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19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遮阳网组件,包括安装架、内腔和支撑杆三,所述安装架一侧壁中部成型有滑轨,所述滑轨内侧设置有所述内腔,所述滑轨内一端设置有支撑杆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腔、滑轨、挡块、通槽、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杆三、卡块一、卡块二、转轴和封盖等结构的设计,使遮阳网能够通过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三的移动来便捷的收纳或展开,且遮阳网在收纳起来的时候直接为下垂状态,可使遮阳网无需拆下即可便捷的进行清理维护,且遮阳网需要拆下时也可便捷的从下垂的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三上拆下,将封盖拆下后还可使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三能够便捷的从安装架上取下,以便进行维护或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阳网组件
本技术涉及遮阳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遮阳网组件。
技术介绍
遮阳网又称遮光网,是近10余年来推广的一种最新型的农、渔、牧业、防风、盖土等专用的保护覆盖材料。夏季覆盖后起到一种挡光、挡雨、保湿、降温的作用。冬春季覆盖后还有一定的保温增湿作用,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的追求越来越高,遮阳网还被广泛应用于院落遮阳,且在有些商铺门口也会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现有的遮阳网组件收纳展开不便,拆卸不便,难以进行维护,难以对组件进行修理或更换,不能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遮阳网组件,解决了现有的遮阳网组件收纳展开不便,拆卸不便,以及维护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遮阳网组件,包括安装架、内腔和支撑杆三,所述安装架一侧壁中部成型有滑轨,所述滑轨内侧设置有所述内腔,所述滑轨内一端设置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远离所述支撑杆一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杆三,所述支撑杆一下端位于所述内腔内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一,所述支撑杆一上端与所述卡块一正对的位置设置有卡块二,所述支撑杆一两侧壁上位于所述内腔内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以及所述支撑杆三的结构相同,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通槽。进一步地,所述内腔成型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以及所述支撑杆三均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一以及所述卡块二与所述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以及所述支撑杆三均为焊接,所述卡块一以及所述卡块二均与所述内腔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或所述支撑杆三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时,所述卡块一和所述卡块二可在所述内腔内对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或所述支撑杆三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以及所述支撑杆三下端设置有遮阳网,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以及所述支撑杆三均为焊接,所述挡块以及所述通槽均成型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端一角处设置有固定板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收拢所述遮阳网时,使用者可通过一类似顶杆的工具先将所述支撑杆三、所述支撑杆二和所述支撑杆一按顺序滑动至靠近所述挡块的位置,然后将所述支撑杆三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顶起,然后使所述支撑杆三从所述挡块上方经过移动至所述通槽内,然后在所述转轴的辅助下所述支撑杆三会在所述通槽内转动,直至变为竖直状态,在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所述支撑杆二和所述支撑杆一移动至所述桶槽内,这样即可使所述遮阳网在所述安装架下端一侧被便捷的收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一四角处成型有安装孔一,所述固定板一一侧位于所述安装架上端另一角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四角处成型有安装孔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通过所述安装孔一和所述安装孔二可便捷的将所述固定板一和所述固定板二固定至一墙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一以及所述固定板二下端均与所述安装架焊接,所述遮阳网与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以及所述支撑杆三下端均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遮阳网可通过移动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以及所述支撑杆三进行收拢或展开。进一步地,所述通槽一侧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四角处成型有安装孔三,所述封盖与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封盖可便捷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内腔、滑轨、挡块、通槽、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杆三、卡块一、卡块二、转轴和封盖等结构的设计,使遮阳网能够通过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三的移动来便捷的收纳或展开,且遮阳网在收纳起来的时候直接为下垂状态,可使遮阳网无需拆下即可便捷的进行清理维护,且遮阳网需要拆下时也可便捷的从下垂的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三上拆下,将封盖拆下后还可使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三能够便捷的从安装架上取下,以便进行维护或更换。