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及窑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92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及窑炉,包括至少一组压力获取组件;每组压力获取组件包括差压获取元件,以及分别与差压获取元件连接的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其中,第一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内,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外;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元件,以及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相连通的气流输入组件;控制元件分别与气流输入组件和差压获取元件连接;通过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对窑炉内外进行监测对比,气流输入组件快速做出反应,对窑炉内的压力进行调控,有效缩短了窑炉内压力控制的响应时间,提高了压力调控效率,保证了窑炉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及窑炉
本技术涉及压力调节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窑炉在原料熔制过程中,存在窑炉压力的变化与波动等干扰因素,影响窑炉的温度、气氛和液位的稳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有效、精准的控制窑炉压力,窑炉的结构在不断更新优化,烟气的走向以及烟气通道的结构也随之变化。传统的压力控制主要是由金属换热器、电磁阀、调节控制阀等部件配合控制或调节窑炉压力。但是,此种方式控制响应时间长,设备投资成本大;且在高温状态下,在对金属换热器进行维护时,窑炉压力变化波动大,致使窑炉压力出现失控的情况,影响窑炉的正常工作。同时,通过调节控制阀去调节阻尼风的给风量,不仅阻尼风机输入功率大,且通过调节控制阀的挡板或者阀门闸板实现截流的过程中,会产生阻尼风浪费或消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及窑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压力获取组件;每组所述压力获取组件包括差压获取元件,以及分别与所述差压获取元件连接的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内,所述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外;所述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元件,以及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相连通的气流输入组件;所述控制元件分别与所述气流输入组件和所述差压获取元件连接。可选地,所述气流输入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的气流调节元件、气流驱动装置以及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连通的气流喷射结构;所述气流调节元件与所述气流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气流驱动装置与所述气流喷射结构连接。可选地,所述气流喷射结构喷射的气流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的墙体结构的侧壁呈预定角度。可选地,所述预定角度为45°~90°。可选地,所述气流喷射结构设置在距离窑炉的烟道水平段末端的预定长度处,所述预定长度为烟道长度的1/12~1/2,烟道水平段的末端为远离窑炉的本体一端。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所述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在窑炉的玻璃液流动方向上的第一侧壁上,和/或,所述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所述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在窑炉的玻璃液流动方向上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上。可选地,每组所述压力获取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压力探测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内;和/或,每组所述压力获取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压力探测元件,所述多个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外。可选地,窑炉的两个烟道水平段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压力探测元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压力探测元件相对两个烟道水平段的对称轴对称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压力探测元件相对两个烟道水平段的对称轴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在沿窑炉高度方向的距离窑炉内玻璃液位面上方的1/3~2/3侧壁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窑炉,包括烟道水平段、窑炉的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所述烟道水平段与所述窑炉的本体连通。本技术中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对窑炉内外进行监测对比,气流输入组件快速做出反应,对窑炉内的压力进行调控,有效缩短了窑炉内压力控制的响应时间,提高了压力调控效率,保证了窑炉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及窑炉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及窑炉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及窑炉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及窑炉连接示意图。附图说明:1-压力获取组件;11-差压获取元件;12-第一压力探测元件;13-第二压力探测元件;2-窑炉的本体;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3-控制元件;4-烟道水平段;5-气流输入组件;51-气流调节元件;52-气流驱动装置;53-气流喷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压力获取组件,每组压力获取组件包括差压获取元件,以及分别与差压获取元件连接的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其中,第一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内,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外。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元件,以及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连通的气流输入组件,控制元件分别与气流输入组件和差压获取元件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解决了金属换热器等部件所带来的高投资以及后期维护难的问题,有效缩短了窑炉压力控制的响应时间,减少了气流输入组件输出气流的损耗,提高了窑炉压力控制的效率以及精准度,保证了窑炉的正常运行。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该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以及窑炉。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压力获取组件1,每组压力获取组件1包括差压获取元件11,以及分别与差压获取元件11连接的第一压力探测元件12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13。其中,第一压力探测元件12设置于窑炉内,第一压力探测元件12可以是窑炉压力探测取压管,取压管的探测端穿入窑炉本体2内,以便实时获取窑炉内的压力值;第二压力探测元件13设置于窑炉外,第二压力探测元件13的探测端用于获取大气压的参考值,为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提供参数。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元件3,以及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4连通的气流输入组件5,控制元件3分别与气流输入组件5和差压获取元件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元件3可以为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差压获取元件11的信号和控制气流输入组件5的信号,差压获取元件11可以为差压转换器,用于接收第一压力探测元件12所获取的窑炉内的压力值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13所获取的大气压参考值,并计算出窑炉内以及窑炉外之间的差压值。其中,现有的窑炉结构中窑炉燃烧的烟气排出是通过抽气或者烟气通过金属换热器经过换热后排出,当窑炉内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压力获取组件;/n每组所述压力获取组件包括差压获取元件,以及分别与所述差压获取元件连接的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n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内,所述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外;/n所述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元件,以及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相连通的气流输入组件;/n所述控制元件分别与所述气流输入组件和所述差压获取元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压力获取组件;
每组所述压力获取组件包括差压获取元件,以及分别与所述差压获取元件连接的第一压力探测元件和第二压力探测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内,所述第二压力探测元件设置于窑炉外;
所述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元件,以及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相连通的气流输入组件;
所述控制元件分别与所述气流输入组件和所述差压获取元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输入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的气流调节元件、气流驱动装置以及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连通的气流喷射结构;
所述气流调节元件与所述气流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气流驱动装置与所述气流喷射结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喷射结构喷射的气流与窑炉的烟道水平段的墙体结构的侧壁呈预定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45°~9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窑炉用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喷射结构设置在距离窑炉的烟道水平段末端的预定长度处,所述预定长度为烟道长度的1/12~1/2,烟道水平段的末端为远离窑炉的本体一端。


6.如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培军赵仙良俞力锋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