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36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包括悬置软垫、软垫上盖、软垫下支座和下支座安装板,所述悬置软垫包括: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包括一圆筒状主体和用于限制悬置支腿轴向偏移的限位挡边;天然橡胶,硫化覆盖在所述圆筒状主体的外圆柱面及所述限位挡边外表面;所述软垫上盖、软垫下支座、下支座安装板均设置有可装入螺栓的螺栓孔,其中,所述下支座安装板的螺栓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软垫下支座的螺栓孔的内径,所述下支座安装板和螺栓上设置有安装间隙消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耐用可靠,减少了因发动机偏移导致皮带受力不均而带来的单带超载、偏磨、跳带等问题,大幅度延长皮带更换周期,增加产品的美誉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置支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清扫车大多采用风机与发动机前后布置型式,运行时,发动机会受到风机侧向拉力拉扯,导致发动机发生偏移,并随着减震软垫的老化,偏移现象逐年加剧,后期易出现风机皮带磨带、跳带、寿命大幅减少的故障现象。目前的清扫车用悬置组件,为方便现场装配时顺利放下发动机,会给发动机留出一定的预留间隙,在皮带拉紧前,两侧的悬置软垫与发动机支腿侧面实际是无接触的或者悬置软垫的轴肩未卡住悬置安装座上下边缘。原有悬置软垫轴肩为全橡胶状态,轴肩高度亦不明显,难以在降低发动机对悬置系统的轴向冲击的同时,又能对发动机进行一定的限位来确保发动机位置不会产生过度偏移。而风机皮带装完后,在皮带的预紧力拉扯下,发动机会因悬置间隙和悬置软垫无限位的特性向风机侧大幅度偏移,导致原有的带轮间的平行度,共面度全部超差,皮带间受力不均,大幅度缩减皮带寿命,时间长久后,悬置软垫老化,轴肩往往会在发动机的振动及皮带预紧力的拉扯下失效,严重影响产品在外的美誉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悬置支撑结构因存在安装间隙和软垫无法轴向限位而发生轴向偏移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包括悬置软垫、软垫上盖、软垫下支座和下支座安装板,所述悬置软垫包括: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包括一圆筒状主体,所述圆筒状主体朝向发动机的一端沿圆筒状主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限制悬置支腿轴向偏移的限位挡边;天然橡胶,硫化覆盖在所述圆筒状主体的外圆柱面及所述限位挡边外表面,且分别与软垫上盖和软垫下支座合围而成的柱状孔、软垫上盖和软垫下支座朝向发动机的一侧、悬置支腿的轴肩相配合;所述软垫上盖通过一组螺栓固定在软垫下支座上端面,所述软垫下支座通过另一组螺栓固定在下支座安装板上端面,其中,所述下支座安装板的螺栓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软垫下支座的螺栓孔内径,所述另一组螺栓上设置有通过拧紧螺母使下支座安装板的螺栓孔和软垫下支座的螺栓孔保持同轴的安装间隙消除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橡胶包括硫化覆盖在所述圆筒状主体的外圆柱面的第一橡胶部、硫化覆盖在限位挡边背向发动机一侧的第二橡胶部和覆盖在限位挡边朝向发动机一侧的第三橡胶部,所述第一橡胶部与软垫上盖、软垫下支座合围而成的柱状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橡胶部与软垫上盖、软垫下支座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三橡胶部与悬置支腿的轴肩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三橡胶部的厚度小于第二橡胶部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橡胶硬度区间为邵尔硬度55度-65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橡胶部的厚度为0.5mm-1.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橡胶部的外径、限位挡边外径、软垫上盖径向厚度之间满足:D1+3≤D2≤D1+2N-2其中,D2为限位挡边外径,D1为第一橡胶部的外径,N为软垫上盖径向厚度,单位为mm。进一步地,所述下支座安装板的螺栓孔的内径与所述软垫下支座的内径之差m满足:1mm≤m≤4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橡胶部远离所述限位挡边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变径段,所述橡胶变径段的外径小于软垫上盖和软垫下支座合围而成的柱状孔内径,且所述橡胶变径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橡胶部的长度比为1:5~1:4。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变径段的外径沿远离所述限位挡边的方向逐渐变小。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间隙消除机构包括:对位垫片,套设在所述另一组螺栓上,且朝向所述下支座安装板的一面为球面或锥面;锥形沉孔,同轴地设置在所述下支座安装板的螺栓孔朝向对位垫片的一端,且在旋紧螺母时与所述对位垫片的球面或锥面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沉孔的锥度角为90度-150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悬置支撑结构包括悬置软垫、软垫上盖、软垫下支座和下支座安装板,其中,所述悬置软垫包括金属骨架和硫化覆盖在所述金属骨架外表面的天然橡胶,金属骨架包括一圆筒状主体和用于限制悬置支腿轴向偏移的限位挡边,所述限位挡边与天然橡胶共同实现轴向定位,在保证发动机六自由度的要求下,能最大程度的减弱皮带侧向拉力对发动机的拉扯影响,进一步的减少发动机偏移,防止悬置支腿的轴向位移;所述软垫上盖、软垫下支座、下支座安装板同轴地设置有装入螺栓的螺栓孔,其中,所述下支座安装板的螺栓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软垫下支座的内径,所述下支座安装板和