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04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用于将加强片压合至缠绕于制样架的碳纤维复丝上,该制样架由柱形框体围合而成,包括: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卡板相盖合的第二卡板,以及实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相固定的锁定结构;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分别能容纳所述制样架相对称的两侧框体,实现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制样架之间的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还具有将加强片压合于所述碳纤维复丝的压合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易,操作快捷,节约成本,实现了碳纤维复丝浸渍树脂和加强树脂的一步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
技术介绍
碳纤维质轻、高强,广泛应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是新兴的战略国防物资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关键支撑材料。拉伸性能是碳纤维最关键的性能指标之一。国内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碳纤维复丝通过手工或设备浸胶后缠绕于制样架放到烘箱或设备自带加热装置内固化,目的是固化碳纤维复丝浸渍的树脂体系;第二步取下制样架上已经固化的样条,在两端粘贴加强片后再次放进烘箱内固化,目的是将加强用树脂固化。两步固化制备碳纤维复丝样条,耗时较长,每一步通常需要60min-90min,两步则至少需要120min-180min。为缩短样条制备时间,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步固化法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避免重复固化,有效缩短时间,提高样条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用于将加强片压合至缠绕于制样架的碳纤维复丝上,该制样架由柱形框体围合而成,包括: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卡板相盖合的第二卡板,以及实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相固定的锁定结构;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分别能容纳所述制样架相对称的两侧框体,实现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制样架之间的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还具有将加强片压合于所述碳纤维复丝的压合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板的数量有多个且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卡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杆,调节杆两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一卡板相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之间卡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之间一端铰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相匹配的卡勾结构和卡槽结构;所述第一卡板上设置有卡勾结构,所述第二卡板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卡槽结构;或所述第二卡板上设置有卡勾结构,所述第一卡板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卡槽结构,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通过卡勾和卡槽实现卡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勾结构包括固定鞘和卡勾,所述卡勾通过固定鞘与所述第一卡板或所述第二卡板活动连接,所述卡勾能以所述固定鞘为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卡板或所述第二卡板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盖合后,所述限位槽的截面积不小于所述框体的截面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上的限位槽有两个,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方法,采用上述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进行,其特征在于:s1:根据样条长度需求调节相邻第一卡板之间的距离;s2:将涂覆有热熔胶的加强片摆放于第一卡板上;s3:将制样架放入第一卡板上,制样架沿复丝拉伸方向相对称的框架落在第一限位槽内;s4:将涂覆有热熔胶的加强片分别与第一卡板上的加强片对称铺放于碳纤维复丝样条上;s5:将第二卡板扣合于第一卡板上,锁紧后加热固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加强片置于两个限位槽之间,带有热熔胶的一面远离所述第一卡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加强片带有热熔胶的一面贴合所述碳纤维复丝样条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碳纤维复丝缠绕于制样架并浸渍树脂或者浸渍树脂的碳纤维复丝缠绕于制样架后,安装于两对带有限位槽的卡板中锁紧,卡板上提前铺放涂覆有热熔胶的加强片,并进行固化,实现了碳纤维复丝浸渍树脂和加强树脂的一步固化,避免了重复固化,大大缩短了样条的制备时间,提高样条制备效率,且本技术提供的装置结构简易,操作快捷,节约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装置中第一卡板的结构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装置中第二卡板的结构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装置垂直于复丝拉伸方向的截面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装置垂直于复丝拉伸方向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用于将加强片压合至缠绕于制样架1的碳纤维复丝上,该制样架1由柱形框体围合而成,本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卡板2,调节杆3和两个第二卡板4,调节杆3固定于两个第一卡板2之间,用于调节第一卡板2之间的距离,第二卡板4能扣合与第一卡板2上并与第一卡板2之间卡扣连接。制样架1被构造成长度为300mm-400mm,宽度为200mm-300mm的长方形结构,制样架1由圆柱形框体围合而成,框体为不锈钢材质,直径为4mm-8mm。第一卡板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第一卡板2同样为长方形结构,长度220mm-320mm,宽度30mm-40mm,厚度为6mm-10mm,第一卡板2的顶面向底面方向凹设有一组第一限位槽21,第一限位槽21分别距第一卡板2两端边缘10mm,第一限位槽21的截面为半圆形,长度同第一卡板2宽度一致,为30mm-40mm,截面半径为1mm-3mm,第一限位槽21分别能容纳制样架1位于长边的两侧框体,实现第一卡板2与制样架1之间的相对固定;第一卡板2的短边两侧分别设置有卡钩结构22,卡钩结构22包括设于第一卡板2上的固定鞘221和卡勾222,卡勾222通过固定鞘221与第一卡板2活动连接,卡勾222能以固定鞘221为轴相对于第一卡板2转动,卡勾222可以由具有一定柔性的材质制成。调节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卡板2相固定,调节杆3可以为现有技术,具体表现为,可为嵌套设置的伸缩杆,其中设于外圈的伸缩杆上还设置有旋紧螺母,用于实现伸缩杆的相对固定。参考图4所示,第二卡板4可与第一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用于将加强片压合至缠绕于制样架的碳纤维复丝上,该制样架由柱形框体围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卡板相盖合的第二卡板,以及实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相固定的锁定结构;/n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分别能容纳所述制样架相对称的两侧框体,实现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制样架之间的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还具有将加强片压合于所述碳纤维复丝的压合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用于将加强片压合至缠绕于制样架的碳纤维复丝上,该制样架由柱形框体围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卡板相盖合的第二卡板,以及实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相固定的锁定结构;
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分别能容纳所述制样架相对称的两侧框体,实现所述第一卡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制样架之间的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还具有将加强片压合于所述碳纤维复丝的压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的数量有多个且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卡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杆,调节杆两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一卡板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碳纤维复丝拉伸测试样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之间卡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秀娟王炜张洪池黄俊波白江坡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