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80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炉炉底结构,其包括设置于炉体底面上的炉底砖和夹设于炉底砖中的底吹护砖,底吹护砖包括护砖主体和出气头,护砖主体上自底端向顶端开设有贯通的中心孔,中心孔用于安装供气元件,出气头设置于护砖主体的顶端,出气头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室,透气室连通于中心孔,出气头为半球状结构,出气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室通过透气孔向炉体内吹气,多个透气孔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供气元件的出口的流通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转炉炉底结构,能够减小气体和钢水对供气元件周围耐火材料的冲击作用,延长供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炉底结构
本技术属于转炉炼钢
,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炉底结构。
技术介绍
在炼钢生产中的转炉、电炉、钢包等冶金容器中均可根据工艺要求,从底部、侧部、顶部等任何部位,通过供气元件向铁水、钢水吹入各种气体(氮、氩、空气等)。在冶金容器设备中,通过供气元件吹入各种气体后,由于吹入气泡的动能及高温膨胀的上浮的作用,对铁水、钢水进行搅拌,会促进铁水、钢水与炉渣间的冶金反应。目前,转炉底吹是成熟的炼钢工艺,采用溅渣护炉技术以来,炉龄不断升高,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1.气体通过供气元件以气泡的形式进入熔池,当气泡脱离供气元件端部的瞬间,对其周围的耐火材料有一个冲击作用;2.气泡脱离供气元件端部时,引起钢水流动,冲刷着供气元件周围的耐火材料;3.由于气体与钢水的共同冲刷,在供气元件周围耐火材料形成凹坑,凹坑越深,对流传热也越差,更加剧了耐火材料的熔损。由于上述现象的共同作用,供气元件很容易被破坏,从而减少供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转炉炉底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炉炉底结构,能够减小气体和钢水对供气元件周围耐火材料的冲击作用,延长供气元件的使用寿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炉炉底结构,包括设置于炉体底面上的炉底砖和夹设于所述炉底砖中的底吹护砖,所述底吹护砖包括:护砖主体,自底端向顶端开设有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安装供气元件;出气头,设置于所述护砖主体的顶端,所述出气头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室,所述透气室连通于所述中心孔,所述出气头为罩设于所述中心孔顶端开口处的半球状结构,所述出气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室通过所述透气孔向所述炉体内吹气,多个所述透气孔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所述供气元件的出口的流通面积。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室为半球状型腔,所述透气孔沿所述出气头的径向贯穿所述出气头。作为优选,所述半球状型腔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的内壁上覆盖有耐温层。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从连通所述透气室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作为优选,所述护砖主体的横截面为梯形。作为优选,所述炉底砖包括多个第一圈砖,多个所述第一圈砖设置于所述底吹护砖的四周,所述底吹护砖较所述第一圈砖高25mm-70mm。作为优选,所述炉底砖还包括多个第二圈砖,所述第二圈砖设置于所述第一圈砖背离所述底吹护砖的一侧,所述第一圈砖较所述第二圈砖高25mm-70mm。作为优选,所述炉底砖还包括多个基础底砖,多个所述基础底砖、多个所述第二圈砖、多个所述第一圈砖和所述底吹护砖覆盖所述炉体的底面,所述第二圈砖较所述基础底砖高25mm-70mm。作为优选,所述炉底砖和所述炉体底面之间铺设有垫补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炉炉底结构,护砖主体上的中心孔用于安装供气元件,供气元件将气体吹入透气室内,气体经由多个透气孔吹进炉体内,由于多个透气孔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供气元件的出口的流通面积,多个透气孔能够分散并减小气体的冲击力,缓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而且由于出气头为半球状结构,冶炼生产时底吹气体通过出气头送气能够实现弥散透气,大大地延迟了底吹护砖凹坑熔损的出现时间,从而延长供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出的转炉炉底结构,能够减小气体与钢水对供气元件周围耐火材料的冲击作用,延长供气元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炉炉底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吹护砖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吹护砖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炉炉底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炉体;2、炉底砖;3、底吹护砖;11、安装孔;21、第一圈砖;22、第二圈砖;23、基础底砖;31、护砖主体;32、出气头;311、中心孔;321、透气室;322、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安装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炉炉底结构,包括设置于炉体1底面上的炉底砖2和夹设于炉底砖2中的底吹护砖3,底吹护砖3包括护砖主体31和出气头32,护砖主体31上自底端向顶端开设有贯通的中心孔311,中心孔311用于安装供气元件;出气头32设置于护砖主体31的顶端,出气头32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室321,透气室321连通于中心孔311,出气头32为罩设于中心孔311顶端开口处的半球状结构,出气头3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22,透气室321通过透气孔322向炉体1内吹气,多个透气孔322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供气元件的出口的流通面积。本实施例提供的转炉炉底结构,护砖主体31上的中心孔311用于安装供气元件,供气元件将气体吹入透气室321内,气体经由多个透气孔322吹进炉体1内,由于多个透气孔322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供气元件的出口的流通面积,多个透气孔322能够分散并减小气体的冲击力,缓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而且由于出气头32为半球状结构,冶炼生产时底吹气体通过出气头32送气能够实现弥散透气,大大延迟了底吹护砖3凹坑熔损的出现时间,从而延长供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提出的转炉炉底结构,能够减小气体与钢水对供气元件周围耐火材料的冲击作用,延长了供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可选地,透气室321为半球状型腔,透气孔322沿出气头32的径向贯穿出气头32。本实施例中,半球状型腔与半球状结构共球心,且多个透气孔322均匀地设置于半球状结构上,使得多个透气孔322吹出的气体均匀,防止由于某些密集的透气孔322受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局部侵蚀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炉底结构,包括设置于炉体(1)底面上的炉底砖(2)和夹设于所述炉底砖(2)中的底吹护砖(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吹护砖(3)包括:/n护砖主体(31),自底端向顶端开设有贯通的中心孔(311),所述中心孔(311)用于安装供气元件;/n出气头(32),设置于所述护砖主体(31)的顶端,所述出气头(32)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室(321),所述透气室(321)连通于所述中心孔(311),所述出气头(32)为罩设于所述中心孔(311)顶端开口处的半球状结构,所述出气头(3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22),所述透气室(321)通过所述透气孔(322)向所述炉体(1)内吹气,多个所述透气孔(322)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所述供气元件的出口的流通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炉底结构,包括设置于炉体(1)底面上的炉底砖(2)和夹设于所述炉底砖(2)中的底吹护砖(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吹护砖(3)包括:
护砖主体(31),自底端向顶端开设有贯通的中心孔(311),所述中心孔(311)用于安装供气元件;
出气头(32),设置于所述护砖主体(31)的顶端,所述出气头(32)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室(321),所述透气室(321)连通于所述中心孔(311),所述出气头(32)为罩设于所述中心孔(311)顶端开口处的半球状结构,所述出气头(3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22),所述透气室(321)通过所述透气孔(322)向所述炉体(1)内吹气,多个所述透气孔(322)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所述供气元件的出口的流通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炉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室(321)为半球状型腔,所述透气孔(322)沿所述出气头(32)的径向贯穿所述出气头(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炉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状型腔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孔(3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炉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322)的内壁上覆盖有耐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炉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东董诗朋庞洪亮邢伟李永一冯晓明王志利田龙柴嘉悦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