该设计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遮阳网组件收纳展开不便,拆卸不便,以及维护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杆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安装架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架;2、滑轨;3、内腔;4、支撑杆一;5、支撑杆二;6、支撑杆三;7、卡块一;8、卡块二;9、转轴;10、挡块;11、通槽;12、遮阳网;13、固定板一;14、安装孔一;15、固定板二;16、安装孔二;17、封盖;18、安装孔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遮阳网组件,包括安装架1、内腔3和支撑杆三6,安装架1一侧壁中部成型有滑轨2,滑轨2内侧设置有内腔3,滑轨2内一端设置有支撑杆一4,支撑杆一4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5,支撑杆二5远离支撑杆一4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三6,支撑杆一4下端位于内腔3内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一7,支撑杆一4上端与卡块一7正对的位置设置有卡块二8,支撑杆一4两侧壁上位于内腔3内的一端设置有转轴9,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以及支撑杆三6的结构相同,滑轨2一侧设置有挡块10,挡块10远离滑轨2一侧设置有通槽11。如图1-3所示,内腔3成型于安装架1内,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以及支撑杆三6均与滑轨2滑动连接,卡块一7以及卡块二8与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以及支撑杆三6均为焊接,卡块一7以及卡块二8均与内腔3滑动连接,当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或支撑杆三6在滑轨2内滑动时,卡块一7和卡块二8可在内腔3内对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或支撑杆三6进行限位,防止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或支撑杆三6从滑轨2内脱离。如图1-5所示,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以及支撑杆三6下端设置有遮阳网12,转轴9与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以及支撑杆三6均为焊接,挡块10以及通槽11均成型于安装架1上,安装架1上端一角处设置有固定板一13,需要收拢遮阳网12时,使用者可通过一类似顶杆的工具先将支撑杆三6、支撑杆二5和支撑杆一4按顺序滑动至靠近挡块10的位置,然后将支撑杆三6靠近转轴9的一端顶起,然后使支撑杆三6从挡块10上方经过移动至通槽11内,然后在转轴9的辅助下支撑杆三6会在通槽11内转动,直至变为竖直状态,在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支撑杆二5和支撑杆一4移动至桶槽内,这样即可使遮阳网12在安装架1下端一侧被便捷的收拢,在遮阳网12需要展开时,只需以相反的顺序将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和支撑杆三6在通槽11内旋转然后移动至原位即可。如图1-2所示,固定板一13四角处成型有安装孔一14,固定板一13一侧位于安装架1上端另一角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二15,固定板二15四角处成型有安装孔二16,使用螺栓通过安装孔一14和安装孔二16可便捷的将固定板一13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遮阳网组件,包括安装架(1)、内腔(3)和支撑杆三(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一侧壁中部成型有滑轨(2),所述滑轨(2)内侧设置有所述内腔(3),所述滑轨(2)内一端设置有支撑杆一(4),所述支撑杆一(4)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5),所述支撑杆二(5)远离所述支撑杆一(4)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杆三(6),所述支撑杆一(4)下端位于所述内腔(3)内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一(7),所述支撑杆一(4)上端与所述卡块一(7)正对的位置设置有卡块二(8),所述支撑杆一(4)两侧壁上位于所述内腔(3)内的一端设置有转轴(9),所述支撑杆一(4)、所述支撑杆二(5)以及所述支撑杆三(6)的结构相同,所述滑轨(2)一侧设置有挡块(10),所述挡块(10)远离所述滑轨(2)一侧设置有通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遮阳网组件,包括安装架(1)、内腔(3)和支撑杆三(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一侧壁中部成型有滑轨(2),所述滑轨(2)内侧设置有所述内腔(3),所述滑轨(2)内一端设置有支撑杆一(4),所述支撑杆一(4)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5),所述支撑杆二(5)远离所述支撑杆一(4)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杆三(6),所述支撑杆一(4)下端位于所述内腔(3)内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一(7),所述支撑杆一(4)上端与所述卡块一(7)正对的位置设置有卡块二(8),所述支撑杆一(4)两侧壁上位于所述内腔(3)内的一端设置有转轴(9),所述支撑杆一(4)、所述支撑杆二(5)以及所述支撑杆三(6)的结构相同,所述滑轨(2)一侧设置有挡块(10),所述挡块(10)远离所述滑轨(2)一侧设置有通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3)成型于所述安装架(1)内,所述支撑杆一(4)、所述支撑杆二(5)以及所述支撑杆三(6)均与所述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一(7)以及所述卡块二(8)与所述支撑杆一(4)、所述支撑杆二(5)以及所述支撑杆三(6)均为焊接,所述卡块一(7)以及所述卡块二(8)均与所述内腔(3)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文正包昊昱梁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盛园艺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