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507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以及连接所述振膜和所述音圈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呈环状的骨架主体和横跨所述骨架主体并连接于所述骨架主体相对两侧的连接板;所述骨架主体和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之间,所述骨架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膜、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音圈,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振膜。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高频灵敏度更高,声学性能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连接所述振膜和所述音圈的支撑骨架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的弹性支撑组件。然而,相关技术中所述发声器件中,支撑骨架上表面与振膜粘接面积小,仅在外侧一圈对振膜起到支撑作用,在高频时振膜的分割振动剧烈,高频截止频率较低,且灵敏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频灵敏度更高,声学性能更优的发声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以及连接所述振膜和所述音圈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呈环状的骨架主体和横跨所述骨架主体并连接于所述骨架主体相对两侧的连接板;所述骨架主体和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之间,所述骨架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膜、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音圈,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振膜。优选的,所述骨架主体包括连接于所述振膜的第一主体、连接于所述音圈的第二主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三主体;所述连接板自所述第一主体延伸且连接所述第三主体的相对两侧。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主体相对两侧的中点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三主体呈矩形结构,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主体的两长轴边。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膜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自所述骨架主体向远离所述音圈方向延伸的骨架连接部,所述骨架连接部位于所述音圈外侧且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膜、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优选的,所述骨架连接部设有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顶壁、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相对的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底壁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分别位于所述侧壁的相异两侧。优选的,所述骨架主体、所述骨架连接部以及所述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骨架连接部包括四个且分别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骨架连接部为一组形成收容空间。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磁钢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副磁钢以及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磁钢另外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副磁钢,所述第一副磁钢、所述第二副磁钢和所述主磁钢共同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一副磁钢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发声器件中,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呈环状的骨架主体和横跨所述骨架主体并连接于所述骨架主体相对两侧的连接板;所述骨架主体和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之间,所述骨架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膜、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音圈,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振膜。该结构增加了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振膜的粘接面积,对所述振膜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可以提高发声器件的高频截止频率,抑制了所述振膜的高频分割振动,使所述发声器件的高频灵敏度更高,声学性能更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部分结构装配示意图;图4为图3中B所示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图6为图5中C所示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支撑骨架与第二副磁钢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支撑骨架与音圈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弹性支撑组件与支撑骨架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高频灵敏度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阅图1-1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声器件100,其包括盆架1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及具有磁间隙30的磁路系统3。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膜21、插设于所述磁间隙30并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的音圈22以及连接所述振膜21和所述音圈22的支撑骨架23。具体的,所述支撑骨架23包括呈环状的骨架主体231和横跨所述骨架主体231并连接于所述骨架主体231相对两侧的连接板23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架主体231和所述连接板232位于所述振膜21与所述音圈22之间,所述骨架主体231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膜2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音圈22,所述连接板232连接于所述振膜21。具体的,所述骨架主体231包括连接于所述振膜21的第一主体2311、连接于所述音圈22的第二主体23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体2311和所述第二主体2312的第三主体2313,该结构使得所述骨架主体231可形成一个Z字型结构,所述第一主体2311与所述第二主体2312分别通过胶合方式与所述振膜21和所述音圈22连接,增加了胶合面积,加强了所述音圈22与所述振膜21之间的间接连接强度,使得所述支撑骨架23的稳定性更好。另一方面,所述连接板232自所述第一主体2311延伸且连接所述第三主体2313的相对两侧,且所述骨架主体231和所述连接板232位于所述振膜21与所述音圈22之间,且均连接于所述振膜21,增加了所述支撑骨架23与所述振膜21的粘接面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232连接所述第三主体2313相对两侧的中点位置,对所述振膜21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提高了发声器件100的高频截止频率,抑制了所述振膜21的高频分割振动,使所述发声器件100的高频灵敏度更高,声学性能更优。更优的,为了使所述支撑骨架23能更好的支撑所述振膜21,进一步提高所述发声器件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以及连接所述振膜和所述音圈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呈环状的骨架主体和横跨所述骨架主体并连接于所述骨架主体相对两侧的连接板;所述骨架主体和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之间,所述骨架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膜、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音圈,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振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以及连接所述振膜和所述音圈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呈环状的骨架主体和横跨所述骨架主体并连接于所述骨架主体相对两侧的连接板;所述骨架主体和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之间,所述骨架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膜、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音圈,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振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主体包括连接于所述振膜的第一主体、连接于所述音圈的第二主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三主体;所述连接板自所述第一主体延伸且连接所述第三主体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主体相对两侧的中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呈矩形结构,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主体的两长轴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膜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统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