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778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该监测显示方法包括: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根据所述客流信息,选择与之匹配的客流状态标识;在所述地铁线路图上,将所述客流状态标识在表示列车的动点、表示车站的定点以及表示区段的线段上进行实时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通过在地铁线路图上显示地铁全网(包括列车、车站和区段)客流信息,可给地铁运营提供足够的参考信息,以协助地铁运营及时且很好的做出调度决策,降低运营成本。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一种交通工具,凭借大运量、安全、方便和环保等优点,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方便,且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地铁的不断兴建,城市的地铁线网规模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客流量也大量增加。然而,由于客流的不均匀性,地铁经常出现人为拥堵的情况,不仅严重降低乘客的乘车体验,也存在拥挤踩踏和消防疏散等安全隐患,给地铁运营带来较大挑战。因此,需掌握地铁线路的客流信息,以协助地铁运营做好相关调度决策。然而,现有的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系统中,仅仅只能显示线路各区段的客流情况,其所能提供给地铁运营的参考信息有限,使得地铁运营无法及时且很好的做出调度决策,从而导致运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地铁线路客流监测无法给地铁运营提供足够的参考信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该监测显示方法包括: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根据所述客流信息,选择与之匹配的客流状态标识;在所述地铁线路图上,将所述客流状态标识在表示列车的动点、表示车站的定点以及表示区段的线段上进行实时显示。优选地,所述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的步骤中包括:获取列车各车厢乘客人数和车厢面积,并将所述车厢面积作为权重值进行加权平均运算,以获取列车各车厢平均乘客人数。优选地,所述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的步骤中包括:获取车站总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并对所述车站总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进行运算,以获取车站单位面积乘客人数。优选地,所述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的步骤中还包括:获取车站上行乘客人数、下行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并对所述乘客上行乘客人数、下行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进行运算,以获取车站单位面积上行乘客人数和车站单位面积下行乘客人数。优选地,所述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的步骤中包括:获取区段单位时间实际通过乘客人数和额定通过乘客人数,并对所述实际通过乘客人数和额定通过乘客人数进行运算,以获取所述实际通过乘客人数和额定通过乘客人数的比值。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系统,该监测显示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客流信息,选择与之匹配的客流状态标识;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地铁线路图上,将所述客流状态标识在表示列车的动点、表示车站的定点以及表示区段的线段上进行实时显示。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运算单元,用于获取列车各车厢乘客人数和各车厢面积,并将所述车厢面积作为权重值进行加权平均运算,以获取列车各车厢平均乘客人数。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二运算单元,用于获取车站总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并对所述车站总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进行运算,以获取车站单位面积乘客人数。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运算单元,用于获取车站上行乘客人数、下行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并对所述乘客上行乘客人数、下行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进行运算,以获取车站单位面积上行乘客人数和车站单位面积下行乘客人数。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四运算单元,用于获取区段单位时间实际通过乘客人数和额定通过乘客人数,并对所述实际通过乘客人数和额定通过乘客人数进行运算,以获取所述实际通过乘客人数和额定通过乘客人数的比值。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首先通过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客流信息,然后根据客流信息,选择与之匹配的客流状态标识,最后在地铁线路图上,将客流状态标识在表示列车的动点、表示车站的定点以及表示区段的线段上进行实时显示。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地铁线路图上显示地铁全网(包括列车、车站和区段)客流信息,可给地铁运营提供足够的参考信息,以协助地铁运营及时且很好的做出调度决策,降低运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还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系统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参照图1,该监测显示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客流信息;步骤S200:根据客流信息,选择与之匹配的客流状态标识;步骤S300:在地铁线路图上,将客流状态标识在表示列车的动点、表示车站的定点以及表示区段的线段上进行实时显示。本实施方式所提出的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应用于地铁线网客流监测,以协助地铁运营调度。其中,所涉及的地铁线路图上具有若干线路、若干列车以及若干车站,且在每一条线路上通过动点表示列车,通过定点表示车站,另外,每一条线路可根据车站划分为若干区段,并通过线段表示区段。动点可采用闪烁移动的列车图标或者亮点的显示形式,其在线路上的位置与列车当前位置实时对应,列车当前位置可由地铁ATS系统数据获得;定点则可采用固定的圆点或者圆环的显示形式,以与表示列车的动点区分开来。在具体的实施步骤中,首先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客流信息。其中,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客流数据包括乘客人数等,乘客人数可通过视频监控等方式获取,且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客流数据处理后所形成的客流信息有所不同,列车的客流信息可为列车的拥挤度,即列车各车厢的平均乘客人数;车站的客流信息可为车站的拥挤度,即车站单位面积乘客人数;区段的客流信息可为区段的客流通过率,即区段单位时间通过的乘客人数与额定乘客人数的比值。其中,关于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n根据所述客流信息,选择与之匹配的客流状态标识;/n在所述地铁线路图上,将所述客流状态标识在表示列车的动点、表示车站的定点以及表示区段的线段上进行实时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
根据所述客流信息,选择与之匹配的客流状态标识;
在所述地铁线路图上,将所述客流状态标识在表示列车的动点、表示车站的定点以及表示区段的线段上进行实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的步骤中包括:
获取列车各车厢乘客人数和各车厢面积,并将所述车厢面积作为权重值进行加权平均运算,以获取列车各车厢平均乘客人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的步骤中包括:
获取车站总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并对所述车站总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进行运算,以获取车站单位面积乘客人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的步骤中还包括:
获取车站上行乘客人数、下行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并对所述乘客上行乘客人数、下行乘客人数和车站面积进行运算,以获取车站单位面积上行乘客人数和车站单位面积下行乘客人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线网客流监测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地铁线路图上各列车、车站以及区段的实时客流数据,并对所述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客流信息的步骤中包括:
获取区段单位时间实际通过乘客人数和额定通过乘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旭赵峰胡毅飞刘迅纪军陈旻
申请(专利权)人:英龙华通武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