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锦亮专利>正文

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59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它包括,步骤一:种植,大小行丛植,在穴内放入栽种有黄花菜的定植容器,定植容器的外壳内形成有定植腔,所述定植腔内底部设置有保水剂垫层,高于保水剂垫层的外壳的一部分壳体为根部伸出部,垫层上种植单株黄花菜后用营养土填充,以根部伸出部不相对的将两个或以上定植容器固定连接后放置在穴内,步骤二:田间管护,春季出苗前浅中耕,抽生花薹前行浅中耕保持土壤湿润;步骤三:适时采收:开花前的1‑2小时进行采摘;步骤四:适时移栽选健壮、无病害株丛,将定植腔内的植株沿定植容器内壁进行切除后取出作为种苗,将长条肉质根剪短进行栽植。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定值容器,植株分别种植单独处理,避免分株对植株根部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尤其是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黄花菜,又称忘忧草,唐代自居易就有“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的诗句,黄花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甘甜,常与木耳齐名为“席上珍品”,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14.1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62.6克,钙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黄花菜具有止血、消炎、利尿、健胃、安神等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大便带血、小便不通、便秘和产后无乳等,常食之可益智健脑。黄花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可与较为高大的作物间作,常见的育苗方法是分株,其优点是投产快,简单易行;缺点是育苗母株浪费多,育苗成本高,利用母株分株育苗会降低生产田的产量,且容易传播黄花菜茎基腐病害,而一般进行分株繁殖的母株均选用长势旺盛产出势头良好的植株,作为多年生作物,其产出最长能达到17年,这样就会造成更大的减产减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它包括:步骤一:种植,大小行丛植,大行距80-117厘米,小行距50-82厘米,穴距20-45厘米,在穴内放入栽种有黄花菜的定植容器,所述定植容器的外壳内形成有定植腔,所述定植腔内底部设置有保水剂垫层,高于保水剂垫层的外壳的一部分壳体为根部伸出部,垫层上种植单株黄花菜后用营养土填充,以根部伸出部不相对的将两个或以上定植容器固定连接后放置在穴内,植株根部首先在定植容器生长然后通过根部伸出部伸出到定植容器外;步骤二:田间管护,春季出苗前浅中耕,培土护根春季每7-10天浇水一次,抽生花薹前行浅中耕,抽薹开花期灌水,采收期每3-5天浇1水,保持土壤湿润;步骤三:适时采收:开花前的1-2小时进行采摘,采摘时,应带花蒂,不带梗,不损花,不碰伤幼蕾,依次循序采收;步骤四:适时移栽,采收后,选健壮、无病害株丛,在花蕾采收完毕到秋苗抽生前,将定植腔内的植株沿定植容器内壁进行切除后取出作为种苗,剪去衰老根和块状肉质根,将长条肉质根剪短进行栽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外壳上开设有供根部伸出的开口,根部伸出部为外壳开口适配的板状结构,且设置在开口内,根部伸出部顶边与外壳转动连接,其余边与外壳上的开口边缘通过膜进行密封,根部伸出部能够以顶边连接处为轴,向外壳外转动,当根部伸出部承受由外壳内指向外壳外的力,根部伸出部向外翻转并在外壳上形成开口,根部能够由缺口处伸出。进一步的,所述根部伸出部顶边以外的边与外壳密封连接,连接处的厚度小于外壳厚度,使连接处较外壳更易破损的结构,且根部伸出部内表面涂布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根部伸出部内表面形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外壳底部设置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内设置保水剂垫层,容纳腔的体积与保水剂垫层吸水膨胀后的体积相等,容纳腔体通过外壳上开设的通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外壳内固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伸入容纳腔内,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露出地表,套筒内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与套筒间隙配合,所述杆体一端露出套筒,另一端与容纳腔体内设置的活动板固接,所述活动板放置在保水剂垫层上,保水剂垫层由于含水量变化产生膨胀或收缩,带动活动板上升或下降,杆体伸出套筒的伸出量随之变化。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与容纳腔顶面之间设置有弹簧,保水剂垫层吸水膨胀后带动弹簧发生形变,弹簧两端分别与活动板与容纳腔抵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穴内设置有多个定植容器,所述定植容器之间贴合设置形成组合体,所述组合体顶部外周的定植容器上设置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之间形成连通的环形槽体,所述环形槽体内设置柔性环套。进一步的,所述组合体放置在穴内,且弧形凹槽顶部高于地表,所述柔性环套为吸水膨胀材料体,柔性环套吸水膨胀并封堵在弧形凹槽之间的连接处,弧形凹槽与柔性环套共同形成围挡结构,能够阻止柔性环套外的水流入柔性环套内。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大小行丛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70厘米,穴距30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整地,种植前深耕20-30cm,施基肥,搂平、打埂、修渠作畦,畦宽以1-1.5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之后还包括:步骤五:促发冬苗,秋后至越冬前,施一次冬苗肥;步骤六:清园防病,将黄花菜地里和周围的杂草、落叶、病株全部集中起来烧毁。