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臂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1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臂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包括立柱,立柱上安装有托臂,托臂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托臂靠近立柱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远离托臂的一端贯穿立柱并与之转动连接,立柱与转动杆上共同安装有用于对转动杆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本方案在正常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电缆线敷设在托臂上,并采用固定组件对电缆线进行固定。当电缆线因用电器的位置不同而需要弯折时,使用者只需调松限位组件,以便使用者对转动杆进行转动,直至托臂的位置满足电缆线弯折的需要时,再次采用限位组件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即可,通过设置转动杆和限位组件,能够有效减少电缆线弯折的现象,有利于延长电缆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臂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缆敷设
,具体涉及一种托臂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
技术介绍
电缆夹层是供敷设进入控制室或电子设备间内仪表、控制装置、盘、台、柜电缆的结构层。电缆廊道是用混凝土浇铸起来用于铺设电缆的通道,也称为电缆隧道。目前在敷设上述电缆时通常需要用到电缆支架,用于支撑起电缆。在公开号为CN209375042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敷设电缆支架,所述敷设电缆支架,包括固定连接板和电缆支架本体,所述电缆支架本体与固定连接板连接,所述电缆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电缆分区隔板,所述电缆分区隔板用于将所述电缆支架本体分隔成多个敷设区间;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第二连接结构,以使两个所述敷设电缆支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敷设电缆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能够与另一个所述敷设电缆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配合连接。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以使电缆能够分区敷设,解决了现有电缆支架在更换及拆除过程中,施工不便的问题。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缆支架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接电设备的位置不同,连接各用电器的线缆通常需要弯折,以适应各用电器接线的需求,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托臂难以在水平方向饶托臂自身进行转动,因此,使用上述电缆支架敷设电缆时,电缆线容易存在弯折的情况,长时间后,电缆线的弯折处容易存在开裂现象,缩短了电缆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托臂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其便于托臂饶自身进行转动,能够有效减少电缆线弯折的现象,有利于延长电缆线的使用寿命。(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托臂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安装有托臂,所述托臂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托臂靠近立柱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托臂的一端贯穿立柱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立柱与转动杆上共同安装有用于对转动杆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电缆线敷设在托臂上,并采用固定组件对电缆线进行固定,当电缆线因用电器的位置不同而需要弯折时,为使得托臂适应电缆线弯折的需要,使用者只需调松限位组件,以此便于使用者对转动杆进行转动,直至托臂的位置满足电缆线弯折的需要时,再次采用限位组件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即可,通过设置转动杆和限位组件,从而便于托臂饶自身转动,能够有效减少电缆线弯折的现象,有利于延长电缆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设于转动杆上并与之固定的齿轮、与立柱远离托臂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水平板、贯穿设置于水平板上并与之滑移连接的滑杆、与滑杆上端固定的操作块、与滑杆下端固定的活动板、套设于活动板与水平板之间的滑杆上的第一弹簧、与活动板底面固定的限位块以及开设于限位块底面并与齿轮上的卡齿啮合的卡槽,所述操作块的截面圆直径大于滑杆的截面圆直径,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水平板底面固定,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活动板上表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转动托臂时,使用者只需握住操作块并向上拉动,使得滑杆、活动板以及限位块均向上移动,限位块底部的卡槽与齿轮上的卡齿分离,此时,使用者可轻易转动转动杆,以此便于使用者将托臂旋转至所需位置。当托臂的位置调节完毕后,使用者只需缓慢松开操作块,使得滑杆、活动板以及限位块均向下移动,直至限位块底部的卡槽与齿轮上的卡齿啮合,此时,限位块对齿轮的位置起到了良好的限定作用,从而使得转动杆以及托臂的位置得以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块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防滑凹槽,以此起到了良好的防滑作用,从而便于使用者握牢操作块并向上拉动,有利于使用者对托臂的位置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远离托臂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在转动杆上设置橡胶套,以此使得使用者手部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得以增大,从而降低了使用者在转动转动杆过程中发生打滑的可能性,有利于使用者对托臂的位置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弧形表面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橡胶套的内侧弧形表面上固定有与燕尾槽卡接配合的燕尾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块与燕尾槽卡接配合,以此使得橡胶套与转动杆之间的连接作用更加牢固,降低了使用者在转动转动杆过程中,橡胶套与转动杆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托臂上并与之滑移配合的活动杆、与活动杆上端固定的半圆形板体、与活动杆下端固定的抵接板以及套设于抵接板上表面与托臂底面之间的活动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托臂底面固定,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抵接板上表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具有良好的弹力作用,以此使得抵接板向远离托臂的一侧移动,在活动杆的连接作用下,半圆形板体向靠近托臂的一侧移动,因此,半圆形板体与托臂配合作用并将电缆线抵紧于托臂上,从而对电缆线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圆形板体靠近托臂一侧的弧形表面上固定有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通过设置橡胶片,以此使得半圆形板体与电缆线之间柔性接触,降低了半圆形板体对电缆线产生的损伤,有利于保护电缆线。(三)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在正常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电缆线敷设在托臂上,并采用固定组件对电缆线进行固定,当电缆线因用电器的位置不同而需要弯折时,为使得托臂适应电缆线弯折的需要,使用者只需调松限位组件,以此便于使用者对转动杆进行转动,直至托臂的位置满足电缆线弯折的需要时,再次采用限位组件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即可,通过设置转动杆和限位组件,从而便于托臂饶自身转动,能够有效减少电缆线弯折的现象,有利于延长电缆线的使用寿命;2、本方案中,当使用者需要转动托臂时,使用者只需握住操作块并向上拉动,使得滑杆、活动板以及限位块均向上移动,限位块底部的卡槽与齿轮上的卡齿分离,此时,使用者可轻易转动转动杆,以此便于使用者将托臂旋转至所需位置。当托臂的位置调节完毕后,使用者只需缓慢松开操作块,使得滑杆、活动板以及限位块均向下移动,直至限位块底部的卡槽与齿轮上的卡齿啮合,此时,限位块对齿轮的位置起到了良好的限定作用,从而使得转动杆以及托臂的位置得以固定;3、本方案中,橡胶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在转动杆上设置橡胶套,以此使得使用者手部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得以增大,从而降低了使用者在转动转动杆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可能性,有利于使用者对托臂的位置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臂(2)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安装有托臂(2),其特征是:所述托臂(2)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5),所述托臂(2)靠近立柱(1)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远离托臂(2)的一端贯穿立柱(1)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立柱(1)与转动杆(21)上共同安装有用于对转动杆(21)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臂(2)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安装有托臂(2),其特征是:所述托臂(2)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5),所述托臂(2)靠近立柱(1)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远离托臂(2)的一端贯穿立柱(1)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立柱(1)与转动杆(21)上共同安装有用于对转动杆(21)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臂(2)轴向便于调节的电缆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套设于转动杆(21)上并与之固定的齿轮(31)、与立柱(1)远离托臂(2)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水平板(32)、贯穿设置于水平板(32)上并与之滑移连接的滑杆(33)、与滑杆(33)上端固定的操作块(34)、与滑杆(33)下端固定的活动板(35)、套设于活动板(35)与水平板(32)之间的滑杆(33)上的第一弹簧(36)、与活动板(35)底面固定的限位块(37)以及开设于限位块(37)底面并与齿轮(31)上的卡齿啮合的卡槽(38),所述操作块(34)的截面圆直径大于滑杆(33)的截面圆直径,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上端与水平板(32)底面固定,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下端与活动板(35)上表面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怀军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贝视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