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超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999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顶部螺丝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壳体远离进料斗的内部焊接有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第四板体靠近第一内槽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远离第四板体的一端焊接于壳体的内底壁,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贴合连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的内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圈焊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内槽,所述第三内槽的内部贯穿有第七杆体,所述第七杆体靠近第三内槽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圈贴合连接于第三杆体,所述第四杆体远离第三杆体的底部粘接有充气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中国技术专利CN204023588U公开了一种透水生态护坡结构,通过单体构件5的直径为20cm,四个单体构件组成护坡组件7,在修整好的第七板体表面上铺设预制养护28天后的护坡组件7,铺装完毕后覆盖土壤,采用自然养护的方式,经过2-3年后,第七板体表面上出现自然植被,植物覆盖率及生态化良好,但是当下雨或水流过快时,渗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冲刷作用会导致护坡容易崩塌。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由于受坡内的渗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冲刷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使得水流冲上第七板体,从而导致路上积水,为此,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顶部螺丝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壳体远离进料斗的内部焊接有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第四板体靠近第一内槽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远离第四板体的一端焊接于壳体的内底壁,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贴合连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的内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圈焊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内槽,所述第三内槽的内部贯穿有第七杆体,所述第七杆体靠近第三内槽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圈贴合连接于第三杆体,所述第四杆体远离第三杆体的底部粘接有充气垫,所述壳体远离充气垫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铰接有L型杆体,所述壳体靠近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五内槽,所述L型杆体贯穿于第五内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滑块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圈焊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焊接有第七板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七板体的一侧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第七板体的一侧铺设有碎石砂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体远离第二滑槽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远离碎石砂层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的内部均贯穿有第一管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端焊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圈套设有拉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四杆体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所述壳体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连通有出料斗,所述L型杆体远离第五内槽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焊接于第三杆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下雨时,雨水会增加河流,使得水流过多从而冲击护坡,通过进料斗将雨水流入壳体内部,通过水流的增长使得充气垫随着水流的增长而进行浮升,通过充气垫的浮升,使得第四杆体内部圆槽中的滚轮进行滑动,从而使得第四杆体进行上升,通过第四杆体的顶部对L型杆体的推动,由于L型杆体与第二固定块的位置关系为铰接,从而使得L型杆体进行转动,通过L型杆体对河流的冲击进行遮挡,当水流冲击过大时,通过水流推动第七板体使得第一杆体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滑块进行滑动,通过滑块之间的固定杆,使得滑块进行复位,从而对水流的冲击进行缓冲,使得水流不会冲上第七板体上,从而防止路上产生积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圆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体;2、壳体;3、第一杆体;4、第一板体;5、第一滑槽;6、第一管体;7、第二板体;8、第三板体;9、第一弹簧;10、碎石砂层;11、防水层;12、第七板体;14、第二滑槽;15、第一固定块;16、滑块;17、进料斗;18、第一内槽;19、第四板体;20、第三杆体;21、第四杆体;22、防护套;23、第二弹簧;24、第二固定块;25、L型杆体;26、拉簧;27、圆环;28、固定杆;29、第七杆体;30、第三内槽;31、第三固定块;32、圆槽;33、滚轮;34、出料斗;35、充气垫;36、第五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1,基体1的顶部螺丝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7,壳体2远离进料斗17的内部焊接有第四板体19,第四板体19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18,第四板体19靠近第一内槽18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杆体20,第三杆体20远离第四板体19的一端焊接于壳体2的内底壁,壳体2的内侧壁贴合连接有第四杆体21,第四杆体21的内部开设有圆槽32,圆槽32的内圈焊接有第三固定块31,第三固定块3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内槽30,第三内槽30的内部贯穿有第七杆体29,第七杆体29靠近第三内槽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滚轮33,滚轮33的外圈贴合连接于第三杆体20,第四杆体21远离第三杆体20的底部粘接有充气垫35,壳体2远离充气垫35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4,第二固定块24的内部铰接有L型杆体25,壳体2靠近第二固定块24的一侧开设有第五内槽36,L型杆体25贯穿于第五内槽3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基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的右侧焊接有固定杆28,固定杆28远离滑块16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5的外圈焊接有第一杆体3,第一杆体3远离第一固定块15的一端焊接有第七板体12,通过第二滑槽14使得滑块16可以进行滑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七板体12的一侧铺设有防水层11,防水层11远离第七板体12的一侧铺设有碎石砂层10,通过防水层11和碎石砂层10使得防止产生水土流失。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基体1远离第二滑槽14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板体4,第一板体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顶部螺丝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7),所述壳体(2)远离进料斗(17)的内部焊接有第四板体(19),所述第四板体(19)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18),所述第四板体(19)靠近第一内槽(18)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杆体(20),所述第三杆体(20)远离第四板体(19)的一端焊接于壳体(2)的内底壁,所述壳体(2)的内侧壁贴合连接有第四杆体(21),所述第四杆体(21)的内部开设有圆槽(32),所述圆槽(32)的内圈焊接有第三固定块(31),所述第三固定块(3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内槽(30),所述第三内槽(30)的内部贯穿有第七杆体(29),所述第七杆体(29)靠近第三内槽(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滚轮(33),所述滚轮(33)的外圈贴合连接于第三杆体(20),所述第四杆体(21)远离第三杆体(20)的底部粘接有充气垫(35),所述壳体(2)远离充气垫(35)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4),所述第二固定块(24)的内部铰接有L型杆体(25),所述壳体(2)靠近第二固定块(24)的一侧开设有第五内槽(36),所述L型杆体(25)贯穿于第五内槽(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顶部螺丝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7),所述壳体(2)远离进料斗(17)的内部焊接有第四板体(19),所述第四板体(19)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18),所述第四板体(19)靠近第一内槽(18)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杆体(20),所述第三杆体(20)远离第四板体(19)的一端焊接于壳体(2)的内底壁,所述壳体(2)的内侧壁贴合连接有第四杆体(21),所述第四杆体(21)的内部开设有圆槽(32),所述圆槽(32)的内圈焊接有第三固定块(31),所述第三固定块(3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内槽(30),所述第三内槽(30)的内部贯穿有第七杆体(29),所述第七杆体(29)靠近第三内槽(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滚轮(33),所述滚轮(33)的外圈贴合连接于第三杆体(20),所述第四杆体(21)远离第三杆体(20)的底部粘接有充气垫(35),所述壳体(2)远离充气垫(35)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4),所述第二固定块(24)的内部铰接有L型杆体(25),所述壳体(2)靠近第二固定块(24)的一侧开设有第五内槽(36),所述L型杆体(25)贯穿于第五内槽(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右侧焊接有固定杆(28),所述固定杆(28)远离滑块(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吴刚章伟忠吴有宝
申请(专利权)人:王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