优点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通过设置定值容器,将单个穴内的植株进行分别种植,单一定植腔内植株出现问题可以进行单独处理,进行分株繁殖时可以对单个定植腔内植株进行操作,对其他植株无影响,避免分株对产量的影响,对其他非分株繁殖的植株根部的损伤,通过吸水膨胀层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指示土壤中的含水量变化,及时做到浇水和排水,通过设置根部伸出结构,且与外壳密封连接,在生长初期植株与外界土壤隔离,能好的保护分株后的植株免受外界影响,生长一定时间后根部伸出结构与外壳分离,根部伸出结构与外壳之间形成缺口,根部由缺口处长出,且由根部伸出结构能够引导根部向下生长,并且能够阻挡其他植株的根部由缺口进入,进一步的保证植株之间互不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值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植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植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板和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定植容器;11.外壳;111.根部伸出部;112.容纳腔体;12.定植腔;13.保水剂垫层;14.套筒;15.活动板;16.杆体;17.弧形凹槽;18.柔性环套;2.组合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它包括:步骤一:种植,大小行丛植,大行距80-117厘米,小行距50-82厘米,穴距20-45厘米,在穴内放入栽种有黄花菜的定植容器1,定植容器1的外壳11内形成有定植腔12,定植腔12内底部设置有保水剂垫层13,高于保水剂垫层13的外壳11的一部分壳体为根部伸出部111,垫层上种植单株黄花菜后用营养土填充,以根部伸出部111不相对的将两个或以上定植容器1固定连接后放置在穴内,植株根部首先在定植容器1生长然后通过根部伸出部111伸出到定植容器1外;通过设置定植容器1减少了对相邻植株根部的影响,可以减少行距,种植更多的植株,亩产量增加,茎部与根部伸出部111的距离设在4-6cm范围,这样当分株繁殖时可以保留合适的根部长度,有利于分株繁殖,在定植容器内填充营养土,通过设置营养土可以增加分株繁殖的成活率,营养土可以选择高效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肥或者人畜粪便等,可以将外壳11开口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半径为10cm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圆形,即根据穴内种植黄花菜的株数对圆进行平分,外壳长度可以设置为10-17cm,定植容器1可选择硬质聚氯乙烯材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步骤一:种植,大小行丛植,大行距80-117厘米,小行距50-82厘米,穴距20-45厘米,在穴内放入栽种有黄花菜的定植容器(1),所述定植容器(1)的外壳(11)内形成有定植腔(12),所述定植腔(12)内底部设置有保水剂垫层(13),高于保水剂垫层(13)的外壳(11)的一部分壳体为根部伸出部(111),垫层上种植单株黄花菜后用营养土填充,以根部伸出部(111)不相对的将两个或以上定植容器(1)固定连接后放置在穴内,植株根部首先在定植容器(1)生长然后通过根部伸出部(111)伸出到定植容器(1)外;/n步骤二:田间管护,春季出苗前浅中耕,培土护根春季每7-10天浇水一次,抽生花薹前行浅中耕,抽薹开花期灌水,采收期每3-5天浇1水,保持土壤湿润;/n步骤三:适时采收:开花前的1-2小时进行采摘,采摘时,应带花蒂,不带梗,不损花,不碰伤幼蕾,依次循序采收;/n步骤四:适时移栽,采收后,选健壮、无病害株丛,在花蕾采收完毕到秋苗抽生前,将定植腔(12)内的植株沿定植容器(1)内壁进行切除后取出作为种苗,剪去衰老根和块状肉质根,将长条肉质根剪短进行栽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花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步骤一:种植,大小行丛植,大行距80-117厘米,小行距50-82厘米,穴距20-45厘米,在穴内放入栽种有黄花菜的定植容器(1),所述定植容器(1)的外壳(11)内形成有定植腔(12),所述定植腔(12)内底部设置有保水剂垫层(13),高于保水剂垫层(13)的外壳(11)的一部分壳体为根部伸出部(111),垫层上种植单株黄花菜后用营养土填充,以根部伸出部(111)不相对的将两个或以上定植容器(1)固定连接后放置在穴内,植株根部首先在定植容器(1)生长然后通过根部伸出部(111)伸出到定植容器(1)外;
步骤二:田间管护,春季出苗前浅中耕,培土护根春季每7-10天浇水一次,抽生花薹前行浅中耕,抽薹开花期灌水,采收期每3-5天浇1水,保持土壤湿润;
步骤三:适时采收:开花前的1-2小时进行采摘,采摘时,应带花蒂,不带梗,不损花,不碰伤幼蕾,依次循序采收;
步骤四:适时移栽,采收后,选健壮、无病害株丛,在花蕾采收完毕到秋苗抽生前,将定植腔(12)内的植株沿定植容器(1)内壁进行切除后取出作为种苗,剪去衰老根和块状肉质根,将长条肉质根剪短进行栽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花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外壳(11)上开设有供根部伸出的开口,根部伸出部(111)为外壳(11)开口适配的板状结构,且设置在开口内,根部伸出部(111)顶边与外壳(11)转动连接,其余边与外壳(11)上的开口边缘通过膜进行密封,根部伸出部(111)能够以顶边连接处为轴,向外壳(11)外转动,当根部伸出部(111)承受由外壳(11)内指向外壳(11)外的力,根部伸出部(111)向外翻转并在外壳(11)上形成开口,根部能够由缺口处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花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伸出部(111)顶边以外的边与外壳(11)密封连接,连接处的厚度小于外壳(11)厚度,使连接处较外壳(11)更易破损的结构,且根部伸出部(111)内表面涂布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根部伸出部(111)内表面形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花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外壳(11)底部设置有容纳腔体(112),所述容纳腔体(112)内设置保水剂垫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亮王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锦亮王锦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