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13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包括套筒、粘滞阻尼器以及耗能芯板;套筒一端设有槽口;耗能芯板内置于套筒内且一端与槽口固定连接,耗能芯板与套筒的另一端均设有耳板;粘滞阻尼器通过销轴连接在套筒和耗能芯板上的耳板之间;耗能芯板与套筒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砂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粘滞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优点,套筒的砂浆层和耗能芯板之间实现限制耗能芯板外变形,再将之间的相对变形传递给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和耗能芯板协同工作,起到有效消能减震的作用;实现单一产品有效应对多灾难,对地震和台风都有较好的应对,且对小震和中大震这种单一灾难的不同阶段也都能兼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
本技术涉及结构减震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
技术介绍
消能减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外界的输入能量,起到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同时改善用户体验。消能减震的产品主要分为速度型和位移两大类,速度型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粘滞阻尼器,位移型阻尼器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防屈曲支撑。粘滞阻尼器对风振下结构的响应较为显著,对小震也有一定的作用作用,但是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减震效果呈现衰减现象。防屈曲支撑的作用与粘滞阻尼器相反,对抗风效果较差,小震下也是仅仅提供刚度作用,但是随着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减震效果呈现增加的趋势。我国是多灾难的国家,地震和风振都会对我国建筑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地震也有不确定性,实现合理的减震/振也是当前防灾减灾工程中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目前的减震/振产品功能单一,很难实现单一产品应对多灾难,很难应对单一灾难的不同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结合粘滞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优势,实现单一产品有效应对多种类型的灾难或单一产品应对单一灾难的不同阶段。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包括套筒、粘滞阻尼器、以及耗能芯板;所述套筒一端预先开有槽口;所述耗能芯板内置于套筒内且一端与槽口固定连接,耗能芯板另一端从套筒另一端口伸出并侧面设有第一耳板;所述套筒外侧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耳板;所述粘滞阻尼器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所述耗能芯板与套筒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砂浆层。为了增加消能支撑效果,所述第一耳板为两个,分设于耗能芯板端部的两侧,所述第二耳板为两个,分设于套筒外壁两侧;所述粘滞阻尼器为两个,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相应侧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更为优选的,所述砂浆层为细骨料制成。更为优选的,所述耗能芯板一端与槽口焊接固定。所述耗能芯板外侧包裹一层无粘结材料;进一步增强其耗能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无粘结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综合粘滞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优点,套筒的砂浆层和耗能芯板之间实现限制耗能芯板外变形,再将之间的相对变形传递给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和耗能芯板协同工作,起到有效消能减震的作用;实现单一产品有效应对多灾难,对地震和台风都有较好的应对,且对小震和中大震这种单一灾难的不同阶段也都能兼顾。2)各构件组装简便,容易更新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新型复合消能支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新型复合消能支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包括套筒1、粘滞阻尼器2、以及耗能芯板3;所述套筒1一端预先开有槽口4;所述耗能芯板3内置于套筒1内且一端与槽口4固定焊接,耗能芯板3另一端从套筒1的另一端口伸出并侧面设有第一耳板31;为了增加消能支撑效果,所述第一耳板31为两个,分设于耗能芯板3端部的两侧,所述套筒1外壁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二耳板11;所述粘滞阻尼器2为两个,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相应侧的第一耳板31和第二耳板11之间;所述耗能芯板3与套筒1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砂浆层5;所述砂浆层5为细骨料制成。所述耗能芯板3外侧包裹一层无粘结材料;进一步增强其耗能效果;具体的,所述无粘结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安装过程:首先根据需求计算要求确定各种材料的用量和大小;将套筒1的一端开设槽口4,放置耗能芯板3,通过槽口4将耗能芯板3与套筒1焊接为一个整体结构,套筒1和耗能芯板3的另一端分别进行第二耳板11和第一耳板31的设置,灌注砂浆层5至耗能芯板3和套筒1之间的空隙内,在耗能芯板3和套筒1之间设置粘滞阻尼器2,粘滞阻尼器2为两个,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相应侧的第一耳板31和第二耳板11之间,完成安装。本技术中,耗能芯板3置于套筒1内,耗能芯板3与套筒1之间灌注砂浆层5,砂浆层5和套筒1协同工作起到限制耗能芯板3面外变形的作用。耗能芯板3与套筒1之间的相对变形传递给粘滞阻尼器2,粘滞阻尼器2与耗能芯板3协同工作,起到有效消能减震的作用。从而实现单一产品有效应对多灾难,对地震和台风都有较好的应对,且对小震和中大震这种单一灾难的不同阶段也都能兼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粘滞阻尼器(2)、以及耗能芯板(3);所述套筒(1)一端预先开有槽口(4);所述耗能芯板(3)内置于套筒(1)内且一端与槽口(4)固定连接,耗能芯板(3)另一端从套筒(1)另一端口伸出并侧面设有第一耳板(31);所述套筒(1)外侧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耳板(11);所述粘滞阻尼器(2)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耳板(31)和第二耳板(11)之间;/n所述耗能芯板(3)与套筒(1)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砂浆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消能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粘滞阻尼器(2)、以及耗能芯板(3);所述套筒(1)一端预先开有槽口(4);所述耗能芯板(3)内置于套筒(1)内且一端与槽口(4)固定连接,耗能芯板(3)另一端从套筒(1)另一端口伸出并侧面设有第一耳板(31);所述套筒(1)外侧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耳板(11);所述粘滞阻尼器(2)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耳板(31)和第二耳板(11)之间;
所述耗能芯板(3)与套筒(1)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砂浆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消能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31)为两个,分设于耗能芯板(3)端部的两侧,所述第二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钱小华胡大柱温良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蓝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