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08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包括头枕和挡块,挡块固定在头枕上且挡块顶部高于头枕顶部,头枕顶部设有用于容纳耳部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垫枕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制,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
技术介绍
内镜检查是通过物理成像的原理,将一根配有灯光的管道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它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对疾病进行检查或治疗。内镜检查能可靠地解决常见的胃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肠息肉等疾病的诊断,而且在术前进行病理确诊方面优于其它诊断手段。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患者需要保持侧卧的姿势,在诊疗过程中患者常因无法配合或者因麻醉而无意识头部向后仰,不利于诊疗的进行,而当患者的头部向后仰时也容易损伤患者的上消化道黏膜和损坏内镜,影响医生的操作。目前在内镜诊疗时还需要医务人员护住患者头部,防止患者头部后仰,这无疑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制的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包括头枕和挡块,挡块固定在头枕上且挡块顶部高于头枕顶部,头枕顶部设有用于容纳耳部的凹槽。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方案中的垫枕使用时,患者的头部枕在头枕上,由于挡块顶部高于头枕顶部,所以挡块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起到限位作用,无需医务人员护住患者头部即可避免患者头部后仰,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2.上消化道内镜手术诊疗中,诊疗时间长,而且患者必须保持左侧体位,患者在长时间保持左侧体位时容易导致左侧耳廓产生压疮。本方案中的垫枕使用时,凹槽的形状与人体耳部适配,患者的耳部可放于凹槽内,从而避免患者的耳部受到压迫,避免产生压疮。进一步,挡块朝向凹槽的侧壁为弧形。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患者保持左侧体位时,患者的后脑与挡块接触,弧形能够更好的与患者的后脑部位贴合,从而提高对患者头部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头枕包括硬板,硬板位于头枕的底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患者的头部枕在头枕上时,头枕受到患者头部的压迫,本方案中的硬板能够更好的对头枕进行支撑,在垫枕放置在柔软的治疗床上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从而避免患者的头部因头枕变形而发生转动。进一步,头枕顶部固定有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上设有与凹槽对齐的开口。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患者的头部枕在头枕上后,第一缓冲层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进一步,挡块朝向凹槽的侧壁固定有第二缓冲层。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缓冲层同样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使用舒适度。进一步,第一缓冲层上方设有第一防尘片,第一防尘片与头枕可拆卸连接,第二缓冲层远离挡块的一侧设有第二防尘片,第二防尘片与挡块可拆卸连接。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防尘片和第二防尘片可分别对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起到遮挡作用,避免灰尘落至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上,而第一防尘片和第二防尘片能够拆下,方便进行清洗,从而使垫枕保持清洁。进一步,第一防尘片和第二防尘片上均设有防水层。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避免使用时,患者头部的汗水或者外界的水渍浸入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内难以清理,进一步使垫枕保持清洁。进一步,挡块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固定部与头枕固定,固定部上设有开口朝向凹槽的调节槽,调节部端部位于调节槽内并与调节槽滑动连接。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不同患者头部的头围有一定差异,在保证患者的耳部放入凹槽时,患者的后脑部位与调节部有一定距离,此时可人工使调节部滑动,保证调节部与患者的后脑部位接触,从而保持对患者的头部有较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调节部远离调节槽的侧壁为弧形。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患者的后脑部位为弧形,调节部的弧形的侧壁能够更好的与患者的后脑部位贴合,从而更好的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进一步,调节部上横向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固定部滑动连接。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导向杆对调节部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避免调节部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或者扭转,继而避免调节部的弧形侧壁偏移,使调节部的弧形侧壁能够更好的与患者的后脑部位贴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正视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正视纵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正视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头枕1、凹槽11、第一缓冲层12、第一防尘片13、魔术贴14、硬板15、挡块2、第二缓冲层21、第二防尘片22、固定部23、调节部24、调节槽3、导向杆31、螺杆32、拉簧33、容纳槽4、音响41、通道42。实施例1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如图1所示,包括头枕1和挡块2,挡块2与头枕1一体成型,实际实施时,挡块2和头枕1可采用木质、竹质、塑料材质、金属材质、陶瓷材质等硬质材料。挡块2位于头枕1的顶部且挡块2位于头枕1的左端,挡块2与头枕1呈L形分布。挡块2的右壁为弧形,头枕1顶部设有与人体耳部适配的凹槽11,凹槽11位于挡块2的右侧。本实施例中的垫枕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先人工将垫枕放置在治疗床上,患者采用左侧位躺在治疗床上后先将头部枕在头枕1上,同时将左耳放入凹槽11内,此时挡块2位于患者的左侧,挡板的右壁对患者的后脑部位进行支撑,无需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扶持即可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头部后仰,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头枕1包括从下至上分布的硬板15、第一缓冲层12和第一防尘片13,其中硬板15与挡板一体成型,第一缓冲层12采用海绵材质,第一缓冲层12胶接在硬板15顶部。第一防尘片13表面涂覆有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具体实施时,第一防尘片13采用现有的防水牛津布面料,保证对第一缓冲层12的遮挡作用的同时起到防水作用。第一防尘片13的上下两侧均位于第一缓冲层12外侧,第一防尘片13与硬板15之间设有两个魔术贴14,具体的,如图3所示,两个魔术贴14分别位于第一缓冲层12的上下两侧,其中魔术贴14的子面胶接在硬板15上,魔术贴14的母面通过针线固定在第一防尘片13上,从而使第一防尘片13与硬板15可拆卸连接,方便拆下第一防尘片13进行清洁。再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层12和第一防尘片13上均设有与凹槽11对齐的开口,以保证患者的耳部能够放入凹槽11内。挡块2的右壁胶接有第二缓冲层21,第二缓冲层21右侧设有第二防尘片22,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防尘片22与挡块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防尘片13与硬板15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中的垫枕使用时,第一缓冲层12对患者的头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患者的头部直接与硬质的硬板15接触,从而提高使用的舒适度。而第一防尘片13和第二防尘片22对灰尘、汗渍和外界的水渍起到阻挡的作用,当第一防尘片13和第二防尘片22脏污后,拆下第一防尘片13和第二防尘片22即可进行清洗,保持垫枕的清洁。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和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头枕上且挡块顶部高于头枕顶部,所述头枕顶部设有用于容纳耳部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和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头枕上且挡块顶部高于头枕顶部,所述头枕顶部设有用于容纳耳部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朝向凹槽的侧壁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硬板,所述硬板位于头枕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顶部固定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上设有与凹槽对齐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朝向凹槽的侧壁固定有第二缓冲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化内镜诊疗防后仰防压疮垫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