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72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及一种茶叶揉捻机,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动力控制组件和卸料挡件,动力控制组件与卸料挡件连接,动力控制组件固定安装在揉捻盘底面或者揉捻盘下方,卸料挡件是用于封堵住揉捻盘上的卸料口,卸料挡件设置在揉捻盘上的卸料口的下方;动力控制组件用于驱动卸料挡件进行自动地平移式往复运动或者圆弧式旋转往复运动,驱动卸料挡件与卸料口之间逐渐形成由小到大的下料空腔,以及在卸料完成后或者需要对揉捻盘上茶叶进行揉捻时,将卸料挡件驱动封堵住卸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揉捻完成后的茶叶进行自动卸料以及卸料完成后揉捻筒和揉捻盘进行清洗清洁,从而实现对茶叶揉捻的自动化操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茶叶生产过程中揉捻机是常用的机械设备,现有的茶叶揉捻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揉捻盘,揉捻盘上设置有筋条,揉脸盘的上方设置有压盖,压盖设置在揉捻筒内,揉捻筒与曲柄摇杆机构连接,在实施对茶叶揉捻操作时,动力机构动作,曲柄摇杆机构开始运转,带动揉捻筒在揉捻盘上做圆周运动,对茶叶实施揉捻。现有技术中,在对茶叶揉捻操作时,每一台揉捻机均是独立运作的,当向茶叶揉捻机投料时,茶叶揉捻机只有在停机的状态下,摇动手轮并连动丝杆螺母机构,使得压盖抬升至揉捻筒上方,并通过人工的方式向揉捻盘内再次投料,然后摇动手轮并连动丝杆螺母机构动作,从而使得压盖下移并使得茶叶压紧,然后启动揉捻机继续进行揉捻操作,上述的揉捻机在对茶叶实施揉捻操作时,无法实现连续的自动化生产,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在现有专利文件(公开(公告)号:CN204305982U,名称为:一种茶叶揉捻机)中是采用人工手动操控转动手柄22,实现对出料门10的关闭和打开,并不能实现自动化操控,从而难以实现揉捻机整体的自动化操作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及一种茶叶揉捻机,茶叶揉捻机在整体上采用PLC智能控制,能够对横梁进行自动打开与闭合,便于对揉捻筒内进行添加茶叶原料,通过伺服电缸实现对筒盖进行上下升降行程和力矩大小形成控制,同时采用双臂结构的揉捻机,保证施力加压更加均衡;对揉捻完成后的茶叶通过本技术中的自动卸料装置进行自动卸料以及卸料完成后揉捻筒和揉捻盘进行清洗清洁,从而实现对茶叶揉捻的自动化操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动力控制组件(34)和卸料挡件(31),动力控制组件(34)与卸料挡件(31)连接,动力控制组件(34)固定安装在揉捻盘(30)底面或者揉捻盘(30)下方,卸料挡件(31)是用于封堵住揉捻盘(30)上的卸料口(301),卸料挡件(31)设置在揉捻盘(30)上的卸料口(301)的下方;动力控制组件(34)用于驱动卸料挡件(31)进行自动地平移式往复运动或者圆弧式旋转往复运动,这样在揉捻盘(30)需要对茶叶进行卸料的时候,驱动卸料挡件(31)与卸料口(301)之间逐渐形成由小到大的下料空腔,以及在卸料完成后或者需要对揉捻盘(30)上茶叶进行揉捻时,将卸料挡件(31)驱动封堵住卸料口(301)。随同揉捻盘(30)上的揉捻筒(2)的转动,能够将揉捻盘(30)上的茶叶沿着该下料空腔彻底地卸料完成;作为优选操作工艺:先将卸料挡件(31)转动至与揉捻盘(30)底面之间形成50°卸料夹角,再配合揉捻盘(30)上的揉捻筒(2)的转动,接着再将卸料口(301)打开完全(即卸料挡件(31)转动至与揉捻盘(30)底面之间形成90°或者大于90°),位于揉捻盘(30)上的茶叶能够顺势地沿着卸料口(301)逐步有序彻底地卸料完成;而且这样有效地防止由于卸料过于突然而导致的松紧不匀;使得茶叶沿着揉捻盘(30)上的卸料口(301)自由下料;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控制组件(34)包括气缸和导轨,气缸驱动卸料挡件(31)沿着导轨进行平移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卸料挡件(31)对卸料口(301)的封堵或打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30)、揉捻筒(2)、筒盖(201)、主立柱臂(3)、辅立柱臂(4)、横梁(5)、用于驱动横梁(5)进行旋转开闭的第一控制组件、用于驱动筒盖(201)进行上下升降和驱动筒盖(201)对揉捻筒(2)内茶叶施加压强的第二控制组件、以及用于操控完成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的PLC;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