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州磁钢厂专利>正文

电能表用铝镍钴永磁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6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括导磁体及永磁体的电能表用铝镍钴永磁阻尼器,永磁体的一极与导磁体结合,永磁体的另一极与气隙相连,导磁体呈*形或平板形或U形或碗形,导磁体与永磁体间或导磁体间或永磁体间留有单元气隙或双元气隙或三元气隙或辐射环状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磁路设计合理,全部磁体的磁贡献方向与工作方向是一致的,充分发挥并利用了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磁体的磁能,降低成本,幅度在25-40%。(*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能表阻尼用的铝镍钴永磁阻尼器。目前,电能表中阻尼器的磁体广泛使用铝镍钴系永磁合金,其阻尼器的结构是由一块凹型磁体和导磁板组成或两块凹型磁体组成,在磁体凹面与导磁板间或两磁体凹面间留有一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由于凹型磁体的底部磁体磁贡献与工作场方向不一致,而铝镍钴系永磁合金为非良磁导体,因此凹型磁体的底部磁体性能不能获得充分利用,磁体材料浪费较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路设计合理,永磁体利用率高、材料节约、成本低、性能稳定的铝镍钴永磁阻尼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的为最大限度利用磁能,实现全部磁体的磁贡献与工作场方向一致,将永磁体的一极设置与导磁体结合,永磁体的另一极与导磁体间或永磁体间留有气隙,气隙中的磁场即为工作场;导磁体可设置成 形或平板形或U形成碗形状;导磁体与永磁体间或导磁体间或永磁体间留有单元气隙或双元气隙或三元气隙或辐射环状气隙。为了使电能表性能稳定,阻尼器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永磁体的侧面可设置磁温度补偿材料,从而满足了磁体以及电能表中电磁元件随温度变化而需要气隙磁场随之适应的要求。本技术采用被直线磁化的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磁体与呈 形或平板形或U形或碗形的导磁体配合构成磁回路,并在回路中设有单元气隙或双元气隙或辐射环状气隙以提供工作场,全部磁体的磁贡献方向与工作场方向是一致的,磁路设计合理。本技术充分发挥并利用了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磁体的磁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磁体体积缩小,幅度在25-40%,大大减少铝镍钴永磁合金磁体的用量,成本大大降低。另外,在永磁体的侧面连接的温度磁补偿材料,使电能表性能稳定,阻尼器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根据图1或图2实施例,导磁体2制成 形结构,在 导磁体2的一平面的内侧上粘接有永磁体1,或两平面内侧上分别粘接有永磁体1。导磁体2与永磁体1间或永磁体1间留有一单元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根据图3或图4实施例,导磁体2制成平板形结构,在导磁体2内侧一平面上粘接有永磁体1,或两平面内侧上分别设置永磁体1。导磁体2与永磁体1间或永磁体1间留有双元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根据图5实施例,导磁体2制成平板形和U形结构,U形导磁体的开口与平板形导磁体相对,在U形导磁体2的内侧底部粘接有永磁体1。导磁体2与永磁体1间、导磁体2间留有三个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根据图6实施例,导磁体2制成U形结构,U形导磁体2开口相对,在U形导磁体2的内侧底部分别设置永磁体1。导磁体2间、永磁体1间留有三个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根据图7实施例,导磁体2制成平板形和碗形结构,碗形导磁体开口与平板形导磁体相对,在碗形导磁体2内侧的底部设置永磁体1,导磁体2间、永磁体1与导磁体2间留有辐射环状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根据图8实施例,导磁体2制成碗形结构,碗形导磁体2开口相对,在碗形导磁体2的内侧底部分别设置永磁体1,导磁体2间、永磁体1间留有辐射环状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权利要求1.一种电能表用铝镍钴永磁阻尼器,包括导磁体(2)和设在导磁体(2)上的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1)的一极与导磁体相结合,另一极与导磁体或永磁体间留有一定的气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用铝镍钴永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导磁体(2)呈 形或平板形或U形或碗形的导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能表用铝镍钴永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导磁体(2)与永磁体(1)或导磁体(2)间或永磁体(1)间留有单元气隙或双元气隙或三元气隙或辐射环状气隙。专利摘要一种包括导磁体及永磁体的电能表用铝镍钴永磁阻尼器,永磁体的一极与导磁体结合,永磁体的另一极与气隙相连,导磁体呈形或平板形或U形或碗形,导磁体与永磁体间或导磁体间或永磁体间留有单元气隙或双元气隙或三元气隙或辐射环状气隙,气隙中的磁场为工作场。本技术磁路设计合理,全部磁体的磁贡献方向与工作方向是一致的,充分发挥并利用了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磁体的磁能,降低成本,幅度在25-40%。文档编号G01R11/10GK2255049SQ96203250公开日1997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陆建国, 李仲新 申请人:杭州磁钢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表用铝镍钴永磁阻尼器,包括导磁体(2)和设在导磁体(2)上的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1)的一极与导磁体相结合,另一极与导磁体或永磁体间留有一定的气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国李仲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磁钢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