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52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硬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硬质电路板一端卡接有柔性电路板,硬质电路板上表面一端固定有方便柔性电路板与硬质电路板卡接的卡接机构,且柔性电路板通过卡接结构与硬质电路板卡接,卡接机构包括U形架、转块、插块、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硬质电路板上表面一端固定有U形架,U形架内壁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转块,转块一侧开设有插槽,插槽内壁插接有插块,插槽内壁固定有第一触点,第一触点通过排线与硬质电路板电性连接,插块下表面固定有第二触点,且第二触点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柔性电路板进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且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软硬电路板的连接
,具体为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FPC线路板(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和软硬结合板,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现有的硬性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大都是通过压合后者焊接,无法进行拆卸,因此在硬质电路板或者柔性电路板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就需要整体进行更换,增加了维修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硬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硬质电路板一端卡接有柔性电路板,所述硬质电路板上表面一端固定有方便柔性电路板与硬质电路板卡接的卡接机构,且柔性电路板通过卡接结构与硬质电路板卡接,所述卡接机构包括U形架、转块、插块、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硬质电路板上表面一端固定有U形架,所述U形架内壁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壁插接有插块,所述插槽内壁固定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通过排线与硬质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插块下表面固定有第二触点,且第二触点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连接。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弹片、固定块、限位机构和限位板,所述硬质电路板上表面靠近U形架的一端对称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一端与转块接触,所述U形架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安装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通槽、弹性杆、卡块、卡槽和拨杆,所述固定块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靠近插块的一端固定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顶部固定有卡块,所述插块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且卡块与卡槽卡接,所述弹性杆上端固定有拨杆,且拨杆与通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通槽内壁远离插块的一端开设有拨槽,所述拨杆靠近拨槽的一端固定有防滑块。优选的,所述插块下表面固定有定位块,所述限位板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且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优选的,所述U形架内壁对称固定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卡块呈斜面设置。优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插块的一端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器,且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表面靠近连接器的一端固定有加强钢片。优选的,所述硬质电路板靠近U形架的一端开设有避让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柔性电路板没有与硬质电路板连接时,转块在弹片的弹力下向上翻转,直至转块碰到限位块停止,此时人们通过将柔性电路板上的插块插入转块上的插槽内,使得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使得柔性电路板与硬质电路板通电连通,此时人们向下翻转插块,进而带动转块翻转,并使得插块滑进两个固定块之间,使得插块挤压卡块的斜面,使得卡块带动弹性杆发生形变,使得卡块滑进通槽内,当插块与限位板接触时,卡槽刚好与卡块重合,使得卡块在弹性杆的弹力下卡进卡槽内,对插块进行限位,此时即可完成柔性电路板与硬质电路板的连接,在人们需要拆卸柔性电路板时,人们通过手指或者棍状工具拨动拨杆,进而带动弹性杆发生形变,进而带动卡块从卡槽内滑出,解除对插块的限位,此时转块在弹片的弹力下向上翻转,进而带动插块也向上翻转,使得插块滑出两个固定块之间,此时人们可将插块从转块内拔出,对柔性电路板进行更换,此装置可对柔性电路板进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且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便于人们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硬质电路板;2、柔性电路板;3、卡接机构;31、U形架;32、转块;33、插块;34、第一触点;35、第二触点;36、弹片;37、固定块;38、限位机构;381、通槽;382、弹性杆;383、卡块;384、卡槽;385、拨杆;39、限位板;4、拨槽;5、防滑块;6、定位块;7、定位槽;8、限位块;9、连接器;10、加强钢片;11、避让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示中的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硬质电路板1和柔性电路板2,所述硬质电路板1一端卡接有柔性电路板2,所述硬质电路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方便柔性电路板2与硬质电路板1卡接的卡接机构3,且柔性电路板2通过卡接结构与硬质电路板1卡接。请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卡接机构3包括U形架31、转块32、插块33、第一触点34和第二触点35,所述硬质电路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U形架31,所述U形架31内壁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转块32,所述转块32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壁插接有插块33,所述插槽内壁固定有第一触点34,所述第一触点34通过排线与硬质电路板1电性连接,所述插块33下表面固定有第二触点35,且第二触点35与柔性电路板2电性连连接,所述U形架31内壁对称固定有限位块8,所述硬质电路板1靠近U形架31的一端开设有避让槽11,所述卡接机构3还包括弹片36、固定块37、限位机构38和限位板39,所述硬质电路板1上表面靠近U形架31的一端对称固定有弹片36,所述弹片36一端与转块32接触,所述U形架31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块37,所述固定块37内部安装有限位机构38,两个所述固定块37底部固定有限位板39,便于柔性电路板2与硬质电路板1的连接。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所述限位机构38包括通槽381、弹性杆382、卡块383、卡槽384和拨杆385,所述固定块37中部开设有通槽381,所述通槽381内壁靠近插块33的一端固定有弹性杆382,所述弹性杆382顶部固定有卡块383,所述卡块383呈斜面设置,所述插块33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卡块383相配合的卡槽384,且卡块383与卡槽384卡接,所述弹性杆382上端固定有拨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硬质电路板(1)和柔性电路板(2),所述硬质电路板(1)一端卡接有柔性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电路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方便柔性电路板(2)与硬质电路板(1)卡接的卡接机构(3),且柔性电路板(2)通过卡接结构与硬质电路板(1)卡接,所述卡接机构(3)包括U形架(31)、转块(32)、插块(33)、第一触点(34)和第二触点(35),所述硬质电路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U形架(31),所述U形架(31)内壁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转块(32),所述转块(32)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壁插接有插块(33),所述插槽内壁固定有第一触点(34),所述第一触点(34)通过排线与硬质电路板(1)电性连接,所述插块(33)下表面固定有第二触点(35),且第二触点(35)与柔性电路板(2)电性连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硬质电路板(1)和柔性电路板(2),所述硬质电路板(1)一端卡接有柔性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电路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方便柔性电路板(2)与硬质电路板(1)卡接的卡接机构(3),且柔性电路板(2)通过卡接结构与硬质电路板(1)卡接,所述卡接机构(3)包括U形架(31)、转块(32)、插块(33)、第一触点(34)和第二触点(35),所述硬质电路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U形架(31),所述U形架(31)内壁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转块(32),所述转块(32)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壁插接有插块(33),所述插槽内壁固定有第一触点(34),所述第一触点(34)通过排线与硬质电路板(1)电性连接,所述插块(33)下表面固定有第二触点(35),且第二触点(35)与柔性电路板(2)电性连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3)还包括弹片(36)、固定块(37)、限位机构(38)和限位板(39),所述硬质电路板(1)上表面靠近U形架(31)的一端对称固定有弹片(36),所述弹片(36)一端与转块(32)接触,所述U形架(31)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块(37),所述固定块(37)内部安装有限位机构(38),两个所述固定块(37)底部固定有限位板(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硬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8)包括通槽(381)、弹性杆(382)、卡块(383)、卡槽(384)和拨杆(385),所述固定块(37)中部开设有通槽(381),所述通槽(381)内壁靠近插块(3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海沙晓明彭志军张顺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路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