螺栓上设置有通过拧紧螺母使螺栓和螺栓孔同轴的安装间隙消除机构,从而消除了为安装发动机而预留的安装间隙,减少了安装间隙导致的发动机偏移;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悬置支撑结构本身无运动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减少了因发动机偏移导致皮带受力不均而带来的单带超载、偏磨、跳带等现象,大幅度延长皮带更换周期,增加产品的美誉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发动机和悬置支撑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中悬置支撑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软垫上盖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悬置软垫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悬置支撑结构装配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软垫支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下支座安装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下支座安装板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安装间隙消除机构示意图(螺栓未旋紧前)。图10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安装间隙消除机构示意图(螺栓旋紧后)。图中:1、发动机;2、悬置支撑结构;21、软垫上盖;211、上盖弧形腔;212、上盖螺栓孔;22、软垫下支座;221、下支座弧形腔;222、下支座螺栓孔;23、悬置支腿;24、下支座安装板;241、锥形沉孔;25、悬置软垫;251、橡胶层;252、金属骨架;253、橡胶变径段;26、螺栓;27、对位垫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支撑结构,分别设置于发动机1后方的左右两侧,包括悬置软垫25、软垫上盖21、软垫下支座22和下支座安装板24,所述悬置软垫25包括金属骨架252、天然橡胶251,所述金属骨架252包括一圆筒状主体,所述圆筒状主体朝向发动机1的一端沿圆筒状主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限制悬置支腿23轴向偏移的限位挡边;所述天然橡胶251硫化覆盖在所述圆筒状主体的外圆柱面及所述限位挡边外表面,且分别与软垫上盖21和软垫下支座22合围而成的柱状孔、软垫上盖21和软垫下支座22朝向发动机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包括悬置软垫(25)、软垫上盖(21)、软垫下支座(22)和下支座安装板(24),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软垫(25)包括:/n金属骨架(252),所述金属骨架(252)包括一圆筒状主体,所述圆筒状主体朝向发动机(1)的一端沿圆筒状主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限制悬置支腿(23)轴向偏移的限位挡边;/n天然橡胶(251),硫化覆盖在所述圆筒状主体的外圆柱面及所述限位挡边外表面,且分别与软垫上盖(21)和软垫下支座(22)合围而成的柱状孔、软垫上盖(21)和软垫下支座(22)朝向发动机(1)的一侧、悬置支腿(23)的轴肩相配合;/n所述软垫上盖(21)通过一组螺栓(26)固定在软垫下支座(22)上端面,所述软垫下支座(22)通过另一组螺栓(26)固定在下支座安装板(24)上端面,其中,所述下支座安装板(24)的螺栓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软垫下支座(22)的螺栓孔内径,所述另一组螺栓(26)上设置有通过拧紧螺母使下支座安装板(24)的螺栓孔和软垫下支座(22)的螺栓孔保持同轴的安装间隙消除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包括悬置软垫(25)、软垫上盖(21)、软垫下支座(22)和下支座安装板(24),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软垫(25)包括:
金属骨架(252),所述金属骨架(252)包括一圆筒状主体,所述圆筒状主体朝向发动机(1)的一端沿圆筒状主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限制悬置支腿(23)轴向偏移的限位挡边;
天然橡胶(251),硫化覆盖在所述圆筒状主体的外圆柱面及所述限位挡边外表面,且分别与软垫上盖(21)和软垫下支座(22)合围而成的柱状孔、软垫上盖(21)和软垫下支座(22)朝向发动机(1)的一侧、悬置支腿(23)的轴肩相配合;
所述软垫上盖(21)通过一组螺栓(26)固定在软垫下支座(22)上端面,所述软垫下支座(22)通过另一组螺栓(26)固定在下支座安装板(24)上端面,其中,所述下支座安装板(24)的螺栓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软垫下支座(22)的螺栓孔内径,所述另一组螺栓(26)上设置有通过拧紧螺母使下支座安装板(24)的螺栓孔和软垫下支座(22)的螺栓孔保持同轴的安装间隙消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橡胶(251)包括硫化覆盖在所述圆筒状主体的外圆柱面的第一橡胶部、硫化覆盖在限位挡边背向发动机(1)一侧的第二橡胶部和覆盖在限位挡边朝向发动机(1)一侧的第三橡胶部,所述第一橡胶部与软垫上盖(21)、软垫下支座(22)合围而成的柱状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橡胶部与软垫上盖(21)、软垫下支座(22)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三橡胶部与悬置支腿(23)的轴肩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三橡胶部的厚度小于第二橡胶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橡胶(251)的硬度区间为邵尔硬度55度-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范宇开朱强波石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