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98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及可穿戴设备,其中,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体温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心电图的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的接触件和第二检测装置的ECG电极围合成环状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使生物信息检测组件的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将生物信息检测组件的整体安装于可穿戴设备的底壳能够与佩戴者接触的接触区域,进而能够提升生物信息检测组件与人体接触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涉及生物信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为便于人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如手表、手环等具有健康检测功能,例如心电检测功能、测温功能等,然而这些功能在使用时都需要通过不同检测装置与人体进行接触,由于手表、手环等设备的体积较小,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有限,因此,各检测装置在布设的时候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检测装置与人体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及可穿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与人体接触不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处的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第一检测装置接触的被测对象的温度;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处的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第二检测装置接触的被测对象的心电信息;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中用于与被测对象接触的接触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中与被测对象接触的ECG电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且所述接触件中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ECG电极中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的部分围合成环状结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接触件接触以获取所述接触件的热量且用于与温度检测电路电连接的测温件。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温度检测电路电连接的测温件;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接触件与所述测温件之间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用于将所述接触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测温件。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封堵件,所述接触件呈杯状,杯状的所述接触件具有腔体,且所述接触件远离人体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测温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腔体,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开口,且用于隔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触件具有与被测对象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面积大于等于20平方毫米且小于等于40平方毫米。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触件和所述ECG电极之间具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进行电隔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离件的宽度大于等于0.6毫米且小于等于0.9毫米。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触件朝向被测对象的面与所述ECG电极朝向被测对象的面位于同一平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触面呈弧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环状结构为圆形环状结构、方形环状结构、椭圆形环状结构或跑道形环状结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的中轴线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触件中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的部分关于所述底壳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轴对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的ECG电极,两个所述ECG电极关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生物信息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采集被测对象的PPG(光电容积描记)信号的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且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的光窗位于所述环状结构的内侧。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检测组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及可穿戴设备,其中,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体温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心电图的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的接触件和第二检测装置的ECG电极围合成环状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使生物信息检测组件的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将生物信息检测组件的整体安装于可穿戴设备的底壳的能够与佩戴者接触的接触区域,进而能够提升生物信息检测组件与人体接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Ⅰ位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底壳;2-生物信息检测组件;21-第一检测装置;211-接触件;211a-腔体;211b-接触面;212-测温件;213-导热件;214-封堵件;22-ECG电极;23-隔离件;24-第三检测装置;25-心率检测光窗;26-血氧检测光窗。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为了便于人们能够随时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都设置了各种健康检测功能,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具有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检测功能、光电容积扫描(photoplethysmography,PPG)功能、体温检测等。在实现上述功能时,需要在电子设备上设置对应的检测装置,通常情况下,心电图检测装置需要与人体接触才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检测,例如心电图检测装置需要与人体进行接触,通过对人体产生的生物电进行检测,从而得出心电图。体温检测装置虽然可以设置成非接触式的温度检测装置,但是非接触式的温度检测装置容易受环境因素干扰,且不容易实现对被测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测量,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检测组件(2)包括:/n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1)处的第一检测装置(21),用于检测与第一检测装置接触的被测对象的温度;/n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1)处的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第二检测装置接触的被测对象的心电信息;/n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中用于与被测对象接触的接触件(21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壳(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中与被测对象接触的ECG电极(2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壳(1)的外表面,且所述接触件(211)中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ECG电极中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的部分围合成环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检测组件(2)包括:
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1)处的第一检测装置(21),用于检测与第一检测装置接触的被测对象的温度;
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1)处的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第二检测装置接触的被测对象的心电信息;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中用于与被测对象接触的接触件(21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壳(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中与被测对象接触的ECG电极(2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壳(1)的外表面,且所述接触件(211)中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ECG电极中位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的部分围合成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装置(21)还包括与所述接触件(211)接触以获取所述接触件(211)的热量且用于与温度检测电路电连接的测温件(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1)还包括:
用于与温度检测电路电连接的测温件(212);及
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接触件(211)与所述测温件(212)之间的导热件(213),所述导热件(213)用于将所述接触件(211)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测温件(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1)还包括封堵件(214),所述接触件(211)呈杯状,杯状的所述接触件(211)具有腔体(211a),且所述接触件(211)远离人体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测温件(21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腔体(211a),所述封堵件(214)封堵所述开口,且用于隔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11)具有与被测对象接触的接触面(211b);
所述接触面(211b)的面积大于等于20平方毫米且小于等于40平方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11)和所述ECG电极(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