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05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生巾,从上到下依次由上面层、下面层、吸收储液层和防渗漏层叠接,上面层和下面层均为无纺布,上面层与下面层的结合体上间隔设有一组立体凸起和第一通孔,立体凸起与第一通孔间隔交错,吸收储液层的厚度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梯,其中吸收储液层的中部为第一阶梯,第一阶梯四周下降为第二阶梯,第一阶梯前后两端往外延伸的第二阶梯区域间隔设有一组第二通孔,其余第二阶梯区域间隔设有一组第三通孔,上面层、下面层和吸收储液层结合体的中部间隔设有一组第四通孔。这种卫生巾更加贴合女性曲线,吸收更快,减少侧漏,使用时更舒适、透气、干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巾
本技术涉及妇女、婴儿卫生用品,具体是一种卫生巾。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的卫生用品根据面层的分类可以分为PE打孔膜面层、热风无纺布面层和纯棉无纺布面层等,从消费者使用舒适度和抗过敏效果角度分析,与消费者皮肤接触的材料为纯棉无纺布或其他天然纤维无纺布的评价最高,但是纯棉无纺布或其他天然纤维无纺布,都存在本身纤维吸湿能力较强,使用过程中产品表层干爽度不足的,且消费者在使用卫生巾的过程中,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会有一些粘稠物质产生,主要是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脱落的子宫内膜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形成的,这些粘稠物质附着在卫生巾的表层,消费者感觉异常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卫生巾。这种卫生巾更加贴合女性曲线,吸收更快,减少侧漏,使用时更舒适、透气、干爽。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生巾,从上到下依次由上面层、下面层、吸收储液层和防渗漏层叠接,上面层和下面层均为无纺布,其中上面层为天然纤维无纺布或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上面层与下面层的结合体上间隔设有一组立体凸起和第一通孔,立体凸起与第一通孔间隔交错,吸收储液层的厚度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梯,其中吸收储液层的中部为第一阶梯,第一阶梯四周下降为第二阶梯,第一阶梯前后两端往外延伸的第二阶梯区域间隔设有一组第二通孔,其余第二阶梯区域间隔设有一组第三通孔,上面层、下面层和吸收储液层结合体的中部间隔设有一组第四通孔。所述立体凸起呈椭圆状,凸起的高度为1mm-3mm。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直径为0.5mm-3mm。所述立体凸起和第一通孔工艺由在线生产时同时实现,使本技术方案中上面层和下面层的立体凸起和打孔效果更佳,且成本更低。所述吸收储液层第一阶梯的厚度为5mm-6mm,第二阶梯的厚度为3mm-4mm。所述第二通孔为矩形,矩形短边为0.5mm-3mm,长边为0.5mm-5mm,矩形的短边方向与吸收储液层的短边方向一致。所述第三通孔由3个矩形组合而成,矩形短边为0.5mm-2mm,长边为0.5mm-5mm,第三通孔的孔心为矩形短边的垂直线向内相交的交点,其中相邻两根矩形短边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均为120度。所述第四通孔为圆形,直径为0.5mm-3mm,第四通孔加快液体到达吸收储液层,减少侧漏,加快粘稠液体下渗。所述上面层与下面层采用热压合固定、超声波固定或热熔胶固定中的其中一种方式固定。所述上面层为天然纤维无纺布或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上面层包含的天然纤维为天然纯棉、蚕丝或植物纤维,热塑性化学纤维为PET、PP等,所述天然纤维无纺布或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均采用水刺生产工艺实现。所述上面层为天然纤维无纺布或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天然纤维面与消费者皮肤接触。所述上面层的克重为10-60g/m2最佳。所述下面层为薄型无纺布,克重为10-40g/m2最佳。所述吸收储液层由衬纸和设置在衬纸内的结合体组成,其中结合体由绒毛浆和高分子吸水树脂结合而成。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均为等距间隔设置。本技术方案中上面层和下面层立体凸起和开孔技术减少了卫生巾产品表层与使用者接触面,使用时更加舒适、透气、干爽,吸收储液层中部的第一阶梯,更加贴身女性曲线,第二阶梯上设置不同的通孔,吸收更快,减少侧漏,本技术方案上面层、下面层和吸收储液层结合体的中部,设置的第四通孔加快液体到达吸收储液层,减少侧漏,加快粘稠液体下渗。这种卫生巾更加贴合女性曲线,吸收更快,减少侧漏,使用时更舒适、透气、干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上面层和下面层组合体上立体凸起和第一通孔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吸收储液层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吸收储液层上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第四通孔的示意图。