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69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传感装置、切换装置、发光装置,该电路系统通过感应采集外界的天气状况信息,结合控制信号及反相器控制对称的恒流LED驱动电路开通或关闭,从而自动控制白光与黄光的照明切换,晴天采用白光照明,而雾天、下雨、下雪、沙尘天气采用黄光光源,以此来自动控制路灯使用白光照明或者黄光照明,而不需要人为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一般照明而言,人们更需要白色的光源,有亮度看东西看的清楚,可提高安全性,但白光灯亮度高,容易导致刺眼;但当天气不好时,比如雾气多或是下雨时,白色的光源反而因穿透能力较差而无法被看的清楚,安全性就降低。如果此时用黄光照明,则因黄光穿透能力最强,而且在黑而吸光的环境中表现最好,所以用黄光照明能看得最远。可见黄光穿透雾气水气的效果比白光要好。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路灯只有单一种色温光源,一般只设置了白光光源或者黄光光源,无法随着天气变化而自动改变光源的颜色,不能适应多种天气状况,不能满足高性能的实际应用要求。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克服其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的天气状况信息,自动控制白光与黄光的照明切换,而不需要人为进行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一发光装置,包括3000K黄光光源与5700K白光光源;以及一传感装置,用于感应被测量信息,并将所述测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一切换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驱动所述发光装置。优选地,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反相电路、第二恒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反相电路、第二恒流驱动电路依次进行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Q1)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1),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接有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驱动所述发光装置的5700K白光光源,并将驱动电流反馈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接电源。优选地,所述第二恒流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Q2)与第二运算放大器(A2),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正输入端接有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驱动所述发光装置的3000K黄光光源,并将驱动电流反馈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接电源。优选地,所述反相电路包括一反向器,所述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切换装置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所述反向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切换装置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优选地,所述晶体管采用场效应管、双极晶体管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传感装置包括一湿度传感器与一颗粒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颗粒传感器均与所述切换装置进行电连接。优选地,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所感应的湿度信息高于第一阈值,所述传感装置驱动所述发光装置的3000K黄光光源;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所感应的湿度信息低于第一阈值,所述传感装置驱动所述发光装置的5700K白光光源。优选地,当所述颗粒传感器所感应的颗粒信息高于第二阈值,所述传感装置驱动所述发光装置的3000K黄光光源;当所述颗粒传感器所感应的颗粒信息低于第二阈值,所述传感装置驱动所述发光装置的5700K白光光源。优选地,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一温度传感器与一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所感应的温度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屏实时显示出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通过感应采集外界的天气状况信息,结合控制信号及反相器控制对称的恒流LED驱动电路开通或关闭,从而自动控制白光与黄光的照明切换,晴天采用白光照明,而雾天、下雨、下雪、沙尘天气采用黄光光源,以此来自动控制路灯使用白光照明或者黄光照明,而不需要人为进行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一实施例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自动切换光源的切换装置一实施例具体电路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自动切换光源的切换装置一实施例具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如图1所示,该电路系统包括一发光装置、传感装置与一切换装置,其中,发光装置包括3000K黄光光源与5700K白光光源,一传感装置,用于感应被测量信息,并将测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切换装置用于接收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驱动发光装置。值得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3000K黄光光源与5700K白光光源可以是包括单个电光二极管或电光二极管串。本实施例中,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反相电路、第二恒流驱动电路,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反相电路、第二恒流驱动电路依次进行电连接。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详细描述如下: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Q1)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接有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电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驱动发光装置的5700K白光光源,并将驱动电流反馈至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接电源。第二恒流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Q2)与第二运算放大器(A2),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正输入端接有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驱动发光装置的3000K黄光光源,并将驱动电流反馈至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负输入端,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接电源。反相电路包括一反向器,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切换装置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反向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切换装置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本实施例中,传感装置包括一湿度传感器与一颗粒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颗粒传感器均与切换装置进行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当湿度传感器所感应的湿度信息高于第一阈值,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处于工作状态,传感装置驱动发光装置的3000K黄光光源发光,而控制信号通过反相器作用,发光装置的5700K白光光源熄灭;同理,当湿度传感器所感应的湿度信息低于第一阈值,第二恒流驱动电路处于工作状态,传感装置驱动发光装置的5700K白光光源发光,而3000K黄光光源熄灭。本实施例中,当颗粒传感器所感应的颗粒信息高于第二阈值,第一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系统包括:/n一发光装置,包括3000K黄光光源与5700K白光光源;以及/n一传感装置,用于感应被测量信息,并将所述测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输出;/n一切换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驱动所述发光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切换光源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系统包括:
一发光装置,包括3000K黄光光源与5700K白光光源;以及
一传感装置,用于感应被测量信息,并将所述测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一切换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驱动所述发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反相电路、第二恒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反相电路、第二恒流驱动电路依次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Q1)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1),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接有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驱动所述发光装置的5700K白光光源,并将驱动电流反馈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接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恒流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Q2)与第二运算放大器(A2),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正输入端接有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驱动所述发光装置的3000K黄光光源,并将驱动电流反馈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Q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稳汪天生范达周张涛胡乾斌江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石上天际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