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属于自救设备的压力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软管、半圆夹、压力表、定位装置壳体、吸氧装置底板和吸氧装置箱体,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着钢管,所述钢管的另一端贯穿着所述半圆夹且延长至所述半圆夹的另一端外侧,所述钢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设置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钢管的外端,所述半圆夹设置有两组且所述半圆夹的底部连接着所述吸氧装置箱体,所述吸氧装置箱体的内侧设置有电线,所述半圆夹的右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上面设置有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已解决现有的矿井用压力表不具有定位效果且没有设置有压缩自救设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救设备的压力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属于自救设备的压力表设备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偶然会发生有害气体瓦斯突出,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当大量的瓦斯充斥工作台和巷道时,作业矿工无法及时撤离到井上,因此使用矿井压缩自救装置可以有效地自救,等待瓦斯浓度降低后离开矿井或等待救援。现有技术中矿井用压力表不具有定位效果且没有设置有压缩自救设备,当发生有害气体瓦斯突出时,就会出现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的问题,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矿井用压力表不具有定位效果且没有设置有压缩自救设备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包括软管、半圆夹、压力表、定位装置壳体、吸氧装置底板和吸氧装置箱体,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着钢管,所述钢管的另一端贯穿着所述半圆夹且延长至所述半圆夹的另一端外侧,所述钢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设置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钢管的外端,所述半圆夹设置有两组且所述半圆夹的底部连接着所述吸氧装置箱体,所述吸氧装置箱体的内侧设置有电线,所述半圆夹的右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上面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球阀的外侧刻有纹路,所述球阀的右端设置有所述压力表。优选的,所述吸氧装置箱体的内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外侧连接着面罩连接杆,所述面罩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装置连接杆,所述装置连接杆的底部连接有氧气面罩细软管,所述氧气面罩细软管的形状为螺旋状的细软管且所述氧气面罩细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氧气面罩,所述面罩连接杆的右端设置有氧气压力装置,所述氧气压力装置同样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氧气压力装置的底部连接着压力装置细软管,所述压力装置细软管同样设置为螺旋状的细软管,所述面罩连接杆、所述氧气压力装置和所述氧气面罩共设置有多组且全部安装在支撑杆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压力表的内侧设置有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的内侧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上面设置有度数,所述压力表的中心轴外侧设置有压力表指针,所述压力表指针的外侧连接有机芯传送机构,所述机芯传送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连杆,所述压力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接头。优选的,所述吸氧装置箱体的内侧设置有管道连接着所述钢管,所述吸氧装置箱体的内侧右端内壁上固定安装着所述定位装置壳体,所述定位装置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装置。优选的,所述吸氧装置箱体的底端连接着所述吸氧装置底板,所述吸氧装置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吸氧装置箱体的内侧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氧气面罩的外侧设置有氧气面罩过滤网,所述氧气面罩过滤网设置有两组且安装在所述氧气面罩的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首先我们在钢管的外侧设置有半圆夹,在半圆夹的底部连接有吸氧装置,在吸氧装置的内侧设置有压力装置和氧气罐,在工作过程中当发生有害气体泄漏时,我们就可以打开吸氧装置,利用氧气面罩来进行吸氧;然后我们在三通管的上面设置有球阀,利用球阀装置我们可以及时的关闭管道的运输,通过在球阀的右侧设置有压力表装置,通过压力表就可以看到具体的数值;最后我们在吸氧装置箱体的内侧安装有定位装置,通过定位装置我们就可以及时的找到吸氧装置的位置及时进行吸氧。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压力表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氧气面罩装置的结构图。