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惠泉专利>正文

一种粽子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65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糙口粗米30‑40份、无毛猪皮10‑15份、猪肉10‑15份、糯米20‑30份、精盐5‑8份、酱油3‑5份、味精5‑7份;S2.将无毛猪皮切碎后与糙口粗米进行均匀混合,待用;S3.将猪肉切碎后与糯米混合,并揉成球状的馅体,待用;S4.在陷体外包裹切碎的无毛猪皮和糙口粗米的混合物,形成粽芯;S5.将粽芯外用粽叶紧固包裹后,放入沸水中进行煮熟,同时放入精盐、酱油和味精;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营养高,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具有抗菌,降低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用;2.口感好,粽子柔软,吃起来可口鲜软嫩,解决了传统粗米口感粗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粽子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粽子食品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粽子是我国在重阳节时所常食用的传统美食,传统粽子均为主要采用糯米等制成,虽然口感好,但是不仅成本较高,而且营养单一,而作为粗粮的黄小米和黑米没有用来包棕子,虽然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由于黄小米和黑米属于糙口粗米,口感不好,从而无法受到人们的喜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营养较高,同时口感较好的粽子的制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糙口粗米30-40份、无毛猪皮10-15份、猪肉10-15份、糯米20-30份、精盐5-8份、酱油3-5份、味精5-7份;S2.将无毛猪皮切碎后与糙口粗米进行均匀混合,待用;S3.将猪肉切碎后与糯米混合,并揉成球状的馅体,待用;S4.在陷体外包裹切碎的无毛猪皮和糙口粗米的混合物,形成粽芯;S5.将粽芯外用粽叶紧固包裹后,放入沸水中进行煮熟,同时放入精盐、酱油和味精。优选的,糙口粗米包括黄小米和黑米。进一步的,无毛内层皮的制作方法为:A.取鲜猪皮放入沸水中焯煮2-4分钟,然后将糯米沸水中过水后捞出形成猪油糯米;B.将焯煮的鲜猪皮取出,用刀刮除表皮层上的油脂后,将表皮层向上并按住表皮层;C.用不朽钢刀片切入鲜猪皮的表皮层与内皮层之间,并沿表皮层与内皮层的贴合线匀速匀力切割。优选的,步骤S1和S3中所采用的糯米均为猪油糯米。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营养高,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具有抗菌,降低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䃼益精血,滋润肌肤,光泽头发,减少皱纹,延缓衰老作用;2.口感好,粽子柔软,吃起来可口鲜软嫩,解决了传统粗米口感粗糙的问题,从而容易使人们接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一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糙口粗米30-40份、无毛猪皮10-15份、猪肉10-15份、糯米20-30份、精盐5-8份、酱油3-5份、味精5-7份;S2.将无毛猪皮切碎后与糙口粗米进行均匀混合,待用;S3.将猪肉切碎后与糯米混合,并揉成球状的馅体,待用;S4.在陷体外包裹切碎的无毛猪皮和糙口粗米的混合物,形成粽芯;S5.将粽芯外用粽叶紧固包裹后,放入沸水中进行煮熟,同时放入精盐、酱油和味精。所述的糙口粗米包括黄小米和黑米。所述的无毛内层皮的制作方法为:A.取鲜猪皮放入沸水中焯煮2-4分钟,然后将糯米沸水中过水后捞出形成猪油糯米;B.将焯煮的鲜猪皮取出,用刀刮除表皮层上的油脂后,将表皮层向上并按住表皮层;C.用不朽钢刀片切入鲜猪皮的表皮层与内皮层之间,并沿表皮层与内皮层的贴合线匀速匀力切割。所述的步骤S1和S3中所采用的糯米均为猪油糯米。实施例一,选取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黄小米30份、无毛猪皮10份、猪肉10份、糯米20份、精盐5份、酱油3份、味精5份;S2.将无毛猪皮切碎后与黄小米进行均匀混合,待用;S3.将猪肉切碎后与糯米混合,并揉成球状的馅体,待用;S4.在陷体外包裹切碎的无毛猪皮和黄小米的混合物,形成粽芯;S5.将粽芯外用粽叶紧固包裹后,放入沸水中进行煮熟,同时放入精盐、酱油和味精。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具有益肾、除热、解毒、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的作用。实施例二,选取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黑米40份、无毛猪皮15份、猪肉15份、糯米30份、精盐8份、酱油5份、味精7份;S2.将无毛猪皮切碎后与黑米进行均匀混合,待用;S3.将猪肉切碎后与糯米混合,并揉成球状的馅体,待用;S4.在陷体外包裹切碎的无毛猪皮和黑米的混合物,形成粽芯;S5.将粽芯外用粽叶紧固包裹后,放入沸水中进行煮熟,同时放入精盐、酱油和味精。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活血、明目的功效,可抗衰老;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锰、锌等多种矿物资。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具有弾性的猪皮的渗入,使传统上口感比较粗糙的黑米和黄小米具有柔滑的口感,使粽子软化,吃起来可口鲜软嫩,并且,让人们多吃五谷杂粮食品,对全民健身有益,增强了免疫力,降低了患病几率,减轻国家医疗费负担,同时填补国内外市场的空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选取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糙口粗米30-40份、无毛猪皮10-15份、猪肉10-15份、糯米20-30份、精盐5-8份、酱油3-5份、味精5-7份;/nS2.将无毛猪皮切碎后与糙口粗米进行均匀混合,待用;/nS3.将猪肉切碎后与糯米混合,并揉成球状的馅体,待用;/nS4.在陷体外包裹切碎的无毛猪皮和糙口粗米的混合物,形成粽芯;/nS5.将粽芯外用粽叶紧固包裹后,放入沸水中进行煮熟,同时放入精盐、酱油和味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糙口粗米30-40份、无毛猪皮10-15份、猪肉10-15份、糯米20-30份、精盐5-8份、酱油3-5份、味精5-7份;
S2.将无毛猪皮切碎后与糙口粗米进行均匀混合,待用;
S3.将猪肉切碎后与糯米混合,并揉成球状的馅体,待用;
S4.在陷体外包裹切碎的无毛猪皮和糙口粗米的混合物,形成粽芯;
S5.将粽芯外用粽叶紧固包裹后,放入沸水中进行煮熟,同时放入精盐、酱油和味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粽子的制作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泉
申请(专利权)人:朱惠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