图中,1.上面层2.下面层3.吸收储液层4.防渗漏层5.立体凸起6.第一通孔7.第一阶梯8.第二阶梯9.第二通孔10.第三通孔11.第四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参照图1-图5,一种卫生巾,从上到下依次由上面层1、下面层2、吸收储液层3和防渗漏层4叠接,上面层1和下面层2均为无纺布,其中上面层1为天然纤维无纺布或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本例为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上面层1与下面层2的结合体上间隔设有一组立体凸起5和第一通孔6,立体凸起5与第一通孔6间隔交错,吸收储液层3的厚度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梯,其中吸收储液层3的中部为第一阶梯7,第一阶梯7四周下降为第二阶梯8,第一阶梯7前后两端往外延伸的第二阶梯8区域等距间隔设有一组第二通孔9,其余第二阶梯8区域等距间隔设有一组第三通孔10,上面层1、下面层2和吸收储液层3结合体的中部等距间隔设有一组第四通孔11。所述立体凸起5呈椭圆状,凸起的高度为1mm-3mm。所述第一通孔6为圆形,直径为0.5mm-3mm。所述立体凸起5和第一通孔6工艺由在线生产时同时实现。所述吸收储液层3第一阶梯7的厚度为5mm-6mm,本例为5mm,第二阶梯8的厚度为3mm-4mm,本例为3mm。所述第二通孔9为矩形,矩形短边为0.5mm-3mm,长边为0.5mm-5mm,本例为短边为1mm,长边为2mm,矩形的短边方向与吸收储液层3的短边方向一致。所述第三通孔10由3个相同的矩形组合而成,矩形短边为0.5mm-2mm,长边为0.5mm-3mm,本例短边为1mm,长边为2mm,第三通孔10的孔心为矩形短边垂直线向内相交的交点,其中相邻两根矩形短边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均为120度。所述第四通孔11为圆形,直径为0.5mm-3mm,本例为1mm。所述上面层1与下面层2采用热压合固定、超声波固定或热熔胶固定中的其中一种方式固定,本例为热压合固定。所述天然纤维无纺布或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上面层1包含的天然纤维为天然纯棉、蚕丝或植物纤维,热塑性化学纤维为PET、PP等,所述的天然纤维无纺布或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均采用水刺生产工艺实现。所述的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天然纤维面与消费者皮肤接触。所述上面层1无纺布的克重为10-60g/m2最佳,本例为20g/m2。所述下面层2为薄型无纺布,克重为10-40g/m2最佳,本例为15g/m2。所述吸收储液层3由衬纸和设置在衬纸内的结合体组成,其中结合体由绒毛浆和高分子吸水树脂结合而成。实施例2:本例上面层1为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本例吸收储液层3第一阶梯7的厚度为5mm,第二阶梯8的厚度为3mm。本例第二通孔9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生巾,从上到下依次由上面层、下面层、吸收储液层和防渗漏层叠接,上面层和下面层均为无纺布,其中上面层为天然纤维无纺布或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面层与下面层的结合体上间隔设有一组立体凸起和第一通孔,立体凸起与第一通孔间隔交错,吸收储液层的厚度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梯,其中吸收储液层的中部为第一阶梯,由第一阶梯四周下降为第二阶梯,第一阶梯前后两端往外延伸的第二阶梯区域间隔设有一组第二通孔,其余第二阶梯区域间隔设有一组第三通孔,上面层、下面层和吸收储液层结合体的中部间隔设有一组第四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巾,从上到下依次由上面层、下面层、吸收储液层和防渗漏层叠接,上面层和下面层均为无纺布,其中上面层为天然纤维无纺布或天然纤维与热塑性化学纤维双梳理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面层与下面层的结合体上间隔设有一组立体凸起和第一通孔,立体凸起与第一通孔间隔交错,吸收储液层的厚度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梯,其中吸收储液层的中部为第一阶梯,由第一阶梯四周下降为第二阶梯,第一阶梯前后两端往外延伸的第二阶梯区域间隔设有一组第二通孔,其余第二阶梯区域间隔设有一组第三通孔,上面层、下面层和吸收储液层结合体的中部间隔设有一组第四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凸起呈椭圆状,凸起的高度为1mm-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直径为0.5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储液层第一阶梯的厚度为5m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百城陈遥原陈溶谦陈洲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洁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