用于能够根据需要锁住或者卡扣住横梁(5)的锁止装置(8)、用于驱动横梁(5)绕着主立柱臂(3)完成正向转动打开以及反向转动闭合的开闭旋转驱动装置(6);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是采用用于驱动筒盖(21)垂直于横梁(5)的进行上下升降行程和施加不同力矩大小的伺服电缸(1);所述横梁(5)一端通过锁止装置(8)与辅立柱臂(4)连接,横梁(5)另一端通过开闭旋转驱动装置(6)与主立柱臂(3)连接;所述主立柱臂(3)和辅立柱臂(4)呈对称状位于横梁(5)两端;锁止装置(8)用于将辅立柱臂(4)自动地锁住横梁(5),以及在开闭旋转驱动装置(6)驱动横梁(5)进行转动时能够将横梁(5)与辅立柱臂(4)之间自动分离脱锁;开闭旋转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横梁(5)绕着主立柱臂(3)旋转45°~120°,通过转动横梁(5)移走位于揉捻筒(2)上方的筒盖(201),避免筒盖(201)遮挡住揉捻筒(2)上方的进料口,以便向揉捻筒(2)内顺畅地添加茶叶原料。采用开闭旋转驱动装置(6)与锁止装置(8)的连接配合,实现横梁的自动打开与闭合,这样便于对揉捻筒内进行添加茶叶原料。作为优选,本技术还包括用于驱动揉捻筒(2)进行旋转运动的揉捻筒转动驱动装置,所述揉捻筒转动驱动装置包括三个转臂(204),三个转臂(204)内侧端部与固定安装在揉捻筒(2)底部上的三个连接臂(202)枢接配合;三个转臂(204)外侧端部与支撑台(206)顶端部枢接配合;N个转臂(204)与支撑台(206)顶端部之间设置滑环Ⅰ(205),其中N为1或者2的自然数;即在1个转臂(204)与支撑台(206)顶端部之间设置滑环Ⅰ(205),或者在2个转臂(204)与支撑台(206)顶端部之间设置有滑环Ⅰ(205);所述滑环Ⅰ(205)用于对揉捻筒上部机电装置以及相应控制回路供电(具体可以采用:三相四线或单相二线)和对揉捻筒上部机电装置与上位机通讯(具体可以采用:RS485或RS232),由上位机经滑环Ⅰ(205)与揉捻筒上部的PLC通讯来实现对横梁(5)的自动打开与闭合;揉捻筒上部机电装置包括伺服电缸(1)以及用于控制横梁(5)开启与关闭的启闭旋转驱动装置(6);滑环Ⅰ(205)是采用三相四线或单相二线的强电与RS485或RS232的弱电结合形式。当使用2组滑环或者3组滑环的时候,其中1组或者2组滑环作为备用,以避免其中1组滑环不能正常供电或者通讯运行时候,另外1组或者2组滑环能够为揉捻筒上部机电装置正常运转进行供电以及保障PLC与上位机通讯正常。这样有效地避免现有设备中采用挂线电缆进行供电,一方面避免了挂线电缆长期旋转的损耗,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将伺服电缸(1)和启闭旋转驱动装置(6)的工作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通讯反馈。作为优选,本技术中在揉捻盘(30)底面上安装有自动卸料装置,所述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动力控制组件和卸料挡件,动力控制组件与卸料挡件连接,动力控制组件固定安装在揉捻盘底面或者揉捻盘下方,卸料挡件是用于封堵住揉捻盘上的卸料口(301),卸料挡件设置在揉捻盘上的卸料口(301)的下方;动力控制组件用于驱动卸料挡件进行自动地平移式往复运动,这样在揉捻盘需要对茶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控制组件(34)和卸料挡件(31),动力控制组件(34)与卸料挡件(31)连接,动力控制组件(34)固定安装在揉捻盘(30)底面或者揉捻盘(30)下方,卸料挡件(31)是用于封堵住揉捻盘(30)上的卸料口(301),卸料挡件(31)设置在揉捻盘(30)上的卸料口(301)的下方;/n动力控制组件(34)用于驱动卸料挡件(31)进行自动地平移式往复运动,这样在揉捻盘(30)需要对茶叶进行卸料的时候,驱动卸料挡件(31)与卸料口(301)之间逐渐形成由小到大的下料空腔,使得茶叶沿着揉捻盘(30)上的卸料口(301)自由下料;以及在卸料完成后或者需要对揉捻盘(30)上茶叶进行揉捻时,将卸料挡件(31)驱动封堵住卸料口(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控制组件(34)和卸料挡件(31),动力控制组件(34)与卸料挡件(31)连接,动力控制组件(34)固定安装在揉捻盘(30)底面或者揉捻盘(30)下方,卸料挡件(31)是用于封堵住揉捻盘(30)上的卸料口(301),卸料挡件(31)设置在揉捻盘(30)上的卸料口(301)的下方;
动力控制组件(34)用于驱动卸料挡件(31)进行自动地平移式往复运动,这样在揉捻盘(30)需要对茶叶进行卸料的时候,驱动卸料挡件(31)与卸料口(301)之间逐渐形成由小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姚江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