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49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涉及风机领域。用于风机扇叶角度微调,包括用于固定扇叶的前轮毂和后轮毂,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相对设置并互相配合;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设有轮毂槽,轮毂槽中容纳调整片,调整片与轮毂槽之间通过调整片外圈的齿槽配合,所述调整片内部装配有扇叶柄,所述调整片内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点位半孔,所述扇叶柄外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定位半孔,任意一点位半孔和任意一定位半孔之间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扇叶角度调整的作用,并且实现调整量程高、调整精度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风机来说,扇叶的角度决定着风机送风量的大小,同时为了保证风机的高效稳定运行,需要对风机扇叶进行调整,使扇叶叶片之间的角度都是相同的,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叶片的受力也是均等的。因此形成气旋比较稳定,噪音小,效率高。目前通风风机上使用的扇叶多为整体加工成形,包括整体铸造、整体注塑、整体压铸等,部分采用扇叶与法兰片装配加工,其中关键部件法兰片同样为锻压成形。这种一次成形的扇叶只适用于固定的风机产品,当遇到产品升级,更换传动部件时,无法调整扇叶角度通用性差。其余部分扇叶为可调角度扇叶,但目前可调角度扇叶存在调整量程小、调整精度低、结构复杂等问题。例如CN101368576-送风机的叶轮结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送风机的叶轮结构,所述的送风机包含一筒型外箱,其两端分别为一入风口与出风口,其内部利用一马达带动一叶轮的叶片转动,通过叶片转动驱使空气由入风口进入再由出风口送出,所述叶轮结构包含:一毂座包含一上毂体与一下毂体,且上、下毂体内部分别等角度设有复数个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齿状部;复数片叶片,其各叶片设具一截圆锥状的固定部,使所述的固定部夹设在上、下毂体内部相对应的凹槽中,且所述的固定部的圆锥底缘周围设具一齿状外型而可分别与上、下毂体的齿状部相啮合;通过上述结构,使夹设在毂座内的叶片具有较佳的稳固性,以避免产生晃动或噪音,并有利于叶片的组装或角度的调整作业。这种结构的调整方式仍旧不够灵活方便,在叶片调整是需要将毂座取下,进行调节。当调节级数太多时,需要更多的齿数来满足需求,齿数过多势必造成外力作用下扇叶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扇叶角度调整的作用,并且实现调整量程高、调整精度大的技术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用于风机扇叶角度微调,包括用于固定扇叶的前轮毂和后轮毂,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相对设置并互相配合;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设有轮毂槽,轮毂槽中容纳调整片,调整片与轮毂槽之间通过调整片外圈的齿槽配合,所述调整片内部装配有扇叶柄,所述调整片内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点位半孔,所述扇叶柄外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定位半孔,任意一点位半孔和任意一定位半孔之间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调整片定位半孔数量与所述扇叶柄定位半孔数量相同。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点位半孔之间的角度间隔为θ2,所述定位半孔之间的角度间隔为θ1,所述θ2>θ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扇叶角度调整装置具有量程长、精度高、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等特点,其量程可达360度。通过调整片的齿槽实现扇叶角度的粗调整,通过定位半孔和点位半孔实现角度的微调,通过θ1和θ2角度的控制,实现微调精度的调整。实现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扇叶角度调整的作用,并且实现调整量程高、调整精度大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用于风机扇叶角度微调,包括用于固定扇叶的前轮毂1和后轮毂2,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相对设置并互相配合;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设有轮毂槽3,轮毂槽中容纳调整片4,调整片与轮毂槽之间通过调整片外圈的齿槽41配合,所述调整片内部装配有扇叶柄5,所述调整片内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点位半孔42,所述扇叶柄外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定位半孔51,任意一点位半孔和任意一定位半孔之间通过定位销6进行定位。其中所述调整片定位半孔数量与所述扇叶柄定位半孔数量相同。其中所述点位半孔之间的角度间隔为θ2,所述定位半孔之间的角度间隔为θ1,所述θ2>θ1。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的一种扇叶角度调整装置,齿槽数量设置为24个,因此每一个齿槽的调整对应的是15度角度的粗调整,在扇叶柄圆周方向等角度布置15个定位半孔,角度间隔为23度,调整片内圈同样等角度布置15个点位半孔,角度间隔为24度2,通过旋转调整片使调整片上的半圆与扇叶柄圆周方向的半圆合并为整圆,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以此来达到微调扇叶角度的目的,其调整精度1度。通过齿槽数目以及θ2和θ1的角度设置,最高可达0.25度的微调精度调整。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用于风机扇叶角度微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扇叶的前轮毂(1)和后轮毂(2),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相对设置并互相配合;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设有轮毂槽(3),轮毂槽中容纳调整片(4),调整片与轮毂槽之间通过调整片外圈的齿槽(41)配合,所述调整片内部装配有扇叶柄(5),所述调整片内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点位半孔(42),所述扇叶柄外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定位半孔(51),任意一点位半孔和任意一定位半孔之间通过定位销(6)进行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扇叶角度调整装置,用于风机扇叶角度微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扇叶的前轮毂(1)和后轮毂(2),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相对设置并互相配合;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之间设有轮毂槽(3),轮毂槽中容纳调整片(4),调整片与轮毂槽之间通过调整片外圈的齿槽(41)配合,所述调整片内部装配有扇叶柄(5),所述调整片内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干点位半孔(42),所述扇叶柄外部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强周宏于亚周李世豪唐志强曹树涛冷建卫郭玲赵玉坤卢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