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968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多个虾池、微滤机、蛋白分离器、UV紫外灭菌器、冷热恒温器、生化培养器、主管泵、水质检测系统;所述的多个虾池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管道与微滤机、蛋白分离器、UV紫外灭菌器、冷热恒温器、生化培养器连接,生化培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多个虾池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的水质检测系统旁接在微滤机与蛋白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的主管泵安装在多个虾池的出水端与微滤机之间的管道上。由于本养殖过程全程采用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各环节参数指标准确详细,采用微生物制剂和活藻调节水体,养虾全过程不使用化学制剂,养水、肥水过程严格,是一个绿色无公害的生态健康养殖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大多是土池粗放式养殖,放养密度低,浪费土地资源,池底脏污排除慢,容易引起发臭,缺氧,水体中有害指标(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虾体的各种疾病都无法更好的监测和控制,虾死亡率高,各环节参数指标不准确,养殖过程中化学制剂使用过多,造成虾体中有害物质残留,达不到环保生态养殖的标准,出虾率低,影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无公害的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多个虾池、微滤机、蛋白分离器、UV紫外灭菌器、冷热恒温器、生化培养器、主管泵、水质检测系统;所述的多个虾池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管道与微滤机、蛋白分离器、UV紫外灭菌器、冷热恒温器、生化培养器连接,生化培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多个虾池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的水质检测系统旁接在微滤机与蛋白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的主管泵安装在多个虾池的出水端与微滤机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的多个虾池分为并列的两排,两排虾池分别具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池水集中经主管泵引流至微滤机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并实时对池水进行水质指标监测,经蛋白分离器二次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UV紫外灭菌器,经灭菌后的水进入冷热恒温器,再流入到生化培养器,最后通过主管分流回各口池,完全养殖水循环,全程管道及设施为全密闭串联方式。由于本养殖过程全程采用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各环节参数指标准确详细,采用微生物制剂和活藻调节水体,养虾全过程不使用化学制剂,养水、肥水过程严格,是一个绿色无公害的生态健康养殖过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多个虾池1、微滤机2、蛋白分离器3、UV紫外灭菌器4、冷热恒温器5、生化培养器6、主管泵7、水质检测系统8。所述的多个虾池1分为并列的两排,两排虾池1分别具有两个进水口11和一个出水口12。所述的多个虾池1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管道与微滤机2、蛋白分离器3、UV紫外灭菌器4、冷热恒温器5、生化培养器6连接,生化培养器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多个虾池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的水质检测系统8旁接在微滤机2与蛋白分离器3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的主管泵7安装在多个虾池1的出水端与微滤机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抽取虾池1中的池水。所述微滤机2可以采用型号为WL-100T/H,处理量为100M3的微滤机,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用于虾池处理的微滤机,所述微滤机2内具有200目不锈钢过滤网、反冲洗水泵及喷头等,所述微滤机2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结构,在此不赘述,从而过滤虾池1的污水中残余饵料、粪便及大颗粒悬浮物等。所述蛋白分离器3可以采用型号为ADLM100,处理量为100M3的蛋白分离器,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用于虾池处理的蛋白分离器,所述蛋白分离器3中设有用于增加氧气含量并产生气体的溶氧泵及用于加压的循环水泵等,所述蛋白分离器3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结构,在此不赘述,所述蛋白分离器3通过气浮分离原理来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在蛋白分离器3的反应桶内制造大量的细小气泡后,气泡在浮力的作用下缓慢上升,由于气泡与液体接触的气液面有相当大的表面张力,会使小气泡吸附水中的固体悬浮物、粘性胶体等物质,然后在蛋白质分离器3的顶端形成高浓度的含污泡沫,泡沫携带固体悬浮物在通过排污管排出,在雾化喷头的消泡作用下,形成高浓度的污水,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且利用本技术的蛋白分离器3可以降低虾池1的污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所述UV紫外灭菌器4可以采用型号为UPM100的过流式管道灭菌器,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用于虾池处理的UV紫外灭菌器,所述UV紫外灭菌器4含有多组UV紫外灭菌灯,所述UV紫外灭菌器4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结构,在此不追视,所述UV紫外灭菌器4可以对虾池1的污水进行灭菌处理。所述冷热恒温器5中可以含有对虾池1的污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棒,当虾池1温度过低时,利用电加热棒对虾池1的污水进行加热,所述冷热恒温器5也可以形成冷热源采用地下/地表水温兼用一体化中央空调设备,设有全封闭漩涡压缩机、余热回收热泵及壳管式换热器等,还可以采用其它可以用于虾池处理的冷热恒温器,所述冷热恒温器5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结构,在此不赘述,利用冷热恒温器5可以让虾池1的污水温度保持于人们所需的温度。所述生化培养器6中含有硝化细菌及芽孢杆菌等微生物,从而可以分解虾池1的污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所述生化培器6还可以含有三级生物过滤处理生化箱、细菌培养石、吸附球、吸附刷等,所述三级生物过滤处理生化箱、细菌培养石、吸附球、吸附刷均为现有产品结构,在此不赘述。所述水质检测系统8包括PLC显示器及PH传感器、DO溶氧传感器、氨氮传感器、亚硝酸盐传感器、余氯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对养殖水质实时监测,所述PLC显示器用于显示PH传感器、DO溶氧传感器、氨氮传感器、亚硝酸盐传感器、余氯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所述PH传感器、DO溶氧传感器、氨氮传感器、亚硝酸盐传感器、余氯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及PLC显示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结构,在此不赘述,所述PH传感器、DO溶氧传感器、氨氮传感器、亚硝酸盐传感器、余氯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及PLC显示器为多数本领域的企业现有已生产销售的产品,如上海博取仪器有限公司,在此不详细列举说明。多个虾池1、微滤机2、蛋白分离器3、UV紫外灭菌器4、冷热恒温器5、生化培养器6、主管泵7、水质检测系统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虾池1为砖混水泥池,每池27平方米,虾池1四周及底部设有增氧设施,虾池1设有进出水循环管道且每池的进出水管道是相连的,各池塘污水由底部出水口24小时不间断流出,集中经主管泵7引流至微滤机2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处理能力100吨/时,并实时对池水进行水质指标监测(PH值、溶氧度、氨氮、亚硝酸盐),经蛋白分离器3二次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UV紫外灭菌器4,处理能力100吨/时,经灭菌后的水进入冷热恒温器5(水温设定26℃),再流入到生化培养器6(多种复合益生菌,定期补充益生菌),最后通过主管分流回各口池,完全养殖水循环,全程管道及设施为全密闭串联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虾池、微滤机、蛋白分离器、UV紫外灭菌器、冷热恒温器、生化培养器、主管泵、水质检测系统;所述的多个虾池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管道与微滤机、蛋白分离器、UV紫外灭菌器、冷热恒温器、生化培养器连接,生化培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多个虾池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的水质检测系统旁接在微滤机与蛋白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的主管泵安装在多个虾池的出水端与微滤机之间的管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2 CN 201920233320X1.一种养虾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虾池、微滤机、蛋白分离器、UV紫外灭菌器、冷热恒温器、生化培养器、主管泵、水质检测系统;所述的多个虾池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管道与微滤机、蛋白分离器、UV紫外灭菌器、冷热恒温器、生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钦苗吴云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汇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