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99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选择氨基化碳纳米管与四苯基卟啉四醛、2,5‑二甲基‑对苯二胺,采用溶剂热法构建了原位复合COFs体系,并与金属离子螯合,进而制备了高催化活性与选择性的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测试结果表明,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在的CO法拉第效率、CO部分电流密度、CO的转换频率等方面性能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
,具体的涉及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二氧化碳的超标排放导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其引发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各地气候不断恶化,因此二氧化碳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二氧化碳是丰富的C1资源,若能将其充分利用则可以缓解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因其具备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重点在于制备高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催化材料。COFs是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晶态多孔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可预测的结构,高稳定性和孔隙率。COFs可用作电催化CO2还原反应催化剂,主要由于:1)与其他更高密度的材料相比,质量相似的COFs可能提供更多的暴露表面积和活性位点;2)可通过调结构赋予COFs多种功能,如给电子及转移或CO2富集,有利于增强电催化CO2还原反应性能。然而,单独COFs的电催化CO2还原反应法拉第效率相对较低(FECO,通常<90%),这可能是因为COFs导电性不高,导致分子间电子传输效率低。因此,设计和构筑COFs基复合材料是提高其催化活性主要研究内容。碳纳米管(CNT)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及导电性,可以为电子的传输提供一个理想的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COFs基复合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中的活性,提供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氨基化碳纳米管(NH2-MWCNT)加入真空玻璃管中,搅拌下依次加入1,2-邻二氯苯、叔丁醇、四苯基卟啉四醛,超声30min,再加入2,5-二甲基-对苯二胺,继续超声20分钟,最后加入乙酸水溶液,将真空玻璃管在液态N2中冷冻,并通过三次冷冻-抽真空-融化循环进行脱除空气,将真空玻璃管在真空下密封,在120℃下加热7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用无水四氢呋喃洗涤至滤液无色,将所得固体在丙酮中浸泡72小时(期间每隔12小时更换一次丙酮),过滤,在150℃下真空干燥24小时,所得固体即为MWCNT-Por-COF,所述四苯基卟啉四醛的加入量与2,5-二甲基-对苯二胺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4:1,所述NH2-MWCNT的加入量与2,5-二甲基-对苯二胺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3:1或5:1或7:1或9:1或12:1。(2)将步骤(1)所得的MWCNT-Por-COF与CoCl2·6H2O加入四氢呋喃中,在50℃下,搅拌15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用四氢呋喃和丙酮各洗涤3次,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所得固体即为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所述MWCNT-Por-COF的加入量与CoCl2·6H2O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2。步骤(1)中所述的1,2-邻二氯苯的用量为150毫升/克2,5-二甲基-对苯二胺,所述的叔丁醇的用量为150毫升/克2,5-二甲基-对苯二胺,所述的醋酸水溶液的用量为50毫升/克2,5-二甲基-对苯二胺。步骤(1)中所述的乙酸水溶液的物质量的浓度为3.0mol/L。步骤(1)中所述的超声的超声波频率为40KHz,超声波功率为50-200W。按所述方法制备的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可用作电催化CO2还原反应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优点是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将氨基化碳纳米管与Por-COF进行原位复合并将其与金属离子螯合,进而提高了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在-0.6Vvs.RHE的电势下显示极高的CO法拉第效率,最高为99.3%;在-0.6Vvs.RHE,最大的电流密度可达-18.77mA·cm-2,在-1.0Vvs.RHE,相对的最高TOF可达70.6s-1。附图说明图1是对比例1所制Por-COF样品和实施例1所制MWCNT-Por-COF-Co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其中a)为Por-COF、四苯基卟啉四醛(Por-CHO)、对苯二胺(Pa)样品的红外光谱谱图;b)为Por-COF、MWCNT-Por-COF、MWCNT-Por-COF-Co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图2是对比例1所制Por-COF样品和实施例1所制MWCNT-Por-COF、MWCNT-Por-COF-Co样品的PXRD曲线图。图3是扫描电镜图与透射电镜图,其中a)为氨基化碳纳米管(NH2-MWCNT)样品的扫描电镜图;b)为氨基化碳纳米管(NH2-MWCNT)样品的透射电镜图;c)为对比例1所制Por-COF样品的透射电镜图;d)为对比例1所制Por-COF样品的扫描电镜图;e)为实施例1所制MWCNT-Por-COF的扫描电镜图;f)为实施例1所制MWCNT-Por-COF的透射电镜图;g)为实施例1所制MWCNT-Por-COF的透射电镜图的局部放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完整的说明。附图中作为对比的Por-COF样品的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对比例1。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氨基化碳纳米管(NH2-MWCNT)加入真空玻璃管中,搅拌下依次加入1,2-邻二氯苯、叔丁醇、四苯基卟啉四醛,超声30分钟,再加入2,5-二甲基-对苯二胺,继续超声20分钟,最后加入乙酸水溶液,将真空玻璃管在液态N2中冷冻,并通过三次冷冻-抽真空-融化循环进行脱除空气,将真空玻璃管在真空下密封,在120℃下加热7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用无水四氢呋喃洗涤至滤液无色,将所得固体在丙酮中浸泡72小时(期间每隔12小时更换一次丙酮),过滤,在150℃下真空干燥24小时,所得固体即为MWCNT-Por-COF,所述四苯基卟啉四醛的加入量与2,5-二甲基-对苯二胺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4:1,所述NH2-MWCNT的加入量与2,5-二甲基-对苯二胺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3:1或5:1或7:1或9:1或12:1。(2)将步骤(1)所得的MWCNT-Por-COF与CoCl2·6H2O加入四氢呋喃中,在50℃下,搅拌15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用四氢呋喃和丙酮各洗涤3次,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所得固体即为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所述MWCNT-Por-COF的加入量与CoCl2·6H2O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2。步骤(1)中所述的1,2-邻二氯苯的用量为150毫升/克2,5-二甲基-对苯二胺,所述的叔丁醇的用量为150毫升/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氨基化碳纳米管(N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WCNT/Por-COF-Co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氨基化碳纳米管(NH2-MWCNT)加入真空玻璃管中,搅拌下依次加入1,2-邻二氯苯、叔丁醇、四苯基卟啉四醛,超声30分钟,再加入2,5-二甲基-对苯二胺,继续超声20分钟,最后加入乙酸水溶液,将真空玻璃管在液态N2中冷冻,并通过三次冷冻-抽真空-融化循环进行脱除空气,将真空玻璃管在真空下密封,在120℃下加热7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用无水四氢呋喃洗涤至滤液无色,将所得固体在丙酮中浸泡72小时(期间每隔12小时更换一次丙酮),过滤,在150℃下真空干燥24小时,所得固体即为MWCNT-Por-COF,所述四苯基卟啉四醛的加入量与2,5-二甲基-对苯二胺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4:1,所述氨基化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与2,5-二甲基-对苯二胺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3:1或5:1或7:1或9:1或12:1;
(2)将步骤(1)所得的MWCNT-Por-COF与CoCl2·6H2O加入四氢呋喃中,在50℃下,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为民张凤鸣董鸿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