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25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包含:一接头及一柔水过滤件,该接头内部设置一第一容置空间,接头的一端设置一入水口及一连接部,相对端设置一出水口及一结合部,该柔水过滤件是由纤维配合结合单元以非编织方式热压成型至少一纤维层构成,该柔水过滤件布满细微通水孔,该柔水过滤件内部设置一第二容置空间,柔水过滤件的一端设置一开口部,相对端设置一出水圆弧缘,该柔水过滤件通过该开口部与接头的结合部结合固定;借此提升柔水过滤效果,耐压及耐用性佳,并且制造容易,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的
,特别是指一种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家庭所使用的水,大都利用抽水马达将自来水抽送至屋顶的水塔内储存,用以增加水的压力,依需要分流到建筑物各用水管路,进而由水龙头流出供人员使用,然而当水龙头无缓和水压的设计时,则自水龙头流出的水,不但易因流速太高造成水珠飞溅,且易因水压过大造成洗涤时产生不舒适感。因此,市面上便有一种装设在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该柔水过滤器是由一接头下端结合一过滤海绵,借以达到缓和水流的功效。但是,当水流流经该过滤海绵时,会使该过滤海绵的孔径变大,而容易有气泡产生,导致柔水的功能降低,另外,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过滤海绵长期潮湿而发霉变质,进而导致水质被污染,再者,水流的长期冲刷易导致该过滤海绵松弛甚至破坏,造成水流流速不稳定,严重时还将产生过滤功能失效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有人设计了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如公告第M491518号,名称为[柔水渗透出水器]的中国台湾专利案所示,即为一种习知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其适用于装设在一出水装置上,包含:一筒体及一滤件,该筒体包括一外周面、一内周面、一入水口、一出水口及一邻近该入水口的连接部,该滤件盖设在该筒体的出水口,包括复数连接设置的金属颗粒,及复数形成于金属颗粒之间,且呈非直线延伸,并能使该出水口与外界相连通的滤筛孔。这种习知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不仅金属颗料之间所形成的滤筛孔相当大,以致几乎无过滤效果,而使得其实用性大打折扣,并且金属颗料制造不易,制造成本高,不符合经济效益。如公告第M504635号、名称为「柔水过滤器」的中国台湾专利案所示,即为一种习知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其包括一连接体及一滤件,该连接体包括一外周面、一内周面、一入水口、一出水口及一邻近该入水口的连接部,该滤件盖设于该连接体之出水口,包括一硬质塑料发泡层,该硬质塑料发泡层内形成有复数个呈非直线延伸,并能使该出水口与外界相连通的发泡孔。M504635号的柔水过滤器,其滤件的硬质塑料发泡层内所形成的发泡孔大小不平均,当发泡孔太小时,则水不易通过,当发泡孔太大时,则流速太高且无法过滤小杂质,以致柔水及过滤的效果不佳,再者该硬质塑料发泡层的耐压及耐用性差,使用一段时间后便易产生破损,使用寿命短。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习知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具有上述缺点,乃思及创作的理念,经多方探讨与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后,遂推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升过滤效果、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制造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的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其包含:一接头,其内部设置一第一容置空间,接头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入水口及一邻近该入水口的连接部,相对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出水口及一邻近该出水口的结合部;及一柔水过滤件,其由纤维配合结合单元以非编织方式热压成型至少一纤维层构成,该柔水过滤件布满细微通水孔,该柔水过滤件内部设置一第二容置空间,柔水过滤件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开口部,相对端设置一出水圆弧缘,该柔水过滤件通过该开口部与该接头的结合部结合固定,使得该接头的第一容置空间与该柔水过滤件的第二容置空间相通。进一步,所述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还包含有一固定环,所述柔水过滤件的开口部往外延伸一结合环缘,该固定环包括一环状部,该环状部组设于所述接头的结合部,使该柔水过滤件的开口部的结合环缘夹置于固定环的环状部与接头的结合部间结合固定。进一步,所述固定环还包括一由环状部一侧延伸的包覆缘,该固定环的环状部及包覆缘包覆住柔水过滤件靠近开口部的位置处。进一步,所述的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还包含有一过滤材,该过滤材装填于接头的第一容置空间与柔水过滤件的第二容置空间内。