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07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包括安装座、底座、侧板、顶板和热压型机构,安装座安装在底座上,侧板安装于底座一侧,顶板安装于侧板顶端,热压型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压块、上模具和下模具,升降液压缸一端安装于顶板内侧,升降液压缸另一端连接压块,上模具安装于压块下端面,下模具安装于安装座上端面,下模具上开设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铜质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铜质材料的快速热压成型,提高了铜质材料的生产效率;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加热组件能够对铜质材料均匀加热,加热稳定性好,能够提高铜质材料热压效果;采用的底座具有优异的减震效果,能够提高热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压成型
,具体为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
技术介绍
热压成型是塑料加工业中简单、普遍之加工方法,主要是利用加热加工模具后,注入试料,以压力将模型固定于加热板,控制试料之熔融温度及时间,以达融化后硬化、冷却,再予以取出模型成品即可。热压成型有时亦可划分为真空成型(vacuumforming),与压缩成型(compressionmolding),其施压方式不尽相同。压缩成型大部份是将塑料置于模具加热软化后,再施加压力以成型。而真空成型所加压力来源,可以是单边抽真空,或除在一边抽真空外,另一边辅以高压。与其它加工法比较,热压成型具有模具便宜、成品厚度均匀等优点,其产品从早期军事地图模型及飞机机罩,到现在已可制成冰箱门的内衬、汽车档泥板、汽车底盘、软质饮水杯、标示牌、包装材料及其它厚度均匀的产品。铜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压成型,现有的热压型装置结构单一,压型效果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包括安装座、底座、侧板、顶板和热压型机构,所述安装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侧板安装于底座一侧,所述顶板安装于侧板顶端,所述热压型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压块、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升降液压缸一端安装于顶板内侧,所述升降液压缸另一端连接压块,所述上模具安装于压块下端面,所述下模具安装于安装座上端面,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铜质材料。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内还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根碳纤维加热管和加热管安装架,所述加热管安装架安装于空腔内,多根所述碳纤维加热管平行安装于加热管安装架。优选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和导向杆,所述上套筒安装于顶端外端内侧,所述下套筒安装于安装座外端内侧,所述导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套筒内和下套筒内。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上座体、下座体、上减震垫、下减震垫和减震弹簧组,所述上减震垫安装于上座体下端面,所述下减震垫安装于下座体上端面,所述减震弹簧组安装于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之间。优选的,所述压块两端与顶板之间分别安装定位导向柱。优选的,所述导向柱外部套设蝶形弹簧。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待压型的铜质材料放置于下模具上的放置槽内;B、之后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碳纤维加热管加热,碳纤维加热管对铜质材料进行加热;C、之后控制升降液压缸工作,升降液压缸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压块带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上模具向下移动过程中,对下方的铜质材料进行热压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铜质材料的快速热压成型,提高了铜质材料的生产效率;其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加热组件能够对铜质材料均匀加热,加热稳定性好,能够提高铜质材料热压效果;采用的底座具有优异的减震效果,能够提高热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成型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包括安装座1、底座2、侧板3、顶板4和热压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侧板3安装于底座2一侧,所述顶板3安装于侧板3顶端,所述热压型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5、压块6、上模具7和下模具8,所述升降液压缸5一端安装于顶板4内侧,所述升降液压缸5另一端连接压块6,压块6两端与顶板4之间分别安装定位导向柱20,定位导向柱20外部套设蝶形弹簧21;所述上模具安装于压块下端面,所述下模具安装于安装座上端面,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铜质材料。本专利技术中,下模具8内还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加热组件9,所述加热组件9包括多根碳纤维加热管10和加热管安装架11,所述加热管安装架11安装于空腔内,多根所述碳纤维加热管10平行安装于加热管安装架11。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上套筒12、下套筒13和导向杆14,所述上套筒12安装于顶板3外端内侧,所述下套筒13安装于安装座1外端内侧,所述导向杆14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套筒12内和下套筒13内。此外,本专利技术中,底座2包括上座体15、下座体16、上减震垫17、下减震垫18和减震弹簧组19,所述上减震垫17安装于上座体15下端面,所述下减震垫18安装于下座体16上端面,所述减震弹簧组19安装于上减震垫17和下减震垫18之间。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待压型的铜质材料放置于下模具上的放置槽内;B、之后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碳纤维加热管加热,碳纤维加热管对铜质材料进行加热;C、之后控制升降液压缸工作,升降液压缸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压块带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上模具向下移动过程中,对下方的铜质材料进行热压成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铜质材料的快速热压成型,提高了铜质材料的生产效率;其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加热组件能够对铜质材料均匀加热,加热稳定性好,能够提高铜质材料热压效果;采用的底座具有优异的减震效果,能够提高热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成型质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包括安装座(1)、底座(2)、侧板(3)、顶板(4)和热压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侧板(3)安装于底座(2)一侧,所述顶板(3)安装于侧板(3)顶端,所述热压型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5)、压块(6)、上模具(7)和下模具(8),所述升降液压缸(5)一端安装于顶板(4)内侧,所述升降液压缸(5)另一端连接压块(6),所述上模具安装于压块下端面,所述下模具安装于安装座上端面,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铜质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包括安装座(1)、底座(2)、侧板(3)、顶板(4)和热压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侧板(3)安装于底座(2)一侧,所述顶板(3)安装于侧板(3)顶端,所述热压型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5)、压块(6)、上模具(7)和下模具(8),所述升降液压缸(5)一端安装于顶板(4)内侧,所述升降液压缸(5)另一端连接压块(6),所述上模具安装于压块下端面,所述下模具安装于安装座上端面,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铜质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8)内还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加热组件(9),所述加热组件(9)包括多根碳纤维加热管(10)和加热管安装架(11),所述加热管安装架(11)安装于空腔内,多根所述碳纤维加热管(10)平行安装于加热管安装架(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质材料热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上套筒(12)、下套筒(13)和导向杆(14),所述上套筒(12)安装于顶板(3)外端内侧,所述下套筒(13)安装于安装座(1)外端内侧,所述导向杆(14)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包克远李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宁市隆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