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15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包括固定在建筑体上的外框架,外框架的内部固定有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上侧边与外框架之间固定有排气扇,所述内框架下侧边与外框架之间固定有进气扇,所述内框架内侧朝向建筑体内侧的一侧设置有遮光防炎组件,所述内框架内侧朝向建筑体外侧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板,且玻璃板的上侧边与内框架的上侧边通过转轴铰接。该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增加了建筑体内部的通风效果,降低建筑体能耗;通过调节辊筒两侧防炎布的透明段和遮光段的比例大小,实现对建筑体内光照强度的调节,进而降低建筑体内为增加光照强度消耗的电能,节能减排,而且采用防炎布有助于提高建筑幕墙的防火防炎能力,从而降低火灾损害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
,具体为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现有的建筑幕墙在节能方面效果不好,增加了建筑体的能耗,而且其对于建筑体内部火灾的防护较弱,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包括固定在建筑体上的外框架,外框架的内部固定有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上侧边与外框架之间固定有排气扇,所述内框架下侧边与外框架之间固定有进气扇,所述内框架内侧朝向建筑体内侧的一侧设置有遮光防炎组件,所述内框架内侧朝向建筑体外侧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板,且玻璃板的上侧边与内框架的上侧边通过转轴铰接。优选的,所述遮光防炎组件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辊筒,两个所述辊筒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内框架上下侧边的支架上,且两个所述辊筒相互平行,并上下位置布置,两个所述辊筒之间绕接有防炎布,且位于下侧的辊筒的一端与固定于外框架上的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炎布由遮光段和透光段收尾相连组成,且遮光段和透光段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转轴固定在玻璃板的上侧边,转轴的两端铰接在固定于内框架上侧边的支架上,且转轴的一端与固定于外框架上的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且太阳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以及固定在建筑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所述排气扇、进气扇、电机一和电机二分别与蓄电池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排气扇和进气扇对建筑体内部空气进行通风,从而使得建筑体内部形成从下至上,从内至外的空气循环,从而增加建筑体内部的通风效果,降低建筑体能耗,而且可以使得火灾产生的烟雾向建筑体内部顶面移动,并经由排气扇排出,从而使得建筑体内部下部空间空气新鲜,有助于增加建筑体内部人员的存活时间和存活几率,提高安全性;玻璃板可以向外侧打开,一方面可以增架通风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室内光亮度,降低室内灯光的能耗,从而进一步的节能;通过对电机二通电使其带动辊筒转动,进而调节辊筒两侧防炎布的透明段和遮光段的比例大小,从而调节外部光线进入建筑体内的量,实现对建筑体内光照强度的调节,进而降低建筑体内为增加光照强度消耗的电能,节能减排,而且采用防炎布具有阻燃、防火防炎作用,因此有助于提高建筑幕墙的防火防炎能力,从而降低火灾损害程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的外框架结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的防炎布遮光状态图。图中:1-外框架;2-太阳能电池板;3-转轴;4-玻璃板;5-排气扇;6-内框架;7-辊筒;8-防炎布;81-遮光段;82-透光段;9-支架;10-进气扇;11-电机一;12-电机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包括固定在建筑体上的外框架1,外框架1采用嵌入式安装在建筑体上,这样方便拆卸维护维修,而且也可以回收循环利用,节省耗材,外框架1的内部固定有内框架6,内框架6上侧边与外框架1之间固定有排气扇5,内框架6下侧边与外框架1之间固定有进气扇10,内框架6内侧朝向建筑体内侧的一侧设置有遮光防炎组件,内框架6内侧朝向建筑体外侧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板4,且玻璃板4的上侧边与内框架6的上侧边通过转轴3铰接。本实施例中,遮光防炎组件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辊筒7,两个所述辊筒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内框架6上下侧边的支架9上,且两个所述辊筒7相互平行,并上下位置布置,两个所述辊筒7之间绕接有防炎布8,且位于下侧的辊筒7的一端与固定于外框架1上的电机二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二12为步进电机。本实施例中,防炎布8由遮光段81和透光段82收尾相连组成,且遮光段81和透光段82长度相等。本实施例中,转轴3固定在玻璃板4的上侧边,转轴3的两端铰接在固定于内框架6上侧边的支架9上,且转轴3的一端与固定于外框架1上的电机一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一11为步进电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且太阳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以及固定在建筑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组成,排气扇5、进气扇10、电机一11和电机二12分别与蓄电池电连接。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该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在使用时,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用来给排气扇5、进气扇10、电机一11和电机二12进行供电,节省了能耗,另一方面在建筑体停电时由于不接入电网,因此不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当建筑体内部需要进行通风时,排气扇5通电工作将建筑体内部的空气排出建筑体外侧,进气扇10通电工作将外部的空气输入至建筑体内部,在排气扇5排出建筑体内部空气时,建筑体内部形成负压状态,此时在建筑体内部活动会提高人体的舒适感,而且外部的新鲜空气从底部经由进气扇10输入至建筑体内部,从而使得建筑体内部形成从下至上,从内至外的空气循环,从而增加建筑体内部的通风效果,降低建筑体能耗;在遇到火灾时,由于空气循环从下至上,因此会使得火灾产生的烟雾向建筑体内部顶面移动,并经由排气扇5排出,从而使得建筑体内部下部空间空气新鲜,有助于增加建筑体内部人员的存活时间和存活几率,提高安全性;可通过对电机一11通电带动转轴3转动,从而带动玻璃板4向外侧打开,一方面可以增架通风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室内光亮度,降低室内灯光的能耗,从而进一步的节能;在调节室内光照强度时,如图3,通过对电机二12通电使其带动辊筒7转动,辊筒7的转动同步带动防炎布8运行,进而调节辊筒7两侧防炎布8的透明段82和遮光段81的比例大小,从而调节外部光线进入建筑体内的量,实现对建筑体内光照强度的调节,进而降低建筑体内为增加光照强度消耗的电能,节能减排,而且采用防炎布8具有阻燃、防火防炎作用,因此有助于提高建筑幕墙的防火防炎能力,从而降低火灾损害程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包括固定在建筑体上的外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部固定有内框架(6),所述内框架(6)上侧边与外框架(1)之间固定有排气扇(5),所述内框架(6)下侧边与外框架(1)之间固定有进气扇(10),所述内框架(6)内侧朝向建筑体内侧的一侧设置有遮光防炎组件,所述内框架(6)内侧朝向建筑体外侧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板(4),且玻璃板(4)的上侧边与内框架(6)的上侧边通过转轴(3)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包括固定在建筑体上的外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部固定有内框架(6),所述内框架(6)上侧边与外框架(1)之间固定有排气扇(5),所述内框架(6)下侧边与外框架(1)之间固定有进气扇(10),所述内框架(6)内侧朝向建筑体内侧的一侧设置有遮光防炎组件,所述内框架(6)内侧朝向建筑体外侧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板(4),且玻璃板(4)的上侧边与内框架(6)的上侧边通过转轴(3)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防炎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防炎组件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辊筒(7),两个所述辊筒(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内框架(6)上下侧边的支架(9)上,且两个所述辊筒(7)相互平行,并上下位置布置,两个所述辊筒(7)之间绕接有防炎布(8),且位于下侧的辊筒(7)的一端与固定于外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格瑞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