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划伤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79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划伤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固定于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且相互配合的链牙、滑动连接在链牙上的链头和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链带和所述第二链带上链牙末端的上止,所述第一链带和所述第二链带均设有保护层,所述上止上设有便于更换链头的内嵌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阻燃,且可以防止使用者被链牙划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划伤拉链
本技术涉及拉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划伤拉链。
技术介绍
目前,拉链作为使物品合并或者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运用于服装等物品,用于连接这些物品开口的边缘,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拉链块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或者打开。授权公告号为CN10613648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现有拉链,包括两个拉链带和两个拉链组;所述拉链带的边缘均设有安装筋,所述每个拉链组分别卡接在一个安装筋上,并且两个拉链组互相扣合;每个拉链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拉链块,所述拉链块的外侧设有用于插装在安装筋上的安装槽,拉链块的内侧的一端设有扣合齿,另一端设有导向齿;同一拉链组中每个拉链块上的所述扣合齿与导向齿之间形成卡扣槽,用于嵌装另一个拉链组上适配的拉链块的扣合齿;同一拉链组中每个拉链块上的扣合齿与相邻拉链块的导向齿之间形成导向槽,用于嵌装另一个拉链组上适配的拉链块的导向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拉链在没有封闭时,拉链块的表面粗糙,在使用时容易不小心划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止划伤的拉链。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划伤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固定于所述第一链带和所述第二链带且相互配合的链牙、滑动连接在链牙上的链头和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链带和所述第二链带上链牙末端的上止,所述第一链带和所述第二链带均设有保护层,所述上止上设有便于更换链头的内嵌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止限制链头滑出,并且在拉到最顶端的时候可以将上止卡入链头内防止人划伤。通过保护层,可以保护拉链的链牙,并且在使用时可以防止人被链牙划伤。如果链头坏了,可以通过内嵌机构方便更换链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层为分别贴合在所述第一链和所述第二链带上的保护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护层可以保护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并且在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没有卡合时,通过保护层,可以将链牙包覆在保护层内,并且可以保护使用者脸部划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膜为阻燃塑料透明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护膜设为阻燃塑料透明膜,可以防火,并且可以展示出链带的图案。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燃塑料透明膜为软性材料且与所述第一链带和所述第二链带通过热熔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熔连接,可以方便操作,并且在保护层坏了时,可以方便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层将所述链牙包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护膜将链头包覆可以保护链牙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防止链牙在使用时划伤使用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嵌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上止上表面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槽侧壁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侧壁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侧壁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上止侧边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滑动槽底面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槽底面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有预压力,所述第一滑动块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块相配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链头坏时,使用者向下扣动第二限位块,将第二滑动块脱离处卡槽,这时第一滑动块会在第二弹性件的带动下带入第一滑动槽内,这时将拉链头抽出更换,当换好后,扣动第一限位块,带动第一滑动块运动,将第二滑动块卡入卡槽内,固定住第一滑动块。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链头包括上翼板、下翼板、连接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的连接轴和固定于上翼板上的拉片保持部,所述拉片套设于所述拉片保持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翼板、下翼板和连接轴将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连接在一起,通过拉片保持部,通过拉片活动连接在拉片保持部,使用者可以通过拉动拉片带动整个链头在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上滑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翼板上设有凹槽,所述拉片保持部内设有一端与所述拉片保持部固定的凸部,所述拉片保持部内壁与所述凸部顶部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凸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与所述链牙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使用者拉动拉片,拉动凸部,将凸部拉离链牙,可以方便拉链的使用,当拉到位置时,松开拉片,凸部抵触在链牙上,可以将链头固定在位置上,可以当拉扯第一链带或第二链带时,防止链头向下滑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保护层可以保护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并且在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没有卡合时,通过保护层,可以将链牙包覆在保护层内,并且可以保护使用者防止划伤。2.通过上止上的内嵌机构,当链头坏了时,可以方便更换链头。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防划伤拉链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视图。图3是上止示意图。图4是图3上止的剖视图。图5是链头剖视图。图中,1、第一链带;2、第二链带;3、链牙;4、链头;41、上翼板;411、凹槽;412、凸部;413、第一弹性件;42、下翼板;43、拉片保持部;5、拉片;61、上止;62、下止;7、保护层;8、内嵌机构;81、第一滑动槽;82、第一滑动块;821、第一限位槽;822、第一限位块;83、第二弹性件;84、第二滑动槽;85、第二滑动块;851、第二限位槽;852、第二限位块;86、第三弹性件;87、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划伤拉链,包括第一链带1、第二链带2、固定于第一链带1和第二链带2且相互配合的链牙3、滑动连接在链牙3上的链头4和分别固定在第一链带1和第二链带2的链牙3末端的上止61,上止61通过卡合的机构固定在第一链带1和第二链带2上,第一链带1和第二链带2均设有保护层7,保护层7为分别贴合在第一链和第二链带2上的保护膜。保护膜为阻燃塑料透明膜。阻燃塑料透明膜为软性材料且分别与第一链带1和第二链带2通过热熔连接。保护层7在没有将拉链拉上是将链牙3包覆在保护层7内,当拉链拉上时,第一链带1上的保护层7和第二链带2上的保护层7局部重叠,上止61上设有便于更换链头4的内嵌机构8。参照图3和图4内嵌机构8包括开设于上止61上表面的第一限位槽821,第一限位槽821内设有贯穿第一限位槽821侧壁的第一滑动槽81,第一滑动槽81内设有第一滑动块82,第一滑动块82上表面设有与第一限位槽821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块822,第一滑动块82侧壁与第一滑动块82侧壁连接有第二弹性件83,第二弹性件83上一直保持有预拉力,上止61侧边设有第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划伤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链带(1)、第二链带(2)、固定于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且相互配合的链牙(3)、滑动连接在链牙(3)上的链头(4)和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的链牙(3)末端的上止(61),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均设有保护层(7),所述上止(61)上设有便于更换链头(4)的内嵌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划伤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链带(1)、第二链带(2)、固定于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且相互配合的链牙(3)、滑动连接在链牙(3)上的链头(4)和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的链牙(3)末端的上止(61),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均设有保护层(7),所述上止(61)上设有便于更换链头(4)的内嵌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划伤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7)为分别贴合在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上的保护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划伤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为阻燃塑料透明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划伤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塑料透明膜为软性材料且与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通过热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划伤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塑料透明膜将所述链牙(3)包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划伤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机构(8)包括开设于所述上止(61)上表面的第一限位槽(821),所述第一限位槽(821)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槽(821)侧壁的第一滑动槽(81),所述第一滑动槽(81)内设有第一滑动块(82),所述第一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开勇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新益拉链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