进一步,所述过滤材为颗粒状。进一步,所述纤维内添加有竹碳纤维。进一步,所述柔水过滤件由三层纤维层构成,三层纤维层的中间纤维层采用竹碳纤维。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功效:1.本技术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其是由纤维配合结合单元以非编织方式热压成型至少一纤维层构成,而可使柔水过滤效果提升。2.本技术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其柔水过滤件的耐压及耐用性佳,长期使用下不会因潮湿而发霉变质及不会造成松弛、破损,使用寿命长。3.本技术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制造成本低,符合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柔水过滤件的成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柔水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柔水过滤件的成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柔水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包含:一接头10、一柔水过滤件20、一固定环30及一过滤材40。该接头10内部设置一第一容置空间11,接头10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11的入水口12及一邻近该入水口12的连接部13,接头10与入水口12相对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11的出水口14及一邻近该出水口14的结合部15,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13为内螺牙,该结合部15为直角槽。该柔水过滤件20为不织布材质,由纤维配合结合单元以非编织方式热压成型一纤维层20A构成,该纤维内可添加有竹碳纤维,该结合单元可为低熔点纤维、喷胶、固态黏胶、液态黏胶等,该柔水过滤件20布满细微通水孔21,该柔水过滤件20内部设置一第二容置空间22,柔水过滤件20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二容置空间22的开口部23,柔水过滤件20相对端设置一出水圆弧缘24,该开口部23往外延伸一结合环缘231,该柔水过滤件20以该开口部23与该接头10的结合部15套合,使得该接头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与该柔水过滤件20的第二容置空间22相通,于本实施例该柔水过滤件20是由纤维配合结合单元以非编织方式热压成型三纤维层20A构成,该三纤维层20A的中间纤维层20A采用竹碳纤维。该固定环30包括一环状部31及一由该环状部31一侧延伸的包覆缘32,该环状部31组设于该接头10的结合部15,使该柔水过滤件20的开口部23的结合环缘231夹置于该固定环30的环状部31与该接头10的结合部15间结合固定,并且该固定环30的环状部31及包覆缘32包覆住该柔水过滤件20邻近开口部23处。该过滤材40装填于该接头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与该柔水过滤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接头,其内部设置一第一容置空间,接头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入水口及一邻近该入水口的连接部,相对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出水口及一邻近该出水口的结合部;及/n一柔水过滤件,其由纤维配合结合单元以非编织方式热压成型至少一纤维层构成,该柔水过滤件布满细微通水孔,该柔水过滤件内部设置一第二容置空间,柔水过滤件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开口部,相对端设置一出水圆弧缘,该柔水过滤件通过该开口部与该接头的结合部结合固定,使得该接头的第一容置空间与该柔水过滤件的第二容置空间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接头,其内部设置一第一容置空间,接头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入水口及一邻近该入水口的连接部,相对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出水口及一邻近该出水口的结合部;及
一柔水过滤件,其由纤维配合结合单元以非编织方式热压成型至少一纤维层构成,该柔水过滤件布满细微通水孔,该柔水过滤件内部设置一第二容置空间,柔水过滤件的一端设置一连通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开口部,相对端设置一出水圆弧缘,该柔水过滤件通过该开口部与该接头的结合部结合固定,使得该接头的第一容置空间与该柔水过滤件的第二容置空间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龙头的柔水过滤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固定环,所述柔水过滤件的开口部往外延伸一结合环缘,该固定环包括一环状部,该环状部组设于所述接头的结合部,使该柔水过滤件的开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洛维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