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颗粒分散装置,包括瓶体,瓶体上方设瓶口;分散器固定在瓶口处,分散器上方设有上盖,上盖边缘与分散器外边框密封,上盖设置进气口和出口;所述分散器为圆盘形,中部为实体,中部至分散器外边框之间的环形区域镂空;上盖出口对应分散器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样本分布不均匀且容易发生“团聚”现象的问题,易控制变量,颗粒分散均匀,简单易操作;对细小颗粒或是湿度相对较大的样品,设置加速气口,多股气流将颗粒裹挟,在瓶体上部中心位置进行碰撞从而达到打开“团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分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散装置,应用于静态图像分析仪光学实验台受检材料在检测时均匀分散以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具体为一种颗粒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颗粒是工业领域中的常见物质,现有分散方式通常直接用手进行抛撒,然而这种方法得到的实验样本分布不均匀且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并且因为是人工抛撒,多次实验很难控制变量,人为因素影响大,样本需求量大,无法得到准确值,为此我们提出颗粒分散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样本分布不均匀且容易发生“团聚”现象,难控制变量的问题,本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分散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颗粒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瓶体上方设瓶口;分散器固定在瓶口处,分散器上方设有上盖,上盖边缘与分散器外边框密封,上盖设置进气口和出口;所述分散器为圆盘形,中部为实体,中部至分散器外边框之间的环形区域镂空;上盖出口对应分散器中部位置。进一步的,为了分布均匀并增加颗粒的碰撞,所述分散器中部实体为圆形,其边缘为内低外高的斜面。进一步的,为了加速颗粒的运动,所述斜面的最高处与上盖内表面之间有狭窄缝隙,形成收束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器中部的边缘至分散器外边框之间的环形区域均分成扇形镂空。进一步的,分散器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接口一致可以随时更换衍生变种以及其他后续核心模块,所述分散器核心中部的边缘至分散器外边框之间的环形区域设置成多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形镂空。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边缘与瓶口边缘密封。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进气口正对着出口中间位置。进一步的,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在以上分散装置的基础上,紧邻瓶口外部的瓶体肩台上设置环形的加速进气口,气体出口位于分散器下部边缘、通向瓶体内部。进一步的,气体出口沿着分散器核心外部呈环形设置,环形的加速进气口在瓶体肩台上均匀设置为二个或三个或四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样本分布不均匀且容易发生“团聚”现象的问题,易控制变量,颗粒分散均匀,简单易操作;对细小颗粒或是湿度相对较大的样品,设置加速气口,多股气流将颗粒裹挟,在瓶体上部中心位置进行碰撞从而达到打开“团聚”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颗粒分散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颗粒分散装置的分散器核心以上部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颗粒分散装置的分散器核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颗粒分散装置的另一种分散器核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颗粒分散装置设置加速进气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颗粒分散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上盖,12.上盖进气口,13.出口,14.上盖边缘,21.瓶体,22.瓶口,23.瓶体肩台,31.分散器核心,32.分散器核心中部,33.分散器核心外边框,34.扇形镂空,35.斜面,36.收束位置37.颗粒位置,41.圆形镂空,51.加速进气口,52.气体出口,53.气体方向,54.颗粒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图1,图3所示,一种颗粒分散装置,包括瓶体21,瓶体21上方为宽阔的瓶口22,瓶体下方是不封闭的,放置在玻璃载片上;瓶口22直径比瓶体21直径略小;分散器核心31固定在瓶口22处,分散器核心31外边框正好卡在瓶口22边缘,所述分散器核心31为圆盘形,分散器核心中部32为圆形的实体,分散器核心中部实体至分散器核心外边框33之间的环形区域镂空;该环形区域均分成多个扇形镂空34,如图3所示为六个扇形。进一步的,由于分散器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接口一致可以随时更换衍生变种以及其他后续核心模块。如图4所示的另一个分散器核心,分散器核心中部实体的边缘至分散器外边框之间的环形区域还可以设置成多个圆锥形镂空41,上宽下窄形状。上盖11位于分散器核心31上方,覆盖住分散器核心31及瓶口22,上盖边缘14与分散器核心外边框33密封,上盖边缘14与瓶口22顶部边缘密封。上盖11设置上盖进气口12和出口13,上盖进气口12高于出口13一定距离,出口13以上至进气口1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上盖11其余部分覆盖在分散器核心31上。上盖进气口12小于出口13,进气口12正对着出口13中间位置。上盖出口13对应分散器核心中部32圆形实体位置,出口13直径略小于分散器核心中部32圆形实体的直径。所述分散器核心中部32圆形实体的边缘为内低外高的斜面35,所述斜面35的最高处与上盖11内表面之间具有狭窄缝隙,形成收束位置36。具体的工作流程为:图2为图1分散器核心以上部位示意图,箭头代表气流方向,气流由上盖11进气口12吹入,将提前放入分散器核心31中心位置的颗粒吹起,经过收束位置36向瓶体21内流动,最终下落在瓶体下方的载玻片或其他观测设备上,37所示为颗粒位置。混杂着颗粒的气流在经过收束位置36时会有加速,使颗粒与颗粒、颗粒与瓶壁之间进行碰撞,从而减少颗粒“团聚”现象,再加上气流从分散器核心31的圆心位置向四周吹,这样就达到了均匀分散的作用。一种更优技术方案,针对一些通用分散器无法达到预想效果的情况,比如及其细小颗粒或是湿度相对较大的样品,在上述所述的分散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形的加速进气口51。图5,图6所示,紧邻瓶口外部的瓶体肩台23上设置加速进气口51,气体出口52沿着分散器核心外部环形设置,加速进气口51在瓶体肩台23上对称均匀设置三个,也可以设置二个或四个,气体出口52位于分散器核心下部边缘外侧、通向瓶体内部。在吹料进气口12工作后,样品颗粒下落至加速进气口51附近时,如图5中54颗粒方向箭头所示,使高速气流经加速进气口51喷出,如图5中53气体方向箭头所示,多股气流将颗粒裹挟,在瓶体上部中心位置进行碰撞从而达到打开“团聚”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21),瓶体上方设瓶口(22);分散器核心(31)固定在瓶口(22)处,分散器核心(31)上方设有上盖(11),上盖(11)边缘与分散器核心(31)外边框及瓶口密封,上盖(11)设置进气口(12)和出口(13);所述分散器核心(31)为圆盘形,其中部(32)为实体,中部至分散器核心外边框之间的环形区域镂空;上盖出口(13)对应分散器核心中部(32)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21),瓶体上方设瓶口(22);分散器核心(31)固定在瓶口(22)处,分散器核心(31)上方设有上盖(11),上盖(11)边缘与分散器核心(31)外边框及瓶口密封,上盖(11)设置进气口(12)和出口(13);所述分散器核心(31)为圆盘形,其中部(32)为实体,中部至分散器核心外边框之间的环形区域镂空;上盖出口(13)对应分散器核心中部(32)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器核心中部(32)实体为圆形,其边缘为内低外高的斜面(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35)的最高处与上盖(11)内表面之间有狭窄缝隙,形成收束位置(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器核心中部(32)的边缘至分散器核心外边框之间的环形区域均分成扇形镂空(3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威,任飞,秦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