图中:1-软管,2-第一接头,3-钢管,4-半圆夹,5-球阀,6-压力表,7-定位装置壳体,8-氧气面罩,9-氧气面罩过滤网,10-吸氧装置底板,11-吸氧装置箱体,12-压力表指针,13-连杆,14-机芯传送机构,15-第二接头,16-弹簧管,17-刻度盘,18-面罩连接杆,19-氧气压力装置,20-氧气面罩细软管,21-压力装置细软管,22-装置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包括软管1、半圆夹4、压力表6、定位装置壳体7、吸氧装置底板10和吸氧装置箱体11,软管1的一端连接着钢管3,钢管3的另一端贯穿着半圆夹4且延长至半圆夹4的另一端外侧,钢管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头2,第一接头2设置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钢管3的外端,半圆夹4设置有两组且半圆夹4的底部连接着吸氧装置箱体11,吸氧装置箱体11的内侧设置有电线,半圆夹4的右端设置有三通管,的三通管上面设置有球阀5,球阀5的形状为圆形且球阀5的外侧刻有纹路,球阀5的右端设置有压力表6。通过在半圆夹4的底部连接有吸氧装置箱体11,在工作过程中当发生有害气体泄漏时,我们就可以打开吸氧装置,利用氧气面罩8来进行吸氧,利用球阀5装置我们可以及时的关闭管道的运输,通过在球阀5的右侧设置有压力表6装置,通过压力表6就可以看到具体的数值。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吸氧装置箱体11的内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外侧连接着面罩连接杆18,面罩连接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装置连接杆22,装置连接杆22的底部连接有氧气面罩细软管20,氧气面罩细软管20的形状为螺旋状的细软管且氧气面罩细软管20的另一端连接有氧气面罩8,面罩连接杆18的右端设置有氧气压力装置19,氧气压力装置19同样安装在的支撑杆的外侧,氧气压力装置19的底部连接着压力装置细软管21,压力装置细软管21同样设置为螺旋状的细软管,面罩连接杆18、氧气压力装置19和氧气面罩8共设置有多组且全部安装在支撑杆的外侧。通过将面罩连接杆18、氧气压力装置19,氧气面罩细软管20和氧气面罩8组成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吸氧装置,当工作过程中当发生有害气体泄漏时,就可以使用氧气面罩8来进行吸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压力表6的内侧设置有弹簧管16,弹簧管16的内侧设置有刻度盘17,刻度盘17的上面设置有度数,压力表6的中心轴外侧设置有压力表指针12,压力表指针12的外侧连接有机芯传送机构14,机芯传送机构14的一端设置有连杆13,压力表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接头15。通过压力表指针12、连杆13、机芯传送机构14、弹簧管16和刻度盘17组成一个完整的压力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吸氧装置箱体11的内侧设置有管道连接着钢管3,吸氧装置箱体11的内侧右端内壁上固定安装着定位装置壳体7,定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包括软管(1)、半圆夹(4)、压力表(6)、定位装置壳体(7)、吸氧装置底板(10)和吸氧装置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的一端连接着钢管(3),所述钢管(3)的另一端贯穿着所述半圆夹(4)且延长至所述半圆夹(4)的另一端外侧,所述钢管(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头(2),所述第一接头(2)设置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钢管(3)的外端,所述半圆夹(4)设置有两组且所述半圆夹(4)的底部连接着所述吸氧装置箱体(11),所述吸氧装置箱体(11)的内侧设置有电线,所述半圆夹(4)的右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上面设置有球阀(5),所述球阀(5)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球阀(5)的外侧刻有纹路,所述球阀(5)的右端设置有所述压力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包括软管(1)、半圆夹(4)、压力表(6)、定位装置壳体(7)、吸氧装置底板(10)和吸氧装置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的一端连接着钢管(3),所述钢管(3)的另一端贯穿着所述半圆夹(4)且延长至所述半圆夹(4)的另一端外侧,所述钢管(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头(2),所述第一接头(2)设置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钢管(3)的外端,所述半圆夹(4)设置有两组且所述半圆夹(4)的底部连接着所述吸氧装置箱体(11),所述吸氧装置箱体(11)的内侧设置有电线,所述半圆夹(4)的右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上面设置有球阀(5),所述球阀(5)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球阀(5)的外侧刻有纹路,所述球阀(5)的右端设置有所述压力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井用定位压缩自救设备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装置箱体(11)的内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外侧连接着面罩连接杆(18),所述面罩连接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装置连接杆(22),所述装置连接杆(22)的底部连接有氧气面罩细软管(20),所述氧气面罩细软管(20)的形状为螺旋状的细软管且所述氧气面罩细软管(20)的另一端连接有氧气面罩(8),所述面罩连接杆(18)的右端设置有氧气压力装置(19),所述氧气压力装置(19)同样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氧气压力装置(19)的底部连接着压力装置细软管(21),所述压力装置细软管(21)同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六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嘉为缝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