对于卸料方向的后下方,所述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可绕第二从动辊13同步转动,使容纳腔4向卸料方向展开。具体的,上述打捆装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输送带和端板,所述输送带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形成凹字形,所述输送带的侧方设有端板,所述输送带与端板围成容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9 CN 20191095264431.一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输送带和端板,所述输送带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形成凹字形,所述输送带的侧方设有端板,所述输送带与端板围成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包括一个主动辊和3个以上的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位于容纳腔相对于卸料方向的后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还包括压辊,所述压辊设置在主动辊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包括第一从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三从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位于容纳腔相对于卸料方向的前上方,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容纳腔相对于卸料方向的前下方,所述第三从动辊位于容纳腔相对于卸料方向的后下方,所述第一从动辊和第三从动辊可绕第二从动辊同步转动,使容纳腔向卸料方向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从动辊、第三从动辊的轴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坤王又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